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免疫耐受(self-tolerance)是免疫系统的一个关键功能,它确保机体不会攻击自身组织。自Paul Ehrlich在1901年提出“自身毒害(horror autotoxicus)”概念以来,免疫学家一直在探索免疫系统如何区分自身抗原(self-antigen)与外来抗原(foreign antigen)。
研究表明,CD4+调节性T细胞(Treg),特别是FOXP3+ Treg,在抑制自身免疫反应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人们发现CD8+调节性T细胞(CD8+ Treg)同样能在控制自身反应性T细胞方面发挥作用。这些CD8+ Treg细胞在感染期间特别活跃,可能与控制因感染激活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有关。
然而,目前CD4+ Treg和CD8+ Treg在调节自身免疫反应中的具体作用仍不清楚。本研究采用人类扁桃体类器官(tonsil organoid)模型,结合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分别敲除CD4+ Treg的FOXP3基因和CD8+ Treg的GZMB(granzyme B)基因,以研究这两类Treg在调控自身免疫反应中的不同功能。
研究方法
研究者利用人类扁桃体类器官系统,该系统能够模拟体内B细胞亲和力成熟、体细胞超突变等免疫过程,适用于研究抗体生成和自身免疫调控。
- CD4+ Treg和CD8+ Treg的表型分析
研究者首先分析了人类扁桃体和外周血中的CD4+ Treg和CD8+ Treg细胞的比例及表型特征。
- 发现扁桃体中FOXP3+ CD4+ Treg的比例显著高于外周血,并且其中一部分Treg细胞的CD25表达较低。
- CD8+ Treg(KIR+CD8+)的比例在扁桃体和血液中相似,但扁桃体CD8+ Treg的granzyme B(GZMB)表达水平较低。
CRISPR-Cas9基因编辑
研究者利用Cas9核蛋白(RNP)电穿孔技术,在人类扁桃体T细胞中敲除FOXP3或GZMB基因,以研究CD4+ Treg和CD8+ Treg的功能缺失对免疫反应的影响。- FOXP3基因敲除(KO)后,CD4+ Treg细胞丧失其抑制功能。
- GZMB基因敲除(KO)后,CD8+ Treg细胞的功能受损。
- 评估FOXP3或GZMB KO后,CD4+ T细胞、CD8+ T细胞、滤泡辅助T细胞(TFH)、B细胞和浆母细胞(plasmablast)的变化。
观察是否产生自身抗体。
研究结果
Figure 1: 扁桃体和外周血中CD4+和CD8+ Treg细胞的分布与表型分析
方法
研究者从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的捐赠者(平均年龄约40岁)中提取扁桃体和外周血液样本,使用流式细胞术(FACS)分析CD4+和CD8+调节性T细胞(Treg)的分布及其表型特征。
内容
- (a) CD4+ Treg在扁桃体中的比例比外周血高
- FOXP3+ CD4+ Treg细胞在扁桃体中的频率高于外周血。
- 扁桃体Treg细胞中有一部分表达低水平CD25(CD25- FOXP3+ CD4+ T细胞)。
- (b) 滤泡Treg细胞(TFR)在扁桃体中的比例较高
- TFR细胞(CXCR5+ FOXP3+ CD4+)主要分布于扁桃体,而外周血中较少。
- (c) CD8+ Treg(KIR+ CD8+)在扁桃体和血液中的比例相似
- 但扁桃体CD8+ Treg的GZMB(granzyme B)表达较低。
逻辑
- 研究者首先比较了扁桃体和外周血中的CD4+ Treg和CD8+ Treg的分布,发现CD4+ Treg在扁桃体中更丰富,而CD8+ Treg比例相似。
- CD8+ Treg在扁桃体中的GZMB表达较低,可能意味着它们在局部微环境中的功能调节不同。
Figure 2: FOXP3和GZMB基因敲除(KO)对免疫细胞活化的影响
方法
