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作为建筑物中承托上部重量的直立杆体,被俗称为“柱子”。与众多建筑构件相似,柱子也拥有着繁多的品类和深远的发展历程。
柱子的分类方式多样,依据其在建筑中的位置,可分为檐柱、金柱、中柱、童柱、瓜柱、角柱及廊柱等类别。同时,根据其截面形状的不同,柱子又展现出圆柱、方柱、六角柱、八角柱等各异的形象。此外,柱子的材质和装饰方式也是其分类的重要依据,如木柱与石柱的区分,以及雕龙柱、油漆柱与素面无饰柱的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柱子在使用时并非总是单独直立,有时也会采用两柱紧贴而立的方式。同时,柱子在各个历史时期也呈现出既有延续又有发展的复杂面貌。例如,方柱在秦代首次出现,至汉代又增添了八角形柱、束竹式柱及人像柱等新形式,而唐代中期以后则较少使用方柱,宋代时则以圆柱和八角柱为主流。另外,还有不少柱子虽然在作用与位置上相同,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却有着不同的名称,如宋代称为“蜀柱”或“侏儒柱”的瓜柱,在明代以后才被正式命名为“瓜柱”。
柱顶石,又被称为“柱础”,是建筑物中木柱下方所垫的石墩。它的主要功能是承载并传递上部结构的负荷,同时起到保护木柱,防止地面湿气侵蚀的作用。柱础通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隐于地下,另一部分则凸出地面。在日常语境中,我们所提及的柱础,往往指的是凸出地面的那一部分。这些柱础在早期常被精心雕琢成古镜、覆盆等形状,上面或饰以雕刻,或保持素雅。随着历史的演变,柱础的样式愈发丰富,雕刻纹样也愈加多样,包括动物纹、莲花纹、龙纹、凤纹、鱼纹、水纹以及各种花草纹等。当然,除了这些精美的花纹装饰外,也存在一些简洁素雅的柱础。
柱础的形态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变化,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因此,柱础成为了展现时代特征的建筑构件之一。举例来说,在古老的殷商时期,柱础主要采用天然石块;随着历史的推移,汉代时已经出现了圆形、覆斗形以及部分带有动物纹样的柱础。到了佛教文化盛行的南北朝,莲花瓣形柱础变得较为常见。唐宋时期,覆盆式柱础成为了主流,同时雕饰手法也变得丰富多彩。元代则以素雅的柱础为主。到了明清时期,北方建筑的柱础,特别是官式建筑,多采用鼓镜式设计,而其他风格的则显得更加灵活多样。
南方地区由于气候多雨潮湿,因此柱础常采用高耸的鼓状石墩,被称为“鼓蹬”。这种设计能够有效应对潮湿环境,保护柱子不受侵蚀。而鼓镜,又称“古镜”,则是柱础中凸出于地面的部分,其平面通常为圆形或方形,与柱子顺畅衔接,并四面加工成混线线脚,为明代以后北方建筑柱础的常见形式。
柱础的上端常被精心雕琢成鼓形石墩,其侧面呈弧形,有时还会巧妙地浅刻上花草纹样,这样的设计被称为“鼓蹬”。这种鼓形石墩在气候潮湿地区的建筑中尤为常见,不仅美观大方,更有助于保护柱子免受潮湿侵蚀。其凸出于地面的部分,通常高度约为柱径的十分之七,这样的设计既显得庄重又不失优雅。当然,也有一些鼓蹬的高度能达到一个柱径,甚至一个半柱径,但这样的例子相对较少。
“覆盆”作为柱础的一种独特发展形式,在唐宋时期尤为盛行。其特点在于柱础的露明部分经过精细加工,呈现出枭线线脚,而柱础本身则隆起如盘状,形似倒置的盆,因此得名“覆盆”。
“素覆盆”是指柱础的一种简洁而质朴的风格,其特点是柱础的露明部分并未经过繁复的雕刻,而是以素净的面貌呈现,形似倒置的盆状,因此得名。这种柱础风格在唐宋时期也颇受青睐,体现了当时人们对自然之美和简约之风的追求。
莲瓣柱础是柱础中的一种精美类型,其特点是在柱础表面装饰有莲花瓣的图案。这些莲花瓣或仰或俯,其中仰莲形式最为常见。莲瓣的形态饱满,雕刻工艺精细,其美观程度不亚于殿堂中须弥座上的莲瓣雕刻。
云凤柱础是柱础中的另一种精美类型,其特色在于柱础表面雕刻着云朵与飞凤的形象。飞凤在云中自由翱翔,姿态轻盈而飘逸,透露出一种华美的气息。值得注意的是,雕刻凤纹的柱础往往体现了地方特色,与官式的风格有所不同。
