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地持续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有效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3个省份探索实施生育补贴制度。

全国23个省份探索实施生育补贴制度

02:37

四川攀枝花

育儿补贴金 托育补贴券 缓解养育焦虑

每天早上是四川省攀枝花市居民周黎一家最忙的时候:丈夫送5岁的儿子去幼儿园,妻子送2岁的女儿去托育机构。虽然多了几分忙碌,但他们感到更多的是幸福。女儿一出生就赶上了好政策,2021年7月,攀枝花在全国率先推出育儿补贴金政策,二孩三孩家庭每月每孩可领取补贴500元,直至孩子3岁。而更让她高兴的是,今年9月,当地又推出了托育补贴券政策。

攀枝花市居民 周黎:每个月是200元,一学期能领到1000元。之前我们都是老人在家帮忙照顾孩子,有了这个政策,我们决定将孩子送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们的养育焦虑。

截至11月30日,攀枝花市累计发放育儿补贴3200万元,托育补贴53万元。一系列政策提振了群众生育信心,2021以来,全市出生人口降幅逐渐收窄,常住人口连续三年实现正增长。

湖北天门

二孩三孩享补助 当地人口由降转增

为应对生育率下降,湖北省天门市去年9月推出鼓励生育的政策措施,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可分别享受9.63万元、16.51万元补助,包括一次性生育奖励、育儿补贴、购房奖补等。居民王思佳今年4月生了二孩,从孕期到产后,她都享受到了鼓励生育的好政策。

天门市居民 王思佳:唐氏筛查、无创DNA都是免费的,其他的孕检基本上没怎么花钱,我的产假也延长到了7个月。

除了直接的育儿补贴,王思佳一家人还能够享受18万元的二孩家庭住房补贴

天门市还将产假补助、降低托育费、职称职级倾斜等措施纳入鼓励生育的政策中。

天门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汪会兵:针对群众生育、养育、托育等方面的经济上的压力,它是一个组合拳。我们已经投入了3900多万,用于鼓励生育的奖励。

今年,天门市出生人口8年来首次“由降转增”,截至11月30日,全市出生人口6530人,比去年同期增加910人,同比增长16%。

发展普惠托育 缓解“带娃难”

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约3000万名3岁以下婴幼儿,超过三成的婴幼儿家庭有入托需求。近年来,各地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加快补齐托育服务设施短板,缓解居民带娃难问题。

02:12

浙江

“乳儿班”照护6至18个月大婴幼儿

浙江连续4年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列为民生实事重点,今年起陆续开设“乳儿班”,将服务对象拓展到6至18个月大的婴幼儿。在杭州这家托育园,保育员正陪着这些一岁半以内的宝宝们进行户外游戏,与两三岁的孩子相比,照护这些“小小孩”更需要精心。

杭州市某托育园负责人 王盼盼:他没有自我保护意识,需要成人去关注以及引导好,责任也是比较重大。包括日常照护,如何更换尿包、如何冲泡奶粉这些。

浙江舟山

社区“宝宝屋”为市民提供临时托管服务

在提供精细化照护的同时,各地托育机构还做好便利化服务,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浙江舟山18家社区“宝宝屋”为市民提供临时托管服务,3岁以内婴幼儿一年可免费使用10次。

四川成都

普惠性托育托管班 让孩子放学有去处

成都市温江区充分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社区亲邻坊的闲置空间,为专业托育机构提供免费或低收费用房场地,开办普惠性托育、托管班,让婴幼儿和学龄段儿童放学有去处,假期有人管。

社区居民李女士有两个孩子,女儿上小学,儿子才两岁。她平时要上班,丈夫在外地工作。她把两岁的儿子送到小区里的托育园。更为方便的是,托育机构还办起了托管班,上小学的女儿放学后还可以来这里吃饭、写作业。李女士下班后,来托育园接两个孩子一起回家。

2024年,成都市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58个,提前完成了国家提出的到2025年实现每千人口拥有托位数4.5个的目标。

2024年新生儿生育险年内参保率超80%

今年,各地医保部门不断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拓展辅助生殖类项目报销范围,提升生育医疗保障水平,助力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01:48

今年,各地陆续将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人员纳入生育保险保障范围,积极推进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登记、医保参保等“出生一件事”联办,新生儿年内参保率超过80%,较往年50%左右的水平大幅提升。

部分地区生育津贴“免申即享”

各地持续推进生育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安徽、内蒙古、宁夏、河南等地优化生育津贴申领流程,将生育津贴的发放程序由医保部门发放给单位、再由单位发放给个人,改由医保部门直接发放给个人。同时实行“免申即享”,定点医院自动上传信息,医保经办机构审核通过后,生育津贴可直接发放至参保职工的个人账户。

多地将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支付

为解决有生育意愿家庭“不能生、不敢生”的困扰,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将“取卵术”“人工授精”等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职工医保报销比例达到70%,患者医疗费用负担明显减轻。今年1—9月累计惠及患者103.13万人次,基金支出19.57亿元。

各地允许使用职工医保参保人个人账户或个人账户通过家庭共济支付产前检查、计划生育和生育医疗费个人负担部分,减轻参保群众经济压力。今年1—9月,生育保险基金待遇支出893亿元,同比增长11.5%。

举报/反馈

央视新闻

1.5亿获赞 3260.2万粉丝
重大新闻、报道和突发事件的总台首发账号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