使用CRISPR-Cas9电穿孔技术分别敲除FOXP3(CD4+ Treg)或GZMB(CD8+ Treg),然后在扁桃体类器官中培养5天,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T细胞和B细胞的变化。
内容
- (a) FOXP3 KO和GZMB KO导致CD4+和CD8+ T细胞的活化
- FOXP3 KO后,CD4+ T细胞的活化标志物CD27+CD38+显著增加。
- GZMB KO后,CD8+ T细胞的活化水平上升。
- (b) FOXP3 KO增加滤泡辅助T细胞(TFH),GZMB KO影响更大
- GZMB KO导致TFH(CD38+PD1+CXCR5+CD4+)细胞大量增加。
- (c) FOXP3 KO和GZMB KO对B细胞的影响
- 两者都导致浆母细胞(CD38++CD27++ B细胞)和生发中心B细胞(CD38+CD27+ B细胞)比例增加。
逻辑
- FOXP3 KO影响CD4+ Treg功能,导致CD4+ T细胞活化,同时增加了自身反应性B细胞和浆母细胞。
- GZMB KO主要影响CD8+ Treg功能,导致TFH细胞和CD8+ T细胞异常增殖。
- 这表明CD4+和CD8+ Treg在抑制不同类型的免疫反应中发挥着不同作用。
Figure 3: FOXP3和GZMB KO对自身抗体生成的影响
方法
在FOXP3 KO和GZMB KO的扁桃体类器官培养体系中,刺激10天后检测自身抗体(PR3, dsDNA, snRNP, 核心组蛋白)水平。
内容
- FOXP3 KO导致所有自身抗体水平显著升高,特别是在女性供体样本中更明显。
- GZMB KO对自身抗体的影响不如FOXP3 KO显著。
逻辑
- FOXP3 KO对B细胞和抗体生成的影响更直接,缺失后导致大量自身抗体产生。
- GZMB KO主要影响T细胞,而对B细胞和抗体生成的影响较小。
- 这说明CD4+ Treg在抑制B细胞自身抗体产生方面比CD8+ Treg更关键。
Figure 4: FOXP3 KO导致自身反应性B细胞扩增
方法
利用特异性自身抗原探针(PR3, snRNP, 核心组蛋白),检测B细胞中自身抗原特异性B细胞的比例。
内容
逻辑
- FOXP3 KO后,B细胞失去CD4+ Treg的抑制作用,导致自身反应性B细胞增多。
Figure 5: FOXP3 KO和GZMB KO影响TFH和生发中心B细胞的相互作用
方法
检测KO后TFH细胞(CXCR5+CD4+)与B细胞(CD38+CD27+)的相互作用。
内容
- FOXP3 KO后,TFH细胞和生发中心B细胞的比例均上升。
- GZMB KO主要促进TFH细胞扩增,但对生发中心B细胞影响较小。
逻辑
- FOXP3 KO后,TFH细胞和生发中心B细胞相互作用增强,导致自身抗体生成。
- GZMB KO则更多影响TFH细胞数量,而对B细胞影响间接。
Figure 6: GZMB KO引发的浆母细胞扩增依赖于TFH细胞
方法
利用CXCR5+ T细胞消除实验,分析TFH是否介导GZMB KO引发的浆母细胞扩增。
内容
- 当CXCR5+ T细胞被去除后,GZMB KO引起的浆母细胞扩增减少。
逻辑
- TFH细胞是GZMB KO导致浆母细胞扩增的关键因子。
Figure 7: FOXP3 KO和GZMB KO对T细胞和B细胞相互作用的不同影响
方法
内容
- FOXP3 KO更显著地增强了T细胞和B细胞的互作,导致自身抗体产生。
- GZMB KO的影响更倾向于调节TFH细胞的数量,而不是直接影响B细胞。
逻辑
- CD4+ Treg的主要功能是抑制B细胞自身抗体生成,而CD8+ Treg主要抑制TFH细胞活化。
这表明CD4+ Treg和CD8+ Treg在免疫耐受中的角色是相辅相成的,但机制不同。
研究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CD4+ Treg和CD8+ Treg在调控自身免疫反应中的不同功能:
- CD4+ Treg主要通过FOXP3抑制B细胞的自身抗体生成,其缺失导致自身免疫性抗体显著增加。
- CD8+ Treg主要通过GZMB控制滤泡辅助T细胞(TFH)及自反应性T细胞,其缺失导致TFH细胞和浆母细胞增加。
- 女性供体比男性供体更易出现自身免疫反应,这可能与性别偏向的自身免疫疾病风险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