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路车轮胎的选择上,许多骑行爱好者常常在 26C 与 28C 之间犹豫不决。然而,综合多方面因素深入分析后不难发现,28C 轮胎在多数情况下展现出更为卓越的性能,是更为合适的选择。其在滚阻、舒适性、气动性能等方面的优势明显,而唯一稍显劣势的重量因素,相较于它带来的众多好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除非骑行者执着于追求极致的轻量。过去一年,BX 君就将自己手头的 4、5 对轮组都更换为 28C 真空胎,足以证明 28C 轮胎的魅力。接下来,让我们逐一对 28C 轮胎的优势进行剖析。

滚阻:并非越细越好

在很多人的固有认知中,轮胎越细,与地面的摩擦力越小,滚阻也就越低。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简单。轮胎的滚阻主要源于轮胎与地面接触时产生的形变阻力。28C 宽胎与地面的接触区域更偏向圆形,这种形状在形变过程中产生的阻力反而更低。尽管通过专业的轮胎滚阻测试可以发现,28C 与 26C 轮胎的滚阻差别极其微小,在日常骑行中几乎难以察觉。但至少我们要清楚,28C 轮胎相较于 26C 轮胎,并不会增加滚阻,这就为其成为更优选择奠定了基础。

舒适:低胎压带来的极致体验

在舒适性方面,28C 轮胎有着绝对的优势。由于其可以承受比 26C 轮胎低 5psi 左右的胎压,较低的胎压能够有效缓冲路面的颠簸,为骑行者带来更加舒适的骑行感受。一旦习惯了这种低胎压下的舒适骑行,就很难再忍受高胎压带来的颠簸感。以 BX 君为例,其现在使用的 28C 轮胎胎压保持在 60 - 65psi 之间,在此胎压下,轮胎不仅具备足够的侧向刚度,保证了弯道骑行时的牵引力和精准的指向性,而且还能让骑行者享受到舒适的骑行过程,可谓是一举两得。

气动:宽胎在复杂风况下的优势

从气动性能来看,这似乎与我们的直觉相悖。通常人们会认为更宽的轮胎会增加空气阻力,但这种观点仅仅是基于 0° 迎风角的情况。在实际骑行中,迎风角大多处于 ±10° 之间。随着轮圈越来越宽,考虑到气动效应(风帆效应)和稳定性(更钝的圈形),搭配较宽的轮胎反而能获得更优的气动性能。目前,主流轮圈宽度已在 28mm 以上,甚至很多超过了 30mm,这种情况下,28C 轮胎无疑是最佳搭配。

轮组作为整车气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轮圈和轮胎相互配合。以 Trek Madone Gen 8 为例,它将车架、把组、轮组、气动水壶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当 Aeolus 轮组搭配 28C 轮胎时,能够有效减缓经过下管的气流,使得下管对气动的影响相对减小,从而 Madone Gen 8 可以采用偏 “矩形” 的下管设计,以优化整车的轻量和刚性。在综合考虑真实世界的风向时,28C 轮胎在气动和稳定性方面的优势更加凸显,显然是更合适的选择。

重量:微小差异可忽略不计

诚然,28C 轮胎在重量方面相较于 26C 轮胎存在一定劣势,但这种差别微乎其微。以常见的轮胎品牌为例,倍耐力 P Zero Race TLR RS 26C 重 270 克,而 28C 重 290 克;Vittoria Corsa Pro 26C 重 260 克,28C 重 280 克;马牌 GP5000 S TR 25C 重 255 克,28C 重 280 克。由此可见,28C 轮胎比 26C 轮胎仅重 20 - 30 克,换算到一车份,也不过重 40 - 60 克。相较于 28C 轮胎在滚阻、舒适性和气动性能方面带来的显著优势,这点重量上的差异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此外,对于不使用真空胎的用户而言,同样可以通过选择宽胎来提升骑行的舒适性。相同宽度的开口胎,其胎压通常比真空胎高 5psi,若用 28C 轮胎取代 26C 轮胎,便能降低 5psi 的胎压,从而获得更好的舒适体验。而无勾轮圈只能使用 28C 以上的真空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轮胎向更宽的方向发展。在湿滑道路上,宽胎凭借其更大的接地面积,稳定性也更好。

综上所述,如果你还在为公路车轮胎选择 26C 还是 28C 而纠结,只要你所使用的轮圈内宽在 21mm 之上,外宽在 28mm 之上,那么 28C 轮胎无疑是你的优先选择。它能为你带来更舒适、更高效的骑行体验,让你在公路骑行中尽情享受速度与激情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极致的舒适与稳定

举报/反馈

织女星仙女说车

136获赞 1万粉丝
我的车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给我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和舒适,无论何时何地,它都能带我奔向目的地。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