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美空军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时刻,他们首次接装了EA-37B电子战飞机,并准备参加飞行训练。
这一举动展示了美军在强化电磁领域作战优势方面的决心。据悉,美空军已经在亚利桑那州图森市的戴维斯—蒙森空军基地完成了首架EA-37B的接装工作,并开始了机组人员的培训。这架新飞机被视为美军为应对“大国竞争”时代而打造的全新利器,其未来的发展路径值得密切关注。

EA-37B电子战飞机的诞生源于美空军的EC-X项目计划,旨在开发一种新型电子战飞机来替代现有的EC-130H“罗盘呼叫”电子战飞机。EC-130H自1981年首飞以来,已历经多次军事行动的洗礼,包括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然而,随着这款飞机服役时间的增长,其机体损耗和性能落后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为了确保在电子作战领域保持优势,美空军决定逐步退役EC-130H,并着手研发新一代电子战飞机。

经过多年的论证和改装工作,最终确定由美国L3哈里斯公司担任主承包商,以“湾流”G550公务机为载机平台进行改装。同时,英国BAE系统公司负责机载任务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集成。在经过一系列的测试和改进后,新机终于在2021年10月完成了首飞,并在2023年9月顺利交付美空军进行进一步测试。相较于EC-130H,EA-37B在性能上有了显著的提升,为美军在未来的电磁作战中增添了新的力量。
报道揭露,美空军在8月23日迎来了一个历史性时刻,他们首次接收了编号为19-5591的EA-37B电子战飞机。这款飞机搭载了广域机载电磁攻击武器系统,成为美军远程全频谱电磁对抗的重要力量。美空军在官方声明中强调,EA-37B主要担负战区级电子战任务,能够对敌方指挥通信、雷达及作战数据链等核心系统实施远距离电子干扰、压制和欺骗。同时,它还能与预警机、电子侦察机等协同作战,展开信号侦察、通信干扰和防空压制等多项任务。展望未来,随着战场环境的不断演变,EA-37B预计将在网络空间作战、无人系统协同等多个领域大展身手。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EA-37B的核心电子战系统源自EC-130H,但其综合性能已有了显著提升。这主要得益于新载机平台的选择以及民用机供应链的充分利用。EC-130H所搭载的是四发涡桨发动机的C-130中型战术运输机,而EA-37B则选用了配备双发涡扇发动机的“湾流”G550公务机作为载机平台,不仅飞行速度、巡航高度和航程等关键指标大幅超越EC-130H,更在燃油经济性和运营成本上实现了显著优化。

此外,“湾流”G550作为高端公务机,其执行任务时的安静舒适环境以及“欺骗性”的民用机外形,都为降低对方雷达识别准确度和增加查证难度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依托民用机供应链进行备件更换与维修保养,也极大地提升了全寿命周期内机队运营与保障的稳定性、便捷性和经济性。

更为灵活的是,EA-37B上的任务设备有约70%是从EC-130H上移装或改装而来,其中最关键的是“罗盘呼叫”系统。而新的“模块化开放式系统架构”使得EA-37B能够在不重大调整硬件配置的情况下快速集成诸多新技术,从而降低了升级成本。当然,未来EA-37B的发展仍面临诸多变数,但可以预见的是,这款新型电子战飞机必将在美军未来的电磁作战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美空军已规划采购10架EA-37B电子战飞机,并计划将其交付至第55电子战大队的第43电子战中队。预计今年底将交付第二架飞机。首批5架飞机将配备“基线3”配置,而后续机型则将采用新开发的“基线4”配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基线4”配置采用了开放式可重构动态架构,并融入了新的低频干扰系统,这体现了美军在电磁频谱力量建设方面的积极进展。

然而,EA-37B电子战飞机的交付进度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美军对该机的角色定位调整,从EC-37B更名为EA-37B,便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这一转变不仅意味着该机将承担更广泛的电子战任务,还将在电磁频谱作战中扮演更为关键的角色。但正是这种更高的期待,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型机的交付速度。

原本,美军期望EA-37B首机能在2023年部署并形成初始作战能力。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一计划已有所滞后。对于后续飞机的部署和配置调整,目前尚需进一步观察和评估。

