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财经原创出品

记者:周雪松

编辑:李 捷

制图:乔寒云

“我们正在转型,已经不干钢铁多年了。”1月21日,徐飞(化名)对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记者说。徐飞所供职的“某钢集团”,始建于1958年,这正是钢铁业“大跃进”的时期,后来这家企业年产钢铁曾达1200万吨,是全国十大钢铁企业之一。不干钢铁后,这家企业把进军空天产业作为主要方向之一,已经开始造卫星。

前不久,“某钢”宣布计划建设卫星总装生产制造基地,正沿着“星箭一体化”路线疾驰,有点像马斯克不走寻常路。

随着钢铁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未迈出转型实质性步伐的钢企,现在则陷入内卷,部分企业甚至面临生存考验。

01 一斤钢材挣5分钱

“这个地方我来过,30年前我开大货车,经常来这里拉钢材。”1月20日,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记者乘网约车来到北京首钢园,网约车司机一下把记者“拉回”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在计划经济时代,光有钱不一定能买到钢材。改革开放后,不少做钢铁生意的人都发了财。即使十年前,做钢铁生意的老板也可能比卖茅台酒的老板日子好过。

2012年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加上遭遇“塑化剂风波”,一段时间造成茅台难卖,记者接触的茅台代理商也因为之前囤积了大量茅台,一度经营比较艰难,整天发愁。

彼时,房地产依然高歌猛进,对钢材的需求巨大,卖钢材比卖茅台容易得多。现在的情况则是,钢企赚钱越来越不容易。

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钢铁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1月20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六届七次会员大会在首钢园召开,会议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经初步统计,重点统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02万亿元,同比下降6.4%;利润总额429亿元,同比下降50.3%;平均销售利润率0.71%,同比下降0.63个百分点。

当前,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年利率因银行而异,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一般在1.10%左右,而部分股份制银行和工商银行则提供更高的利率,最高可达1.60%。

行业平均销售利润率只有0.71%,意味着不如存钱回报高。就此,曾有业内专家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钢铁生产有些高炉不能停,否则一停下来代价也大,另外还要考虑对地方GDP、就业和税收的影响。

“现在钢材价格低迷,低的时候跌到一吨两千多元,我们卖一吨钢材仅能赚100元左右的利润。” 1月20日,有钢企相关负责人对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记者表示。按照他的说法,相当于一斤钢材才挣5分钱,这还是在确保有利润的情况下才会销售,但有的企业成本低会以更低的价格出售,个别钢企亏本也卖。

该负责人也说,“反‘内卷式’竞争还缺乏有效的手段。各企业还是需要面对员工的去留问题、业绩提升问题,等等。建议龙头企业将重心更多转移到高精尖的领域,扛起国家卡脖子难题的解决责任,加快国产化进程,在新能源新领域开拓作为,从龙头企业开始放弃产量执念。“

在钢协这次会员大会上,工信部和钢协有关领导也都强调要解决“内卷式”竞争,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也使行业又一次看到希望。

02 部分企业发挥压舱石作用


1月17日,山东钢铁发布的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亏损额为20.5亿元—24亿元,与2023年同期亏损约4亿元相比,亏损额增大。

和山东钢铁类似,重庆钢铁、八一钢铁、杭钢股份、三钢闽光、凌钢股份等钢铁类上市公司,近日也发布了业绩预亏公告。

在前述会议上,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一级巡视员张海登肯定了钢铁行业的发展成果。他表示,十八大以来,钢铁行业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工艺技术、装备水平、运行管理水平持续提升,新材料新产品快速突破,产品种类更加丰富,企业绿色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去年,我们对《钢铁行业规范条件》进行了修订,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目前,新规正按程序报批,文件发布后将启动规范企业申报、评审和公告管理工作。”张海登透露,新规中强调了行业企业要自律,并就避免“内卷式”竞争作出专门要求,强调企业要依法经营、诚信经营。

钢协会长、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姚林则指出,2024年是钢铁行业深度调整的关键一年,一系列新情况、新变化、新挑战不断出现,传统用钢行业下行压力加大、原燃料价格易涨难跌,钢铁行业运行持续呈现高产量、高成本、高出口、低需求、低价格、低效益的“三高三低”局面,进入“减量发展、存量优化”阶段的特征日益明显。

