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接口数量,我们可以将DB9接口细分为不同的类型,如A型(15针),B型(25针),C型(37针),D型(50针)和E型(9针)。值得注意的是,计算机的并口通常采用DB25针连接器,而串口则应使用DE9针连接器。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人们习惯将字母B与D合在一起,称之为D型接口,即便后来计算机串口改用9针接口后,这一习惯依然延续。如今,DBxx已成为D型接口的通用称呼,其中数字xx代表接口的针数。

在电脑上,我们经常遇到的DB接口包括:串行通信接口RS232,其9针接口通常被称为DB9;显示器VGA接口,采用15针DB15连接器;以及并行打印机LPT接口,使用25孔DB25连接器。

对于一般通讯而言,我们主要关注的是RS232的三个引脚:Rx、Tx和Gnd。而在工业设备领域,RS232和RS485电气标准非常常见,它们的物理接口大多采用DB9接口。在某些场合下,为了监听总线上的数据,我们需要制作一条三通线。

值得注意的是,RS232和RS485仅规定了物理层上的电气标准。具体来说,RS232主要使用Rx、Tx和Gnd三条线,而RS485则是通过双绞线A和B进行差分传输。这两种标准也因此决定了它们在通信模式上的差异:RS232支持全双工通信,而RS485则为半双工。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DB9接口的引脚定义。在DB9公头中,引脚号从左往右排列;而在母头中,则从右往左定义。这样确保了公头与母头对接时,相同的引脚号能够正确对应。

对于RS232标准,其标准的DB9接线方式为:2号引脚接Rx,3号引脚接Tx,5号引脚接地(GND)。无论是公头还是母头,都应遵循这样的接线方式。同时,通信双方的接线需要交叉连接,即Rx接Tx,Tx接Rx,GND接GND,以确保通信的正常进行。
经过对比使用,我们发现以下类型的端子适用于制作三通线:首先,准备一个公接头和一个母接头;其次,选取9条导线,将公头和母头的1至9号引脚一一对应相连结;最后,将这些连接好的导线接入设备的通信线路中。这样,数据就会通过这9条导线进行传输,再根据实际需求引出相应的线路进行监听。请注意,这种接头上的GND丝印是针对PCB板而言的,并非专门针对RS232的GND引脚。

对于RS485,其DB9接口上并无标准接线方式,但通常遵循3-A、8-B的规则,即公头与母头的对应引脚相连结。在通信过程中,双方设备直接相连,确保A接A,B接B。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RS485是一种半双工通信协议。若需构成全双工通信,即同时具备发送与接收功能,则可利用两对RS485差分线进行组合。其中,一对线专用于接收,另一对线则负责发送,这便构成了RS422标准。

那么,如何利用RS232线来监听RS485总线的数据呢?关键在于理解RS232与RS485的电平标准差异。尽管这两者的逻辑电平相反,但RS232的电压范围更宽,能够兼容RS485的电平标准。因此,我们可以将RS485的A引脚连接到RS232的5-GND上,同时将B引脚接到RS232的2-Rx上。这样,便可实现利用RS232线对RS485总线数据的监听。请注意,这种方法仅在临时缺乏RS485线而仅有RS232线的情况下适用。

举报/反馈

一颗明星

3018获赞 507粉丝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