云凤柱础以其独特的雕刻艺术而闻名,而合莲卷草重层柱础则展现了另一种精湛的工艺。合莲,又称俯莲,其花瓣朝下,与卷草纹的柔美线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别样的美感。重层设计意味着柱础上拥有两层精美的雕刻,上层为合莲花瓣,下层则以卷草纹为饰。这样的柱础不仅装饰性强,更透露出深厚的艺术韵味。
狮子,这一古代建筑中的常见形象,在宫殿、陵墓、住宅以及桥栏望柱等处,都留下了其独特的印记。虽然柱础上雕狮的情况并不多见,但依旧能见到一些精湛的雕刻作品。这些作品多采用浮雕手法,细腻地展现狮子的神态与力量。也有部分作品采用圆雕手法,将整只狮子作为柱础,使柱子的四面都能欣赏到狮子的全貌。
如意形柱础,其平面被精心雕琢成如意状,这种柱础形式颇具特色,实际例子较为罕见。这种柱础既可雕刻,也可保持其原始形态。即便不进行雕刻,其本身的线条已足够流畅,形状亦显得端庄大方,寓意着吉祥如意。
在柱础的雕刻图案中,莲花瓣是一种常见的主题,它们或仰或俯,或单层或多层,为柱础增添了丰富的层次感。而多层莲瓣柱础,则是在柱础表面精心雕刻出多层莲花瓣,不仅美观大方,更在实用性之外,融入了艺术与装饰的元素。尽管这种雕刻工艺相对复杂,但它在柱础中的运用却显得尤为珍贵,不仅因为其美观性,更因为其独特的稳固性设计。在多层莲瓣柱础中,下层的莲瓣组合面积较大,而上面的则逐渐减小,这样的设计不仅保证了柱础的稳固性,更使其在视觉上呈现出一种层次分明的美感。
柱础,这一建筑基石,不仅承载着稳固之重,更承载着艺术的韵味。其形态各异,有的简约而不饰雕刻,有的则精雕细琢,以花草纹样为饰。其中,浮雕花草柱础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柱础世界中占据一席之地。其柱础表面,花草纹样栩栩如生,仿佛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融入了建筑之中。而柱础的形状,也是千变万化,无论是方形、圆形,还是六角形、八角形,都能与浮雕花草纹样完美结合,共同营造出一种别样的美感。
瓜楞纹柱础,其表面雕刻着独特的瓜楞纹,这种纹样不仅作为装饰存在,还对柱础的平面形状产生影响。根据不同的设计,这些柱础有时仅以瓜楞纹为饰,展现出简约而不失优雅的美感;而有时则会在其上再雕刻其他纹样,使得柱础的形象更加丰富多彩,令人叹为观止。
圆雕人物柱础,作为一种雕刻技艺较为复杂的柱础形式,其特点是在柱础上精心雕刻出圆润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并非仅为装饰之用,而是通过独特的雕刻手法,赋予了柱础更深厚的文化内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某些匠心独运的雕刻家会将柱础的中段设计成凹进的束腰状,从而将柱础巧妙地转化为须弥座样式。而人物雕刻则恰到好处地置于束腰处,以手和头部巧妙承托着上枋,不仅进一步美化了柱础的整体形象,更在保持其承重功能的同时,增添了几分艺术气息。
将柱础的形态雕刻成花瓶的模样,便形成了独特的“花瓶式柱础”。其轮廓线条流畅且优雅,宛如真实的精美花瓶。此外,花瓶式柱础的表面雕刻处理方式也各有不同,有的选择施以雕刻,有的则保持自然状态。
梯形柱础,其立面呈现为梯形,且为正梯形设计,即窄边置于上方,宽边承于下方。这种上小下大的形态,赋予了梯形柱础卓越的稳定性,特别适用于需要承受重大柱子负荷的建筑结构。同时,为了增添美感,其表面偶尔也会雕刻或装饰一些图案。
当两个柱础紧密相连,且由一块完整的石料雕琢而成时,这样的柱础被称为“联办柱础”。在许多精致的宫殿建筑中,为了追求更高的建筑艺术美感,常常会采用这种形式的柱础设计。其独特之处在于,柱础与阶条石是一整块石料连续雕琢而成,展现出匠人们高超的雕刻技艺。由于这种柱础具有稳固且美观的特性,因此常被广泛应用于连廊柱的下方,以增强建筑的整体稳定性与视觉美感。