他认为,从行业运行数据看,2024年,钢铁市场供强需弱态势十分明显,企业生产经营非常艰难。实践证明,在需求整体处于下行通道的背景下,市场稍有好转就冲动生产的企业,容易重蹈越产越亏、越亏越产的覆辙;而理性判断、主动调整的企业,则在沉着应变中锻炼了能力、增强了韧性、孕育了新机。

徐飞对记者表示,造成钢铁行业利润率不高甚至亏损的原因,主要是钢铁产能过剩,行业内卷;下游用户受房地产市场等下滑影响,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现在来看,他所在的钢企转型非常及时。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姚林提到,一大批铁企业例如宝武、沙钢、中信泰富特钢、湖南钢铁、南钢、方大特钢等,坚决践行“三定三不要”经营原则、努力提升创效能力,积极探索存量优化阶段的生产经营新模式、开辟未来发展新赛道,真抓实干、守正创新,为钢铁行业实现平稳运行、化解风险隐患、积蓄发展优势发挥了压舱石、定盘星的作用。

记者发现,效益比较好的企业,如中信泰富特钢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约38亿元,但利润同比下降了12.30%。而根据华菱钢铁的预告,预计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17亿元至23亿元,同比下降55%至67%。以上企业盈利额依然可观。

03 未来仍然可期


近年来,钢铁供需矛盾一直受到重视,也压减了不少产能。业内不愿公开身份的专家对记者表示,钢铁行业之所以出现“内卷式”竞争,背后是需求的下滑,价格战导致了企业亏损。

在专家看来,伴随着我国一系列增量政策的出台,2024年四季度钢铁市场有所好转,但整体表现仍呈现震荡态势。未来市场走势仍需关注政策调整、市场需求变化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记者采访时则表示,钢铁行业的盈利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紧密相关,也与钢铁行业供给、原料成本、需求变化及国内外经济变化紧密相关。目前来看,钢铁行业仍然还是薄利状态。

钢协强调,当前,加强行业自律,自觉维护市场供需动态平衡尤为重要。协会也正在积极研究对策措施,努力提升行业自律的实际效果。

新一任钢协会长、首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民革表示,广大钢铁企业应以认真的态度和切实的行动,落实好行业自律的各项要求,继续坚定推行“三定三不要”原则,增强产业链和生态圈意识,加强沟通交流,创新合作模式,着力保障市场平稳运行。

最近三年,中国的粗钢产量有所下降,但每年仍超过10亿吨。在业界人士看来,中国钢铁产业崛起支撑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未来,中国经济复苏和进一步发展壮大,还需要大量的钢铁支撑。一旦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强劲复苏,钢铁需求还会大幅反弹,行业未来发展仍然可期。因此,也不能过多地压缩钢铁产能

针对钢铁行业的内卷,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在前述大会上作了题为《避免内卷

融合发展》的报告,他提出了良性竞争创造价值、恶性竞争毁灭价值的重要观点,并提出了加强产业政策引导、推进并购重组、强化行业自律、从“红海”走向“蓝海”、“走出去”做好国内国际双循环等治理内卷的5条措施,给钢铁行业带来了非常有益的启示和思考。

对于未来的企业发展之路,有钢企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公司为避免低端产品的恶性竞争,将促进产品结构向高端化升级。

目前,多家钢铁企业如宝武、南铁等都在转型升级方面持续发力,在数字化转型、协同创新、绿色低碳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而徐飞所在的企业,早在2017年就把钢铁产线全部关停了。刚过去的2024年,他所在的企业两颗卫星成功发射上天,各产业板块持续向空天“第一主业”聚拢,企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

“目前行业的薄利现状有助于企业间为了生存,更多意向通过兼并重组获得资金及企业发展支持,从而在行业里能够生存下去。”王国清最后对记者表示。

理性|客观|独到

总监制丨王 辉 车海刚
监制丨李丕光 陈 波 王 彧
出品人丨王松才

主编丨周雪松 副主编丨张丽敏 李捷

举报/反馈

中时财经

1.5万获赞 1184粉丝
中国经济时报官方财经新闻平台
中国经济时报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