图1展示了经过改造的EA-37B电子战飞机,其基础平台为湾流550。这款飞机不仅继承了湾流550的优越性能,更在电子战领域进行了全面升级,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电磁环境。其开放式可重构动态架构和低频干扰系统的融入,使得EA-37B在电磁频谱作战中能够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

一、基本参数

EA-37B,前身为EC-37B,是在湾流550(CAEW)平台上进行深度改造的产物。其尺寸为长29.4米、高7.9米,翼展达到28.5米。飞机的标准重量为22000kg,而最大起飞重量则高达41277kg。在速度方面,EA-37B的最大飞行速度可达到0.82马赫,航程为8167km,升限更是高达13760米。

相较于G550的民用机型,CAEW机型在结构上进行了改进,并优化了空气动力学设计,从而提供了更为强大的功率供给系统及其他必要支持。这些改进不仅保障了飞机能够容纳更多任务设备,还确保了其能够高效运行。此外,湾流550(CAEW)机型还增大了油箱容量,并配备了额外的电缆、三个发电机和一个液体冷却系统,以支持更多任务设备的运行需求。经过这些改造,EA-37B的最大运行功率达到了240KW。

表1对EA-37B与EC-130H两个平台的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可以看出,EA-37B基于湾流G550公务客机平台进行改造,而EC-130H则源于C-130军用运输机平台。这种差异使得民用机型在隐蔽性方面可能具有优势。同时,在载人数量方面,两者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9人13人所载飞行和机组人员更少,航程却达到了8167千米,相较于EC-130H的7382千米,作战半径明显增大。在最大起飞重量方面,EA-37B为41277千克,而EC-130H则为69750千克,载重有所减小。此外,EA-37B的最大速度也超过了EC-130H。
马赫数,通常用来描述飞行物体的速度与当地声速的比值。在航空领域,这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因为它直接关系到飞行物体的性能和机动性。
马赫速度快,机动性强
这款飞行器的翼展达到了28.5米,而长度和高度则分别为29.4米和7.9米,尺寸适中。其发动机配备了2×BR710 C4-11和4×AllisoT56-A-15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动力强劲。在重量方面,它也表现出色,同时具备小体积和小目标的特点,使得在执行任务时更加灵活和安全。

电子装备及性能

这款飞行器在电子装备方面也颇有建树。其任务高度大,最大升限可达13760米,大大提升了安全性。同时,其电子性能也相当出色,为飞行提供了稳定可靠的保障。
1、系统移植与升级

EA-37B作为EC-130H的继任者,其任务设备中高达70%的组件是从EC-130H上直接移植过来的。这其中,最为核心的是EC-130H的“罗盘呼叫”系统(Compass Call electronic warfare),该系统在EA-37B上得到了保留并进一步发展。此外,还装备了AN/ARN-52塔康导航系统、SPASM干扰系统、AN/ALQ-62侦察告警系统、AN/AAQ-15红外侦察系统以及AN/APQ-122多功能雷达等众多功能强大的设备。

EC-130H飞机主要采用的是Baseline 2系统架构,这一架构在精准度和网络作战能力上进行了显著提升。然而,尽管该系统支持“即插即用”的灵活性,但其响应高度威胁的能力仅限于“一次性”,无法满足美军在电磁领域持续领先的需求。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前5架EA-37B飞机在系统扩展性和攻击性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旨在帮助美军对抗先进及非传统的威胁,从而打破对手的杀伤网络。

