(本文为原创,未经允许转载和抄袭,必究)
需要控糖的小伙伴肯定都听说过食物的升糖指数GI和血糖负荷GL,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哪一个更为重要呢?在实际生活中又该如何运用呢?每个食物都有不同的GI和GL,需要每次都查表或者全部背下来吗?
看完这篇文章,相信你的问题都会有答案。
对于有控糖需要的人,了解食物对血糖的具体影响是十分必要的。GI和GL就是将这种影响量化的数值,通过GI和GL我们可以直观快速地了解到某一种食物对血糖的影响,从而作出是否可以食用、食用多少的判断。
官方定义: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简称血糖指数,指餐后不同食物血糖耐量曲线在基线内面积与标准糖(葡萄糖)耐量面积之比,以百分比表示。
GI是用以衡量某种食物或某种膳食组成对血糖浓度影响的一个指标。GI高的食物或膳食,表示进入胃肠后消化快、吸收完全,葡萄糖迅速进入血液,血糖波动大;反之则表示在胃肠内停留时间长,释放缓慢,葡萄糖上升速度慢,血糖浓度波动小。
GI>70: 高GI食物
55<GI<70: 中GI食物
GI<55: 低GI食物
解释理解:
我们以葡萄糖作为参考标准。
从进食后开始计时,横轴为时间,纵轴为血糖值。记录血糖在0-2小时内的变化,将这些数值点连接,可以得到一条曲线。
食用与这份食物相当含量的葡萄糖,记录其对血糖的影响,同样可以得到一条曲线。
这两条曲线同基线之间的面积比,即为该食物的GI值。
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如果食物的GI值比较高,它将对血糖产生比较大的影响。那这意味着GI值较低的食物,就一定比GI值高的食物,对血糖更友好吗?
答案是否定的。
原因有三点。
第一、GI代表的是面积比,它不能表示该食物对血糖的峰值影响。而控糖的重中之重,是控制血糖的平稳。
关于控糖到底要控什么,可以参考我的这篇文章→(点击下方蓝色字体,自动跳转)
图中举例示意的为食物A和食物B,分别和对应相当含量的葡萄糖的糖耐曲线。蓝色部分面积除以黑色部分面积,乘以100%,即为食物A的GI值;红色部分面积除以黑色部分面积,乘以100%,即为食物B的GI值。
GI值: 食物A < 食物B
血糖峰值: 食物A > 食物B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即使食物A的GI值较低,但食用A后,血糖峰值很高,它对血糖的影响仍然很大,甚至可以说影响超过食物B。
所以,单纯靠GI值辨别食物对血糖的影响,并非绝对可靠。
第二、GI值会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烹饪加工方式、食物其他成分的变化、胃排空率、咀嚼程度、胰岛素反应强度、小肠中淀粉酶的含量等等。
比如,食物水分的减少(新鲜玉米→玉米面),食物的糊化(米饭→米糊),食物的膨化(玉米→爆米花)等,都有可能造成GI值升高。所以,参考食物标准GI值的同时,还要考虑食物的性状对GI值可能的影响。
第三、对血糖产生影响的物质,并非只有糖类。脂质、蛋白质、糖三大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代谢,绝非独立进行互不干扰。恰恰相反,它们可以互相转化和分解,整个内分泌系统是一个整体。也就是说,即使一个食物的GI值不高,仍可对血糖产生不良影响。
比如油条的GI值是74.9,馒头的GI值是88.1,但显然,油条并不比馒头更健康。油条脂肪含量较高,进入人体后,脂代谢压力增加,势必会影响糖代谢。
又比如水果。很多水果富含果糖,GI值并不高。但请注意,果糖和葡萄糖在人体内的代谢方式不同,果糖的代谢并不依赖于胰岛素。现有的血糖仪,检测的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并非果糖,所以食用水果后,也不能通过仪器检测出来果糖对人体的影响。食用过多的果糖,非常容易发生肥胖和代谢问题。
关于水果对血糖的影响,请参考我的这篇文章→(点击下方蓝色字体,自动跳转)
由以上三点我们可以得知,GI值并不能体现一个食物对血糖的全部影响,我们还要综合考虑食物的性状,以及是否含有其他未监测到的物质。
GI值是指一个食物可以使血糖升高的能力,并没有指出,食用量对血糖的影响,所以便有了GL的概念。
定义:用来评价碳水化合物数量对血糖的影响。
GL > 20: 高GL食物
11 < GL < 19: 中GL食物
GL < 10: 低GL食物
解释理解:
除了考虑某一种食物本身的种类和性质对血糖的影响,更要考虑某一种食物的摄入量对血糖的影响。即使某种食物GI很低,但如果吃的多,自然也会对血糖产生较大影响,因为量变引起质变。
这里请注意,GI值可以看做是某一种状态下该食物的先天属性,是一个不变的数值。比如油条的GI值是74.9,馒头的GI值是88.1,这个数值是固定不变的。(这里不考虑不同人群消化能力对GI的影响)
而GL,是会随着食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并不是一个固定数值。
比如西瓜,GI值为72(高GI),100g西瓜的含糖量约为6g。则,
100g西瓜的GL值=72*6/100=4.32 (低GL)
200g西瓜的GL值=72*6*2/100=8.64 (低GL)
500g西瓜的GL值=72*6*5/100=21.6 (高GL)
(一个小西瓜大概有4斤重,对半切开,抱着一半(1000g)直接吃完的大有人在)
由此可见,不论GI值是高是低,随着食用量的变化,GL值会跟着发生变化。
所以,在控糖时,食物的GI和GL都要考虑。
在生活中,我们很少会在某一餐,单独食用某一种食物,几乎都是摄入复合型食物。那么该如何计算一餐的GI和GL呢?
