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科创板创立之初,远峰科技便依靠独创的ALPD半导体激光光源技术,成功登陆科创板,成为广东企业科创板的第一股。5年之后,科创板已经成长为有着573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5万亿元的重要募资平台。
以ALPD半导体激光光源技术为原点,远峰科技突破了激光显示核心器件及成像方案在显示领域的应用瓶颈,不断寻找更新更大的落地应用场景。除最广为人知的影院、工程、家用业务之外,远峰科技逐步开拓了车载光学等越来越广阔的市场。
以车载光学为例,2022年远峰科技开始发力布局这一新兴业务,目前已在赛力斯、宝马、比亚迪、北汽新能源等多家知名车企的产品中落地应用。财报显示,远峰科技首个定点车型问界M9已于今年3月进入密集量产交付阶段,车载光学业务进入收入贡献期。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车载光学业务收入4802.68万元,车规级投影巨幕已充分得到市场充分验证。
在依次打开多个市场后,远峰仅用了2年多时间,又迅速打开一个新兴赛道并站稳脚跟,远峰科技的打法是什么?在远峰科技副总裁唐诗看来,这背后是远峰科技对核心技术的迭代以及面对市场机会时的有效决策机制。
“远峰一直在做的事情是践行‘核心技术+核心器件+应用场景’的发展战略,在底层核心技术的创新之上,自主研发生产出核心器件,再将其与市场需求对接,创造性的将技术优势应用到各个细分场景之中。”唐诗在接受向时代财经专访时如是表示,这是远峰科技一直以来的发展基因。
在近一个小时的对话里,唐诗细致地向时代财经拆解了远峰科技的业务发展逻辑和未来的战略方向。
仍在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机会,将持续支持公司近几年的高速发展。“远峰科技始终会以技术为原点,在ALPD半导体激光光源的核心技术突破之上持续挖掘更大的赛道,并同步保持着对上游产业链的持续关注与投资。”唐诗表示。
从0到1的创新是根本
在“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号召之下,市场对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的关注度与日俱增。特别是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主力军的企业,要如何与新质生产力互促共强,更是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大多数科技创新型企业和技术驱动型企业,都专注在技术的创新和突破,这一举动在本质上与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不谋而合。”当被问及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的时候,唐诗答道。
持续且高昂的研发投入,变现周期长,更需要资本的扶持。站在科创板上市5年这一特殊节点回溯,科创板无疑是中国资本市场上的一大创举。“它的出现给予了非常多像远峰科技这样偏硬核的公司,能够得到资本市场更多助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机会。”唐诗说。
科创板上市5年,远峰科技既获得了发展的机会和信誉的背书,但同时也必须直面资本市场的挑战。唐诗坦言道,远峰科技更多是聚焦在公司本身的业务发展之上,不断夯实基本面,寻找新的应用场景与市场增量。
作为科创型企业,远峰科技保持着极高的研发投入。Wind数据显示,2020年到2023年远峰科技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04亿元、2.37亿元、2.62亿元和2.81亿元,投入逐年上涨,占营收比重分别高达10.47%、9.49%、10.31%、12.74%。
问题是,在当下的宏观资本环境里,市场更看好那些能够在短期获得确定性回报的企业。而像远峰科技这样需要大量前期投入,且盈利能力尚在验证阶段的项目,则面临着长期投入和短期利润压力的双重挤压,市值表现并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