表2详细列出了EA-37B飞机各系统的功能及供应商信息,包括将Compass Call EW技术整合到Gulfstream机身的EC-X Compass Call任务、负责降低和破坏敌方电磁频谱通信能力的Compass Call EW系统、以及将电子战系统转变为电磁频谱战能力的SABER技术等。同时,还配备了Compass Call任务机组模拟器(CCMCS),为机组人员提供任务演练训练的支持。
2017年4月,L3Harris公司担任了将Compass Call EW技术融入Gulfstream G550 CAEW机身的重要角色,而BAE系统公司则全面负责EA-37B Compass Call EW飞机的电子与任务设备的研发、采购、生产及整合。到了2023年10月,Textron系统公司又获得了为EA-37B提供训练系统的合同。
随着任务需求的不断演变,EA-37B飞机在架构上也迎来了进一步升级。从第六架飞机开始,新一代的“罗盘呼叫”Baseline 4任务系统在EA-37B上得以应用。这一重要升级得益于BAE公司引入的小型自适应电子资源库(SABER)技术。该技术的应用使得EA-37B能够从传统的电磁频谱作战模式转向更加灵活的软件定义模式。Baseline 4架构显著减少了软件/固件的部署和更新时间,从而加速了新技术设备的融入与系统整合。其开放性设计还确保了装备升级的多样性,避免了单一供应商的垄断,以适应电子作战环境的快速变化,满足美军在电磁领域持续领先的需求。
3、电子设备升级

有传闻称,EA-37B及其“兄弟机型”以色列“海雕”均配备了W-2085 AEW系统。该系统集成了有源电子转向阵列(AESA)、敌我识别系统、电子支援措施(ESM)、电子情报(ELINT)以及通信情报(COMINT)等多个功能。其高度自动化特性使得系统能够迅速交叉关联雷达、IFF、ESM/ELINT和CSM/COMINT的数据,实现目标快速锁定与攻击引导,整个过程不超过1秒。

W-2085 AEW的AESA雷达在L和S波段(1GHz至2GHz和2GHz至4GHz)均可工作,并提供了全方位的360°方位角覆盖。此外,EA-37B本身的AESA还具备电磁攻击能力,能够发射高度聚焦的电磁能量束,从而有效损坏敌对飞机、导弹及其他系统内的电子设备。
3、驾驶舱的革新

EA-37B飞机配备了霍尼韦尔的Primus Epic航空电子设备套件,并结合了PlaneView集成驾驶舱,为飞行员提供了先进的飞行体验。Primus Epic系统不仅具备INAV、Smartview合成视觉系统以及2D/3D移动地图等强大功能,还能在任何空域、任何天气条件下提供灵活的飞行支持。经过军用化改造后,该系统能将AWE信息与视觉系统无缝衔接,为飞行员构建实时360°三维感知环境,显著提升其态势感知能力。

二、飞行测试与交付

在近期整机交付过程中,美国空军与供应商紧密合作,共同完成了一系列严谨的飞行测试工作。

在2023年9月,美国空军迎来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他们接收了首架EA-37B飞机,并随即展开了开发和运行测试。此次交付标志着美国空军将迎来一系列令人期待的新功能,包括能够提供满足作战需求的电磁干扰波形,具备在低频率范围内转移电磁功率的能力,以增强其生存能力。此外,EA-37B还能获取美军内部多种机型的电磁波形,实现空军内部的信息高效共享,并展现出对敌方硬件更具破坏性的攻击能力。目前,美国空军已确定将采购10架EA-37B飞机。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众议院曾提议在2023财年国防预算中增拨8.837亿美元用于额外采购4架飞机,但该提议最终未能获得通过。

三、操作、使用与后勤训练

所有EA-37B飞机最终将统一交付至位于亚利桑那州图森的戴维斯-蒙森空军基地,并交由第55电子战大队(55 ECG)接管。这支大队未来将成为EA-37B飞机在全球范围内军事行动中的唯一操作与使用单位,负责其日常操作、维护以及后勤训练等工作。

图4展示了第55电子战大队(55 ECG)的团体徽章。这支大队未来将全面负责EA-37B飞机的日常操作、维护,以及后勤训练等任务,成为该机型在全球军事行动中的唯一操作与使用单位。
第55电子战大队(55 ECG)由四个作战中队精心组成,他们将负责操作EA-37B飞机,深入执行信息战和电子攻击任务。这些中队分别肩负着作战、支援以及后勤训练的重任。其详尽的组织架构与各中队的职责分工,如图所示。

作战核心力量为第41电子战中队(41 ECS)与第43电子战中队(43 ECS),其中,2019年43 ECS解散后并入41 ECS,两队协同作战,致力于电磁战领域,旨在扰乱敌方防御体系并摧毁其指挥控制系统。这些中队时刻准备着,一旦军事行动爆发,便能迅速部署至预定战场。

