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地形短距起降:中国引进的加制DHC-6双水獭飞机

作者 中华幼鹰/鹰击苍穹

DHC-6双水獭飞机是全地形起降中轻型运输机的全球标竿。

1988年在生产844架后停产,2010年又开始交付新型号,堪称传奇。

中国运-12运输机的开发,也与DHC-6相关。

DHC-6是双引擎涡轮螺旋桨短距起降多用途飞机,可容纳20名乘客。

DHC-6的目标就是制造一架能在公路上、土路上、沙滩上、水上、雪上和冰上的复杂环境之中自由起降的飞机。

德·哈维兰加拿大(De Haviland Canada,DHC)公司在为偏远地区制造飞机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其单发动机的DHC-2“海狸”、DHC-3“水獭”都具有惊人的全地形短距起降能力,结实可靠,在市场上非常成功。

就连一向苛刻的美国军方都大量采购,并先后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使用。

因此,萌生了制造更大的双发动机版的想法。

1964年1月,开始设计。

飞机尽可能多地参考了久经考验的单发DHC-3,因为是双发动机版本,型号被命名为DHC-6。

成熟可靠的技术都得到保留,包括放大的机翼、机身、起落架等。

1964年7月,开始建造原型机。

1965年5月20日,第一架原型机在安大略省唐思维尤镇机场首飞。

1966年7月,第一架生产型DHC-6-100系列飞机交付。

1968年4月,开始交付DHC-6-200系列飞机。

1969年春,推出DHC-6-300系列。

DHC-6飞机短距起降的最主要绝招,一方面是采用大功率发动机,另一方面是采用大的机翼面积及复杂的全展长双缝襟翼。

DHC-6-300使用2台功率为620轴马力(462千瓦)的普惠加拿大PT6A-27发动机,对5吨级飞机来说,非常给力。

DHC-6-300最大起飞重量5670千克,机翼面积39.02平方米,最大翼载仅为145千克/平方米;另外,飞机的襟翼面积10.42平方米,全部放出时机翼总面积增至49.44平方米,最大翼载低至115千克/平方米,对短距起降相当有利。

后缘襟翼在飞机降落时放下,既可提高升力,又可增大阻力,降低了飞机进场速度,着陆距离自然缩短;需要时也可在起飞时放出部分,以增大升力系数来缩短起飞距离。

在飞机研制者的努力下,DHC-6-300起飞到15米高度总距离仅366米,自15米高度着陆总距离仅320米。

实际地面滑跑距离显然更短。

因此,这是一个相当出色的短距起降数据。

飞机可配置轮式、雪橇式、浮筒式或者两栖起落架。

固定式的宽间距的前三点式起落架结实可靠,适应全地形起降需要。

加拿大军队型号为CC-138、美军型号为UV-18。

德·哈维兰加拿大公司为中国和肯尼亚生产的部分DHC-6-300应用于地球物理勘探。

飞机在机翼翼尖安装了加拿大先达利(SCINTREX)公司的三轴电磁系统,在机头安装了带有质子磁力计的长杆,飞机上还安装了甚低频电磁系统、辐射光谱仪。

飞机配备航路摄影机和多路导航系统,以进行精确定位。

1978年,地质部引进8架DHC-6双水獭飞机,交中国民航第二飞行总队第十九大队使用。

航遥中心在DHC-6双水獭飞机上安装航空磁力仪、电磁仪、伽玛能谱仪、数字补偿仪和数字收录系统以及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无线电测高仪、气压测高仪,组成综合测量系统。

1979年,地质矿产部航空物探总队在初步试用运-11地质勘探型飞机后,认为飞机的商载过小难以满足使用要求,建议哈尔滨飞机制造厂设计一种类似DHC-6双水獭、起飞重量在5吨左右的地质勘探专用轻型飞机,由此诞生了运-12飞机。

1981年4月,制定了《双水獭飞机探矿飞行暂行规定》。

1982年,民航第二飞行总队整建制改为中国民航工业航空服务公司。

1984年2月,中国工业航空服务公司派出2架米-8直升机和1架DHC-6双水獭飞机,在沙雅、库尔勒设立飞行基地,担任塔克拉玛沙漠中美合作陆上石油地球物理勘探陆上石油服务飞行任务。

1986年,中国煤炭开发总公司与美国西方石油公司合资成立了中国平朔露天煤矿公司,由美方购买一架DHC-6双水獭飞机,由中方在安太堡露天煤矿修建专用机场,并由中国工业航空服务公司提供飞行服务。

1987年10月6日,中国工业航空服务公司的DHC-6双水獭飞机,首次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长600米、宽20米的专用钢板跑道上试航成功。

1989年,中国工业航空服务公司改名中国通用航空公司。

中国通用航空公司先后拥有8架DHC-6双水獭飞机,机号B-3505~B-3512,其中B-3505、B-3506转给了新疆航空公司。

1997年9月,中国通用航空公司派出DHC-6双水獭飞机1架,赴香港执行香港九龙铁路公司西铁部修建九龙至广州铁路的航空摄影任务。

2010年2月16日,加拿大维京飞机公司继续研制的DHC-6-400双水獭首飞。

DHC-6-400配备了普惠加拿大PT6A-34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比DHC-6-300系列的PT6A-27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更强大。

中国目前已有DHC-6-400双水獭飞机。

DHC-6-300飞机的座位最多22个,机组人员2名,乘客20名或1940千克货物。

DHC-6-300飞机翼展19.81米,机长15.77米,机高5.94米,轮距3.71米,轴距4.53米;机翼面积39.02平方米,副翼面积3.08平方米,襟翼面积10.42平方米,安定翼面积4.46平方米,方向舵面积3.16平方米,尾翼面积9.29平方米,升降舵面积3.25平方米;空重3320千克,总重量5670千克,标准油量1430升,最大油量1736升。

DHC-6-300飞机装备2台普惠加拿大PT6A-27发动机,单台最大起飞功率620轴马力,最大飞行功率588轴马力,配哈泽尔3叶顺桨可逆螺旋桨。

DHC-6-300飞机最大表速315千米,高度3000米最大巡航速度337千米/时,失速速度104千米/时,2台发动机最大爬升率488米/分钟,1台发动机最大爬升率104米/分钟,2台发动机实用升限8130米,1台发动机3530米实用升限,有效载荷/航程(标准油量,45分钟燃油储备):185千米/1940千克,740千米/1475千克,1435千米/空载。

举报/反馈

鹰击苍穹

2663获赞 429粉丝
专注于航空航天及历史。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