在宫殿建筑中,除了联办柱础这种精湛的工艺设计外,还有一类重要的构件——檐柱。它们位于建筑物檐下,是最外一列支撑屋檐的柱子,亦被称为“外柱”。无论是建筑物的前檐还是后檐,檐柱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宫殿建筑中,檐柱是支撑屋檐的重要构件,位于建筑物的最外层。而建筑物内部,除了中轴线上的柱子外,其余均被称为“金柱”。小型建筑通常只设有前后两列金柱,或无金柱。大型建筑则往往设有多列金柱,常见的是前后各两列。在这些金柱中,距离檐柱较远的被称为“外金柱”,较近的则被称为“里金柱”。以一幢设有四列金柱的建筑为例,其室内前半部分将分为两列,前排为外金柱,后排为里金柱;而室内后半部分同样有两列金柱,前排为里金柱,后排则为外金柱。
在我国古代传统建筑中,通常一幢建筑的金柱使用数量不会超过四列。即便是现存的明清故宫第一大殿太和殿,也遵循了这一原则。
对于形体较大的建筑物,为了稳固支撑,通常会采用多列金柱的设计。在这些金柱中,那些位于内侧、距离檐柱较远的部分,就被称为“里金柱”。
在多列金柱的建筑设计中,与“里金柱”相对,那些距离檐柱较近的金柱,被统称为“外金柱”。
在拥有重檐顶的建筑中,那些同时支撑着上檐的柱子,位于金柱的位置,被特别命名为“重檐金柱”。
重檐金柱,是支撑着建筑上檐并位于金柱位置的特殊柱子。而中柱,则是位于建筑物中轴线上,承托着屋脊但不在山墙之内的关键构件。
雷公柱,这一特殊柱子,在建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主要被用于庑殿顶和攒尖顶的建筑结构中,以其短小的形体为特点。在庑殿顶建筑中,雷公柱的作用是支撑山面挑出的脊凛,其底部则稳固地立在太平梁上。而在攒尖顶建筑中,雷公柱往往直接悬挂在宝顶之下,仅通过若干戕来支撑。值得一提的是,雷公柱下方的柱头常常设计成垂莲状,不仅美观大方,还具有一定的装饰作用。对于大型的攒尖顶建筑,为了减轻由戕的负荷,通常会在雷公柱下方增设太平梁。
位于山墙之内,且从山墙直通至屋脊的柱子,被称为“山柱”。
在建筑结构中,山柱是位于山墙之内,从山墙直通至屋脊的柱子。而童柱,作为一种特殊的短柱,其下部并不直接落地,而是巧妙地立在梁、枋之上。尽管其下端并未触及地面,但童柱的上端却发挥着与檐柱、金柱等相同的支撑作用。
在建筑学中,角柱是位于山墙两端,即建筑转角处的柱子,其作用至关重要。而童柱,则以其独特的构造和位置,在建筑结构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尽管其下端并未触及地面,但童柱的上端却与檐柱、金柱等共同承担着建筑的重量。
在建筑学中,角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位于山墙两端,即建筑的转角处,为建筑提供了稳固的支撑。而瓜柱,则是一种独特的短柱,它被置于两层梁架之间或梁凛之间,因其短小的形体而得名,在宋代时甚至被戏称为“侏儒柱”或“蜀柱”。尽管其名称中带有戏谑成分,但瓜柱在建筑结构中的作用却不容忽视。
在建筑学中,瓜柱是一种特殊的短柱,通常置于两层梁架或梁凛之间。其中,“金瓜柱”是瓜柱的一种特殊类型,特指位于金凛下方的这类短柱。尽管其名称中带有“金”字,但这并非指其材质或价值,而是源自其特定的位置和功能。
在建筑学的领域里,金瓜柱作为瓜柱的一种特殊类型,位于金凛下方,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而“脊瓜柱”,同样作为瓜柱的一种,则是坐落于脊檩之下,承担着特定的结构职责。
在建筑学中,除了金瓜柱,还有另一种重要的瓜柱类型——脊瓜柱。这种瓜柱坐落于脊檩之下,同样扮演着不可或缺的结构角色。值得一提的是,“蜀柱”这一名称,在宋式建筑中常被用来指代瓜柱,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这一建筑构件的认识。
位于金凛之下的瓜形构件,在建筑学中有着特定的名称——蜀柱。这一构件不仅在建筑结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此外,在带廊子的建筑中,廊子两端的游廊与主体建筑相连,其间的廊柱被称为“连廊柱”,这也是一种独特的建筑元素。