此外,每架EA-37B飞机都配备9名机组人员,他们的具体职责分工如下表所示:
在作战支援方面,第755作战支援中队(755 OSS)发挥着关键作用。该中队负责指挥和控制分析、目标定位、情报支援,并承担机组人员的武器和战术培训任务。

同时,训练后勤部队由第42电子战中队(42 ECS)和第755飞机维修中队(755 AMXS)组成。第42电子战中队专注于开发培训课件,对机组人员进行专业资格及再认证培训,并提供模拟训练环境。而第755飞机维修中队则确保EA-37B飞机随时保持战备状态,负责10架EA-37B和1架TC-130H飞机的维护工作。

展望未来,EA-37B的部署地区有望覆盖之前EC-130H部署的作战区域,具体部署情况需根据实际军事需求和战略布局来定。

然而,这些部署地区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根据全球政治和军事局势的演变而进行调整。未来,EA-37B的部署区域可能会随着时局的改变而有所变动,甚至有可能出现在我国南海周边地区或东亚地区。

四、作战能力探讨

随着全球政治和军事局势的不断变化,EC-130H的部署区域也会相应地作出调整。未来,EA-37B的作战能力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其部署区域可能因时局的变动而有所改变,甚至有可能拓展至我国南海周边地区或东亚地区。因此,对EA-37B的作战能力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1、隐蔽能力

相较于EC-130H,经过湾流550改进的EA-37B在体积和重量上均减少了约50%,同时升限高度提升了超过50%。这些改进再配合其民用平台外观和W-2085 AEW雷达系统的电磁收敛特性,赋予了EA-37B超越EC-130H的隐蔽能力,进而显著提高了任务执行中的生存率。当然,随着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小型无人机趋势,EA-37B或许可以被视为一种过渡性的机型选择。
2、卓越的任务适应能力
据美国空军军官透露,EA-37B在执行任务方面展现出了高达90%的适应比率。这一出色性能使得该机型在和平时期能够以更经济的成本高效完成频繁的侦查使命,同时,在战时又能迅速应对,确保任务的及时完成。
3、出色的侦查能力

EA-37B所配备的AESA雷达拥有高达450km的超远探测距离,这一配置不仅扩大了美军的空域和海域探测范围,更将其延伸至陆地。此外,“检测前跟踪”(TBD)技术的运用,显著提升了EA-37B在甄别小型和隐身目标方面的能力。在现代化战争环境中,这一技术使得无人机和导弹等威胁的感知更加敏锐,从而有效降低了战损。
4、强大的电磁频谱作战能力
EA-37B在电磁频谱作战方面展现出了卓越的能力。它不仅能够像EC-130H那样,提供0.22-1.0千兆赫的频率范围和5千瓦/兆赫的平均功率进行干扰支援,更进一步通过AESA雷达发射高功率电磁能量束进行攻击。这种攻击方式能够对飞机、导弹以及陆地或海洋中的电子设备造成实质性损害,甚至可能导致敌方数据链和通讯系统的瘫痪。正是基于这种能力,EA-37B(前称EC-37B)实现了从“C”到“A”的转型。
5、全面的联合作战支持能力

EA-37B不仅作为EC-130H的优秀替代品,更在协同作战方面展现出了全面的能力。它扩大了与新兴国防架构相容的卫星通信连接,强化了多设备协调网络,并升级了数据链终端,从而大大提升了通信效能。这使得机组人员能够在复杂的动态作战和战术环境中保持敏锐的态势感知和无缝连接。此外,凭借baseline-4和SABER的开放式架构与软件实力,EA-37B能够轻松融入各级空中战术行动中。据悉,除了与咆哮者的完美适配外,EA-37B还能适应F-35、F-22、B-21等多款机型的波形,为实时信息共享与战术协同奠定了坚实基础。最后,网络和数据终端的升级更是让EA-37B能够有效地支持和配合更大规模的机队执行联合作战任务。

举报/反馈

快速前进追光者

5万获赞 8532粉丝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