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日本首相石破茂之后,美国总统特朗普13日在白宫迎来了印度总理莫迪,他也是重返白宫后,特朗普首批接待的外国领导人之一。按照接待的排序看,美国的确很重视与印度的“伙伴关系”,甚至排在了欧洲的前面,但这般重视的背后,特朗普心中拨打的算盘声已经穿墙而来。

特朗普上任后,即向着对美有贸易顺差的国家和地区,无差别地挥舞起了“关税大棒”。美国盟友也是想方设法,以求自己能够排在“豁免”名单上。回看石破茂到白宫时,双手奉上金色武士头盔,拿着精心装裱过的特朗普照片,对其极尽溢美之词。随后美日领导人举行联合记者会,被问及关税问题时,特朗普微微一笑,侧身看石破茂的反应,这一点在外界看来大概率是“有戏”的信号。也因此,莫迪在接到白宫的邀请时,或许就已经暗下决心……

“兄弟情谊”还是“关税之王”?

在特朗普的首个任期内,莫迪和他建立了深厚的个人关系,二人高调会面并共同出席活动,比如携手现身2019年5月在得克萨斯州休斯敦举行的一场集会;又比如2020年特朗普访问印度时,莫迪为他准备了超10万人、堪称“史诗级”的欢迎仪式。英国媒体用“兄弟情谊”形容美印两国领导人的关系。但亲兄弟也要明算账,这一次当特朗普重返白宫并直接瞄准关税时,英媒称,两国关系的“交易性”将凸显出来。

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时就曾将印度称为“关税之王”,他在第一个任期内曾多次抱怨印度对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征收的关税,并抨击印度对美国威士忌征收150%的关税。去年竞选期间,特朗普又再次强调,印度在贸易上是“非常大的滥用者”,不过在批评完印度对美国的贸易政策后,他补充称赞莫迪,“太棒了”。

美联社报道称,13日这天,特朗普在白宫以热情拥抱迎接印度总理莫迪,对旁人直呼莫迪是自己的“好朋友”。两人随后在白宫举行会晤并共同出席记者会,谈及贸易、核裁军、俄乌冲突和移民等议题。涉及关税问题时,特朗普当着莫迪的面说,“无论印度对美国征收多少关税,美国都将对印度收同样多的税”。

特朗普还说:“所以坦率地说,他们收多少关税对我们而言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特朗普的这番“对等”说辞与一份备忘录有关。就在与莫迪会见之前,特朗普签署了一份征收“对等关税”的备忘录,即让美国与贸易伙伴彼此征收的关税税率相等,并称将考虑对使用增值税制度的国家加征关税。他还特别点名印度称“他们征收的关税比其他任何国家都高”。

据报道,美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双边贸易额在2023-24年度超过1180亿美元,印度的贸易顺差为320亿美元。特朗普对记者说,他将确保消除美国对印度的贸易逆差,恢复美印经济关系的“公平与对等”。

莫迪行前送上“大礼包”?

特朗普对印度关税政策的指责不是新鲜事,印度也曾采取过相应的措施,比如削减特朗普不断抱怨受打压的哈雷摩托车的关税。而这次出访前,为了稳住特朗普在关税等问题上的不断施压,莫迪政府也是采取了一系列“讨好”美国的做法。

本月,印度出台了一系列关税削减措施,其中包括削减智能手机零部件关税,这也将使苹果公司的iPhone手机等制造商受益。此外,印度还削减了电动汽车电池所用材料的关税,以及哈雷戴维森摩托车等外国摩托车的关税。印度财政官员表示,他们正在审查其他产品系列的关税。

除关税领域外,印度上周还接收了由美国军用飞机遣返的104名被驱逐的非法移民,这是特朗普政府在打击移民和加强美墨边境管控行动中首次向印度遣返移民。此前莫迪已经承诺,印度已准备好接收经核实滞留在美国的印度非法移民。而当非法移民被遣返,印度议员和记者追问为什么人被戴着镣铐送回时,印度官员则表态称,印度致力于与美国合作阻止非法移民。

