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和4月,美军联合其盟友在西太平洋地区进行了大规模军演,LCAC气垫登陆艇成为演习中的亮点。这种高速两栖登陆艇在全球范围内都备受瞩目,其卓越性能在演习中得到了充分展现。美军为了应对未来作战挑战,持续推动LCAC气垫登陆艇的技术革新与升级,确保其在实战中的优势地位。2023年2月15日,美海军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迪凯特号与黄蜂级两栖攻击舰马金岛号的LCAC气垫登陆艇在南海海域携手航行,这一场景充分展现了LCAC气垫登陆艇与大型两栖水面舰船协同作战的强大能力。此外,在日美“铁拳-2023”联合登陆作战演练中,美海军陆战队与日本海上防卫部队乘坐LCAC气垫船从阿什兰号两栖登陆舰上出发,进行登陆抢滩演练,这一行动不仅彰显了美国对印度-太平洋地区联盟和伙伴关系的重视,也进一步展示了LCAC气垫登陆艇在实战中的应用价值。

LCAC气垫登陆艇,这一为现代两栖作战带来的重大技术创新,自1984年美军建成首艘以来,便在“超地平线”登陆作战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基于JEFF型艇进行研发,历经20世纪70年代的研发积累与80年代的部队装备,逐渐成熟并投入使用。美海上系统司令部为LCAC量身打造了人员运载模块,使其能够高效地搭载180名人员、145名全副武装的陆战队员或108副担架。LCAC不仅用于运输全副武装的陆战队员,还承担着伤员撤离和战斗撤离的重要任务。其操作简便,仅需船长、工程师、导航员、装卸长和甲板工程师5名船员便可轻松驾驭。船长、工程师和导航员在右舷舱内指挥,而另一个观察员则通过LCAC左舷舱室顶部的气泡窗进行观察。

LCAC气垫登陆艇为美海军及其合作伙伴提供了卓越的任务执行灵活性和敏捷性。其航速迅捷,冲岸机动性极强,使得在超视距登陆作战中能担任先锋角色。同时,在诸如人道主义救援、紧急医疗援助、海上抢险救灾以及安全援助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中,LCAC也大放异彩。其最高航速可达70节,能以40节的速度航行370千米。目前,美海军装备了74艘这样的气垫登陆艇,而日本自卫队也拥有6艘。

LCAC气垫登陆艇拥有60吨的有效载荷和2吨的标准排水量,满载排水量则达到170~180吨。其艇长8米,艇宽3米,吃水深度为9米。全船配备4台主发动机,即便在2台发动机无法运行时,该艇仍能继续运行。此外,LCAC还能运载18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装载60吨的有效载荷,甚至在超载情况下,也能运载一辆M-1艾布拉姆斯坦克。该艇并配备了2挺7毫米机枪或30毫米GPU型机炮,提供强大的防御能力。其最短刹车距离为42米,最小转弯半径为188米,确保了操作的灵活性。船首和船尾的坡道宽度分别为8米和6米,为登陆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LCAC不仅是一项技术创新,更是现代两栖作战的关键因素。其高速度与直升机的联合攻击能力相结合,使得人员和设备能在安全着陆区域的海滩外卸载,从而降低了作战船只和人员的风险。由于其独特的气垫推进方式,LCAC相比其他突击艇或车辆更不易受水雷和地雷的影响。其强大的海滩登陆能力使得LCAC能在全球80%以上的海岸线成功登陆,有效载重比率也优于俄罗斯气垫登陆艇。相比之下,以往速度较慢的登陆艇仅适用于世界上17%的海滩。

应用战例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海军派遣了20余艘LCAC气垫登陆艇执行突击任务。这些登陆艇在短短的24小时内完成了55个航次,成功地将7000名士兵和2400吨的装备运送至海岸。而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更是大量使用了LCAC气垫登陆艇,在科威特有效地输送了作战人员和装备。2019年4月,利比亚局势动荡不安,美海军的LCAC气垫登陆艇再次展现其卓越性能。在利比亚沿海小城Janzour的海岸边,两艘LCAC气垫登陆艇高速驶来,冲上利比亚海滩,为美国驻军和使馆人员的撤离行动提供了有力支持。

然而,美军在实战中也发现了LCAC气垫登陆艇的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其缺乏装甲防护,发动机和螺旋桨都暴露在外,容易在火力密集的高强度战斗中受损。此外,被运载的装备全部露天放置,不利于在恶劣天气下的保养。同时,该气垫登陆艇的噪音和尘土问题也较为突出,尽管侧裙装有泡沫抑止器以改善驾驶员视野,但在恶劣海洋气象下的行动仍面临挑战。此外,LCAC气垫登陆艇的通用性也存在小瑕疵,与简易通用登陆艇相比,其便捷性稍显不足。另外,LCAC气垫登陆艇的价格高昂且体型较大,装载主战坦克后无法再携带兵员,这也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灵活性。