举例早餐:食用200ml牛奶,面条250g。通过查询资料可知:
200ml牛奶:可利用碳水:6.8g,牛奶GI=27.6
250g面条: 可利用碳水:60.5g,面条GI=37
则,这一餐中,
牛奶贡献的碳水占比=6.8/(6.8+60.5)*100%≈10.1%
面条贡献的碳水占比=60.5/(6.8+60.5)*100%≈89.9%
则,这一餐的混合GI=牛奶GI*牛奶贡献碳水占比+面条GI*面条贡献碳水占比,即,
总GI=27.6*10.1%+37*89.9%≈36.05 (低GI)
总GL=GI*总碳水/100
=36.05*(6.8+60.5)/100
=25.26 (高GL)
由结果可知,这一餐的GI值为36.05,属于低GI,但GL为25.26,属于高GL膳食,控糖时切不可过量食用。
通过上述的计算方式,我们可以得到混合膳食的GI和GL数值,我更倾向于称之为理论上的应用。这种计算方法,在为有特殊需求的人群制定餐饮计划时,可能会用到。但普通人在生活中,是很难通过上述方法计算的,因为我们的饮食结构更复杂。除了食物本身外,还有做法的变化,调味品的添加等等。而且吃饭不是搞科研和解数学题,不可能算的那么精细。
那实际生活中,我们该如何注意食物对血糖的影响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可能做到样样食物查表,餐餐食物计算。但控糖的时候,又需要了解食物对血糖的影响,该如何做呢?我推荐按照以下步骤来做,由简入繁,由广入微。
1.将食物进行简单分类
通常较为合理的一餐应该包含碳水、蛋白质、蔬菜三大类,所以我们就按这个结构将食物进行简单分类。
比如粮类、豆类、根茎类食物,全部归为碳水类;禽畜蛋奶等归为蛋白质类;除根茎类以外的蔬菜菌菇等,全部归为蔬菜类;剩余所有零食、水果等归为其他类。
关于食物简单分类的方法,请参考我的这篇文章或视频→(点击下方蓝色字体,自动跳转)
(有细致的朋友可能会提出疑问,大豆蛋白质含量高,更应归为蛋白质类;芋头和馒头的碳水含量天差地别,全部归为碳水类是否合适?不要担心,这只是一个简单分类,目的是方便我们对食物有一个最快捷最直观的辨别,后续会有细化过程。)
2.合理安排餐食
较为理想的状态是每一餐都包含碳水、蛋白质和蔬菜三类食物,并且比例合适。但日常生活中不太容易实现,生活节奏太快,空余时间太少,能在家做一餐已实属不易。
关于如何简单有效地优化自己的饮食结构,请参考我的这个视频→(点击下方蓝色字体,自动跳转)
不过,通过食物分类,我们可以尽量避免对血糖冲击高的饮食方式,即以纯碳水,或碳水+碳水为一餐的饮食结构。
比如:拉面、炒饼、大饼+油条、米饭+炒土豆丝等等。
不论上述食物的GI和GL如何,单纯的碳水结构,必然会对血糖造成较大影响。
3.避免油炸高糖食物
前文中提过,油条的GI值比馒头还低,但很明显,油条并不比馒头更健康,特别是油炸碳水类食物。脂肪和碳水夹杂,对代谢的影响更复杂更大。
高糖食物应该不必多说,大家都已经了解。添加了大量糖的酸奶和奶茶,即便含有牛奶,牛奶又含有蛋白质和钙,但添加糖对血糖的有害影响,远超于其他营养素对身体的有利影响。
所以,控糖期,遇到油炸碳水类,高糖食物,不必关注GI和GL,可直接拒绝食用。
4.了解食物性状对其升糖能力的影响
最常见的有糊化和膨化,即米饭→米糊,玉米→爆米花等。可简单理解为,食物被加工的越细,状态越简单,就越有利于消化吸收,对血糖的影响就越明显。
所以,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宁吃饭不喝粥;能自己煮燕麦就不吃即食燕麦片。
了解食物性状对其升糖能力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在没有GI和GL值可参考的情况下,选择对血糖影响更小的食物。
5.细化自己的饮食
完成前面四个步骤后,我们就掌握了正确控糖的大方向。绝大多数的人按照上面的步骤进行,就可以很好地控糖。
对于有更高要求的人,尤其是血糖已经出现问题的朋友,在完成上面步骤之后,再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进行细化和调整。
包括但不限于:
列出自己常吃的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及食用量,查表找出不同状态下该食物的GI值,并计算GL值;
警惕低GI值,但日常食用量较多而造成GL值较高的食物;
调整常吃的食物在简单分类中的错误类别,比如大豆、黑豆等可以归为蛋白质类。
调整常吃的食物的摄入比例,以此来降低每一餐混合膳食的GL值,使其对血糖的影响更小。
根据自己的消化情况、健康情况、运动情况等,有针对性的改善优化每一餐等等。
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自己固定的饮食习惯,常吃的需要特别关注富含碳水的食物不会太多。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去查询食物的GI和计算GL,更有意义和效率。
偶尔在外就餐,遇到不常吃不了解的食物,可以运用前四个步骤进行判断,即判断该食物是否属于碳水类?是否为油炸高糖?是否为糊化或者膨化食品?如果是,尽量不吃或少吃,如果不是,则可以适量食用。
大量精致主食、高糖甜食等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肥胖、糖代谢问题日渐突出,控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食物的多样性、烹饪的复杂性、抽象的名词GI和GL,却让很多小伙伴晕头转向,不知道该如何综合考虑和辨别它们对血糖的影响。
希望今天小羊的文章,可以对你们有所帮助。如有其他疑问,欢迎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