在建筑学中,廊子两端的游廊与主体建筑相连的廊柱,被称为“连廊柱”,这是一种别具一格的建筑元素。同时,宋代时这种廊柱又被称作“副廊柱”,其名称中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廊柱,作为支撑廊檐的重要构件,广泛存在于各种建筑中,无论是单独的游廊,还是房屋周围的回廊,甚至是前后廊子的柱子,都属于其范畴。在古代中国,无论是皇家宫殿还是普通民居,都常常在主体建筑外围精心设计回廊或前后走廊,而这些廊子上的屋檐正是由廊柱巧妙支撑。
在古代建筑中,特别是那些规模宏大的建筑,如皇家宫殿或庙宇,常常可以看到一种从地面直通到屋顶的柱子,这种柱子被称为“通柱”。它不仅是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承载着传递力学荷载的重要功能。其设计之精巧,施工之严谨,都体现了古代建筑师们的卓越智慧和精湛技艺。
在古代建筑中,通柱是那些从地面直通到屋顶的柱子,对于建筑的结构和力学荷载传递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建筑物明间左右的檐柱,则被称为“平柱”。在宋式建筑中,平柱以其独特的地位成为檐柱中最短的立柱,其设计同样彰显了古代建筑师们的非凡智慧和精湛工艺。
在古代建筑中,檐柱的设计颇具匠心。其中,“斗接柱”这一特殊的构造方式尤为引人注目。它并非由一根完整的木料制成,而是巧妙地由二段或更多段的木材在接头处通过暗榫相连结,从而形成一根长柱。这种设计方法在需要较长木料而难以获得现成一根长木料的情况下显得尤为实用。
在古代建筑的檐柱设计中,“斗接柱”以其独特的构造方式吸引了众多目光。这种柱子并非由一根完整的木料打造,而是通过巧妙的暗榫连接,将二段或更多段的木材相连结,从而形成一根长柱。这样的设计在难以获得现成一根长木料的情况下显得尤为实用。
而“抹角柱”则是一种别具匠心的柱子形式。所谓“抹角”,即指将柱子的棱角进行巧妙处理。抹角柱便是将一根方形柱子的四角进行切削,使其既不同于传统的方柱,也不同于圆柱,展现出别样的变化与美感。这种柱子在明清时期的建筑中尤为常见,为古建筑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韵味。
梭柱,顾名思义,是一种两端细、中间粗的柱子,其形状酷似织布用的梭子。这种柱式历史悠久,但在宋代之后便逐渐罕见。宋代《营造法式》一书中,对梭柱的制作工艺有着详尽的记载。通常,梭柱可划分为上、中、下三段,其中间段保持较为直立的形态,而上、下两端则进行梭杀处理,即通过削减使其逐渐变窄。若仅对上段进行梭杀,则称为“上梭柱”;若上下两段均进行此处理,则命名为“上下梭”。
包镶柱,一种独特的柱子构造,其特点在于中间采用一根较粗大的木料作为主心柱,而四周则巧妙地包镶上数块较小的木料。这种设计并非随意为之,而是由于大木料相对稀缺,人们巧妙地运用小木料与较大木料相结合,形成了这种别具一格的柱子。在清代,这种柱子形式尤为常见,广泛应用于各类大型建筑之中。
梅花柱,其设计独具匠心,通过将一根方柱的四个角落巧妙地内缩成两个梅花瓣的形状,从而形成了这种别致的柱子。然而,有趣的是,这种柱子的截面形状更类似于一朵海棠花,因此在清代时,人们又称之为“海棠瓣”。
亦被称为“梅花柱”,因其柱子四角内收的设计而得名。这种柱子形式在明清时期被广泛采用,其独特的设计风格为那个时代的建筑增添了别样的韵味。
将普通的圆形柱子进行巧妙改造,使其外表面呈现出多瓣的瓜纹路,这样的柱子被命名为“瓜楞柱”。这种设计不仅丰富了圆柱的形态,更增添了其独特的美感,成为了建筑中的一大亮点。
瓜楞柱以其独特的瓜纹路设计为特色,为建筑带来了别样的美感。而雕龙柱,则是在柱子上雕琢出蟠龙形象,其中以浮雕手法最为常见,使得蟠龙的形象更为突出。而高浮雕技术更是将龙柱的雕刻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度,使得龙纹呈现出更为立体的效果,生动而逼真。在台湾鹿港龙山寺五门殿前的天翻地覆龙柱,便是高浮雕技术的杰作,其上的龙形栩栩如生,雕刻技艺令人叹为观止。
雕龙柱与减柱造