为了进一步提升LCAC气垫登陆艇的性能,美海军从1994年开始实施了“使用延长计划”(SLEP)。该计划旨在通过改进导航设备和通信设备等措施,延长LCAC的使用寿命。经过多年的努力,美海军已成功地将剩余的72艘LCAC的气垫登陆艇的使用寿命延长至30年。这一改进不仅提升了LCAC的性能,也为其在未来战场上的持续发挥重要作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SLEP计划涵盖了多个改进项目,包括优化艇体结构,将原来的2米围裙替换为8米深围裙,以增强承载能力。此外,还实施了一项旨在提升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和导航能力的改装计划,使艇上电子设备实现从模拟到数字的转变。同时,LCAC的动力设备也接受了全面改装,旨在提升动力和升力,并优化装载量、降低油耗、减少维护需求以及改进航行轨迹。

在现代化改装与延长使用年限的同时,美海军也探讨了重型气垫登陆艇(HLCAC)的发展可行性,并将其作为SLEP计划的后续重点项目。HLCAC在尺寸和载物甲板面积上较现役LCAC增加了33%,运载量高达114吨,是LCAC的两倍,足以携带2辆M1A1坦克或10辆轻型装甲车LAV。在距海岸线10海里以内,LCAC是海上后勤或海岸联勤的理想选择,而超出这一范围后,HLCAC则将更胜任两栖任务。然而,由于军费紧张及多线作战压力,美军当前优先推进的是气垫登陆艇的使用寿命延长计划,HLCAC的研发工作则相应地被暂时搁置。

为满足海上两栖作战的迫切需求,美海军正计划用JMAC全面替换LCAC气垫登陆艇。相较于LCAC,JMAC在速度、耐腐蚀性以及货物运输能力上都表现出色,有望成为美军“未来海上流动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5年起,美海军便着手打造未来海上预置部队,计划配备14艘两栖运输舰船,以支持快速机动作战。这些舰船的目标是在短时间内部署2400人的部队,无需像过去那样建立庞大的指挥机构和分段运输。

JMAC与LCAC外观相似,但尺寸更大,总长达到43米,货物运送能力是LCAC的两倍。它将继续采用气垫技术,并融入轮式车辆的特点,尽管研制难度大幅增加。此外,美海军还致力于开发一种名为TCraft的可变型两栖艇,以解决LCAC成本高昂、操作复杂以及两栖运载和远程作战能力不足的问题。TCraft旨在验证从海上基地向海岸运送部队和装备的新方式,并具备高速、大载荷和低成本的优势。它能装载4至10辆M1A1艾布拉姆斯坦克,并通过碎浪区将它们安全运送到海上。

TCraft具备远程运输能力,并能根据需求转变运输模式。它可以在浅水环境中越过沙洲和泥地,到达海岸后再次转变模式,将载荷安全运送到陆地上。其载荷能力增加4至10倍,速度更是高达40节以上。TCraft项目的成功实施将面临多项技术挑战,包括推进系统转变、可回收围裙的设计、新型材料的选用以及主动驭波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的突破。

研发新一代船岸连接器(SSC)

随着美海军“超地平线”两栖登陆作战理念的提出,LCAC气垫登陆艇的性能已显得相对落后。为应对这一挑战,德事隆系统公司研发出新型气垫登陆艇SSC,该艇不仅继承了LCAC的诸多设计优点,更在多个方面实现了创新突破。其载货空间高达148平方米,并设有封闭人员运输舱,可一次性搭载180名士兵,载荷量更是高达74吨,足以携带M1A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装备4台罗尔斯罗伊斯MT7燃气轮机的SSC,动力强劲,即便在恶劣海况下也能稳定航行。据德事隆公司介绍,与LCAC相比,SSC的通用性更强,可在全球80%以上的海岸线进行登陆。

不同于美海军以往追求新装备“高大上”的设计风格,SSC更注重实用性与维护性,旨在降低成本的同时确保量产可行性。据美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此前公布的消息,美海军计划斥资86亿美元购买15艘SSC。随着这些新装备的陆续到位,未来美海军在执行两栖作战任务时,将能够更好地发挥战术突然性优势,同时减少人员伤亡。

SSC项目,作为LCAC的升级替代品,旨在应对现有和未来两栖作战任务。随着LCAC逐渐接近其使用寿命,SSC作为后继者,继承并改进了LCAC的设计和功能。同样作为气垫船,SSC不仅执行与LCAC相同的两栖舰船和移动登陆平台操作任务,更在性能上有了显著提升。通过改进发动机和升力风扇设计,以及优化变速箱和配电系统,SSC在提高可用性的同时,也降低了总成本和维护需求。
在2010年8月,美海军发布了关于设计和建造72艘SSC的合同方案请求书,总价值高达40亿美元。这一举措引发了行业内多家公司的激烈竞争,最终有两支团队脱颖而出:一支由马里内特海事公司、波音公司和格里芬气垫船公司组成,另一支则包括德事隆海陆系统公司、美国铝业防务公司和L-3通信公司。

经过多年的研发和测试,美海军已于2022年6月接收了首艘新一代SSC。这款气垫登陆艇的投入使用,将进一步提升美军海上和陆上的协同作战能力,强化实战中的战术优势。

举报/反馈

爱在星辰大海

1.7万获赞 1285粉丝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