在启程前,莫迪曾对媒体回忆起二人在特朗普首个任期内的友谊,并称“此访将是一个机会,以巩固我们在(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合作的成功为基础并制定议程,进一步提升和深化我们的伙伴关系,包括在技术、贸易、国防、能源和供应链弹性等领域”。

有观察就指出,美印之间的关税“障碍”也可能会是一种机遇,莫迪可能会呼吁特朗普就达成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进行双边谈判。比如,印度有意加强与美国在核能领域的合作。在前往华盛顿前,莫迪2月11日已经在巴黎与特朗普的副手、美国副总统万斯喝过咖啡。根据美国副总统办公室发表的声明,二人讨论了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包括美国如何通过投资清洁、可靠的核技术,帮助印度实现能源多元化。外界注意到,万斯夫人乌莎·万斯也参与了此次会面,她是印度裔。

能源方面的合作显然让特朗普很满意。13日,在共同会见记者时特朗普说,印度和美国已就能源问题达成协议,美国希望能够销售石油和天然气来弥补赤字,印度将会购买美国的石油和天然气。特朗普希望美国能够成为印度的第一大供应国。

而爽快地接受被遣返地非法移民,或许与印度的H-1B工作签证有关。该签证适用于高技能外国移民,特别是科技人员。该签证允许印度出生的软件专业人士在获得永久居留权之前在美国生活和工作。作为IT人才的输出大国,在争取美国每年签发的H-1B签证上,印度优势明显。目前,美方考虑使合法移民申请渠道更规范化,但尚未敲定H-1B工作签证政策。

如果说特朗普习惯谈判前先拉高开价,那莫迪更像是想要以退为进,达到自己的目的。《印度教徒报》就刊发评论称,莫迪与特朗普的会谈将会是艰难的,在特朗普任性顽固的行为方式面前,印度能否保持战略自主、维护自己的利益,值得密切观察。《今日印度》则形容,莫迪在政治中不喜欢当配角,特朗普也不喜欢跟人分享光环。对特朗普来说,印度仍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市场,但必须置于“美国第一”的框架内,莫迪则仍希望美国能把印度当成可靠的战略盟友。

莫迪还要“印度制造”吗?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与莫迪会见后说,美国会增加对印度的军售,甚至宣布会提供F-35隐形战斗机。印度近年来提高了在国防领域的雄心,开始加大军事投入并计划在发展本国国防工业的同时实现军火供应渠道多元化。而在隐身战机方面,印度一直在F-35和苏-57方面徘徊。在刚刚结束的印度航展上,美国派出F-35战斗机参展,与俄罗斯苏-57首次同台“对决”。

近年来,印度对俄罗斯军火的依赖大幅减弱,俄罗斯在印度军火进口中所占份额已从2009至2013年间的76%降至2019至2023年间的36%。削减的份额主要被法国和美国拿走。不过印度陆军北方司令部前总司令迪彭德拉·辛格·胡达强调:“我们的想法是一方面减少对俄罗斯装备的依赖,另一方面用本地生产取代进口。”

印度希望在本土生产尖端技术装备,以确保战略自主权,但是前路漫漫。比如上世纪90年代启动的“卡韦里”计划。该计划旨在为印度战斗机提供性能良好的喷气发动机。但是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试验,印度最终也没能设计出推力足够强大的发动机,还是不得不在“光辉”战斗机上使用通用电气公司的发动机。

而如果确定采购F-35,印度发展国防工业的雄心可能会进一步受挫。本月初,印度国防领域专家舒巴姆·拉杰普特曾撰文分析指出,即使印度需要进口战斗机来扩充自己的实力,俄罗斯的苏-57也是比美国F-35更适合印度国情的选择。他说,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于,苏-57在与印度空军现有设备的适配度上远远强于F-35。如果引进苏-57,印度的军工能力可以进行国产自主的配套维护,而引入F-35的话,后期维修、保养、更新等工作则完全需要仰仗美国供应链。

作者丨李怡

排版丨邱雅彤

编辑丨刘莹

审校丨吴蔚

监制丨王云霞

举报/反馈

直新闻

6953万获赞 401.4万粉丝
直抵人心,直通世界。
深圳广电直新闻官方账号
关注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