在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中,雕龙柱以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生动的龙纹形象,为建筑增添了威严与美感。而减柱造,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构造方式,在金、元时期被广泛采用,旨在通过巧妙地减少部分柱子,从而在不损害建筑稳定性的前提下,最大化地增加室内的使用空间。这种手法在辽代中叶以后开始兴起,并在明清时期逐渐减少使用。
减柱造
在金、元时期,一种别具匠心的建筑构造方式——减柱造,被广泛运用。这种手法巧妙地减少了部分柱子,不仅未损及建筑的稳固性,反而极大地拓展了室内的空间利用率。自辽代中叶起,此法逐渐崭露头角,至明清时期,其使用虽有所减少,但依旧是建筑艺术中的一大亮点。
卓索图盟
昔日的卓索图盟,涵盖了喀喇沁三旗、土默特二旗,以及锡勒图库伦札萨克和喀尔喀闲散多罗贝勒(亦称唐古特喀尔喀旗)等部。这个盟旗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多样的民族构成和丰富的历史背景。其地理范围横跨了今辽宁省西部、河北省东北部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囊括了阜新、北票、朝阳、喀左、凌源、建昌等多个市县,以及内蒙古的赤峰喀喇沁旗、宁城和通辽市库伦旗等地。
在清朝初年,朝廷为了加强对蒙古民族的管控并与之结盟,将蒙古地区划分为6盟49旗。除了满洲八旗外,其他各旗均由蒙古札萨克掌管。卓索图盟的盟长由皇帝亲自任命,兼任土默特王的他,其家府位于黑城子,盟址则设在了朝阳。
据1931年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载,“卓索图盟”不仅是内蒙古东四盟之一,还是唐奚主避暑宫的所在地,清政府在此筑建了避暑山庄。后来,这里又建立了朝阳和承德两府,盟地也因此得名“卓索图”,位于土默特右翼境内。此外,土默特、喀喇沁部及喀木喀旗还曾在此地举行过会盟。
1935年编纂、1981年重版的《辞海》中进一步阐述了卓索图盟的历史地位和组成。它隶属于内蒙古六盟之一,领辖喀喇沁、土默特两部,共六旗,并附有喀尔多罗贝勒的牧地。该盟会在土默特右翼境内的卓索图地方举行会盟,因此得名。全盟紧邻长城辽宁省之柳条边外,地域东起朝阳、丰宁、凌源、滦平,直至承德。
经多方考证,“卓索图盟”之名源于蒙古语“召苏勒图”,意为驿站。朝阳境内曾设有军事、政事交通驿站,因此得名。此外,该地区长期为少数民族,特别是蒙古民族的喀喇沁部和土默特部等部族所占据,他们在此繁衍、生息。由于蒙古民族过着游牧生活,经常迁徙,他们停歇或留守的地方被称为“召苏勒图”,后谐音演变为今名。清初建盟时,便以地名命名。该名称一直沿用至1947年,后因内蒙古自治区成立而并入昭乌达盟。
在历史长河中,卓索图盟经历了多次变迁。明崇祯十二年(清崇德四年,1639年),喀喇沁左、右翼、土默特左翼三旗在卓索图地方会盟,由此形成了卓索图盟的雏形。清顺治五年(1648年),土默特右翼旗的建立进一步壮大了卓索图盟的实力。至清康熙三年(1664年),巴勒布水图喀尔喀左翼的加入,使卓索图盟的版图进一步扩大。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喀喇沁右翼旗的一部分被析出,建立了喀喇沁中旗,卓索图盟至此变为2部5旗的格局。
民国时期,卓索图盟先后隶属于热河特别行政区和热河省。然而,1933年日军侵占热河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后,盟旗制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省领旗制度,卓索图盟因此不复存在。
在随后的几年里,卓索图盟所属的各旗县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的调整。至1940年,朝阳县被复改为土默特右旗,并建立了土默特中旗。建昌县和喀喇沁左旗合并为喀喇沁左翼旗,建平县并入喀喇沁旗。期间,土默特左翼旗和阜新县曾同隶锦州省,实行蒙汉分治。同年,阜新县被撤销,由土默特左旗统管全县。
