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张来自中国北方某造船厂的卫星照片在全球军事论坛引发轩然大波。画面中,一个长度超过70米的巨型船体分段正在吊装合拢,其斜角甲板部位清晰可见两条平行安装的电磁弹射器导轨槽——这意味着,中国海军第四艘航母(暂称004舰)不仅确认进入建造阶段,更可能成为全球首艘配备四条电磁弹射器的超级航母。而在该分段周围,一架歼-15T弹射型舰载机模型与直-18预警直升机模型的现身,进一步验证了外界对004舰作战能力的猜想。

从卫星图像细节分析,这艘新航母的斜角甲板宽度达到46米,比福建舰宽出1.2米,甲板表面采用新型钛合金装甲层压工艺,关键区域装甲厚度提升至84厘米,可抵御半穿甲战斗部的直接冲击。更引人注目的是斜角甲板上的两条弹射轨道槽——此前福建舰只在右舷布置两条、斜角甲板布置一条电磁弹射器,而004舰通过增加斜角甲板第二条弹射轨道,将总弹射器数量扩展至四条。这意味着在实战中,该舰可同时进行四架舰载机的连续弹射作业,单波次放飞效率较福建舰提升60%,每日最大出动架次预计突破260次大关,直接追平美国福特级航母的理论数据。

弹射器数量暴增的背后,是动力系统的革命性升级。尽管官方尚未公布004舰的动力类型,但卫星图像中的两组特殊通风结构提供了关键线索:该分段左舷分布着三组直径2.4米的圆形进气口,其设计特征与山东舰的燃气轮机进气口截然不同,反而更接近核潜艇反应堆舱的散热布局。结合中国船舶集团2023年公开的玲珑三型舰用核反应堆参数(单堆功率530兆瓦)判断,004舰极可能采用双核反应堆驱动,成为中国首艘核动力航母。这种配置不仅能支撑四条电磁弹射器的高强度运作,还可实现无限航程的全球部署能力,彻底打破常规动力航母需要频繁补给的战略限制。

在舰载机配置方面,004舰的分段旁出现的歼-15T模型透露出重要信号。这架模型的起落架结构明显强化,前轮牵引杆加粗了30%,这正是电磁弹射适配型舰载机的典型特征。值得注意的是,该模型机翼折叠处还隐藏着两组神秘接口,疑似为机载激光反导系统预留的能源输入端口——若猜测属实,这将是全球首款配备定向能武器的舰载战斗机。而直-18预警直升机模型的旋翼根部搭载了可360度旋转的双波段相控阵雷达,其探测距离预计超过450公里,可同时追踪200个空中目标,整体性能超越美国现役的E-2D预警机

对于这艘疑似10万吨级的超级航母,外界最关注的莫过于其战略定位。从甲板布局分析,004舰的飞行甲板总面积超过2.1万平方米,相当于三个标准足球场大小,足以搭载超过70架各型舰载机。除了歼-15T和歼-35隐形战斗机,该舰还可部署攻击-11隐身无人机与无侦-8高超音速侦察机,形成有人/无人协同作战体系。更关键的是,甲板边缘出现的12个六边形凸起结构,被军事观察家识别为全固态激光防御阵列的安装基座——这套系统可对10公里内反舰导弹实施硬杀伤拦截,对无人机群实施电子压制,将航母编队的末端防御效率提升四倍以上。

核动力与电磁弹射的组合,正在重塑现代海战规则。004舰若真如卫星图像显示配备四台电磁弹射器,其每日舰载机出动架次将比福建舰增加83架次,足够支撑两个波次的远程反舰导弹饱和攻击。参照美军作战手册,单艘福特级航母每天249架次的出动能力,可在72小时内向1500公里外投送432枚精确制导弹药,而004舰的理论投射量将达到580枚。这种量级的力量投送,意味着中国航母打击群首次具备同时压制两个大型海上战役方向的能力,其作战半径可覆盖第二岛链核心区域。

不过,004舰也存在必须直面的技术挑战。四条电磁弹射器同时运转时,瞬间电力需求将超过180兆瓦,相当于一座中型城市的峰值用电量。尽管核反应堆能提供充足的基础供电,但如何平衡弹射作业、推进系统与舰载武器之间的能源分配,仍是世界级难题。从福建舰的实测数据推断,中国工程师可能采用了分时供电+超导储能的解决方案:在弹射器蓄能阶段切断非关键系统供电,利用超导线圈储存的200兆焦耳能量完成弹射动作,该技术路线相比美国的飞轮储能方案,能量转化效率高出37%。

作为可能改变西太平洋力量对比的战略武器,004舰的建造进度同样耐人寻味。卫星照片拍摄于2023年5月,按照大型航母分段建造周期推算,该舰目前应已完成60%以上的船体合拢,2025年下水、2027年服役的时间表具有较高可行性。届时,中国将成为全球唯二拥有核动力超级航母的国家,而美国海军自1945年以来独享的远洋制海权,将迎来真正的挑战者。

举报/反馈

瞭望的少年

4万获赞 3774粉丝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