解放战争期间,朝阳和阜新蒙古族聚居地区的旗县相继建立了人民政权,部分旗县进行了新的划建和改称,增设了新县。这些地区最初由中共热东地委领导,后改由冀热辽十八行政专员公署领导。至1948年3月,北票、阜新、义县联合县政府成立,归辽西省管辖。然而,在1949年,朝阳地区旗县的管辖范围又有所调整,北、阜、义联合县被撤销。同年,冀热辽十八专员公署也被撤销,旗县统一归热河省管辖。
此外,喀喇沁左翼旗也在1946年8月建立了人民政权——旗政府,设在公营子,并下辖11个区,成为蒙古族行政机构。该旗在1947年12月结束了蒙汉分治的历史。在1949年7月,叶柏寿县(原建平县,1947年7月改为叶柏寿县)被撤销,其所辖的半拉烧锅、甘招、羊角沟3个区划归喀喇沁左翼旗。同年,旗政府从公营子迁至大城子。
在阜新和彰武地区,人民政权也在1945年9月建立,即阜新县政府。随后,在1946年3月,该县与土默特左旗联合,成立了联合政府,并在彰武设立了苏鲁克旗政府。同年4月,阜新和彰武二县又进行了合并,组建了阜彰土苏联合政府,隶属于辽北省。至1948年3月阜新地区解放后,北、阜、义县土中左旗联合政府在北票、阜新、义县交界地区成立,仍属于辽北省。然而,在1949年5月,该联合政府被撤销,恢复了原建制。同年8月,实行了旗县分治,同归辽西省领导。随后,在1954年,辽东、辽西二省合并为辽宁省,阜新县随之归属于辽宁省。最终,在1957年10月18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58次会议批准了辽宁省人民委员会关于撤销阜新县、设置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报告。于是,在1958年4月7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正式成立。
锡埒图库伦扎萨克达喇嘛旗,这一名称源于蒙古语,意为“庭院”。在1633年,西藏高僧阿兴希日巴传教至此时,划定了疆界,并以其领地命名为曼殊希礼库伦。清顺治三年(1646年),该地正式建立锡埒图库伦札萨克达喇嘛旗,隶属于卓索图盟,成为了漠南蒙古地区唯一实行政教合一体制的旗县,这一制度历经近300年。然而,在1931年政教分治后,锡埒图库伦扎萨克达喇嘛旗更名为库伦旗。随后,在1946年4月至1949年9月间,该旗先后隶属于辽西省、辽吉省、辽北省哲里木盟。1949年10月后,库伦旗正式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管辖。在随后的历史变迁中,该旗的行政归属多次调整,包括在1969年7月至1979年7月间随同哲里木盟划归吉林省,以及在1979年7月后重新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最终,在1999年1月,哲里木盟撤盟设市,库伦旗随之隶属于通辽市管辖。
再来看喀喇沁右旗,其在1945年解放后的区域涵盖了现在的喀喇沁旗全境、建平县全境以及承德县的五家、七家一带。然而,在1947年秋,老哈河以东地区建立了喀东旗,即今建平县地区,这导致喀喇沁右旗的区域有所调整。此外,在1945年11月1日至13日召开的热河省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关于蒙旗问题的决议案,决定成立民主的属人的旗政府,并废除了世袭的封建王公制度。根据这一决议案,在喀喇沁右旗的区域内,除了原有的政府外,还设立了建西县和建平县两个县政府。尽管在1947年11月1日热河省政府发出通令成立喀右旗建西县联合政府,但这一举措并未立即改变旗县并存的局面。直至1948年五、六月间,随着旗县联合政府的正式组成,才结束了这一旗县并存的特殊时期。此后,喀喇沁右旗在1949年更名为喀喇沁旗,并在1956年撤销热河省建制后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然而,在1969至1979年间,该旗又曾短暂划归辽宁省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