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基础,其质量状况直接决定着粮食生产能力,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确保可持续发展,我国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推进严守耕地红线、提升耕地质量、保护耕地生态“三位一体”的耕地质量提升策略。
日前,由中国农业大学主办的息县乡村振兴学术交流会在河南省息县召开。大会围绕“耕地保护与乡村振兴”这一主题,探讨耕地的可持续利用与乡村振兴的新模式。信阳农林学院刘合满教授在会上作“保护性耕作在息县的实践”的主题报告。
刘合满教授在会上作主题报告
息县位于大别山革命老区的核心区和淮河流域的上游,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土壤结构优越,在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和淮河流域生态健康方面理应发挥示范性作用。
刘合满表示,以中国农业大学与息县人民政府合作共建“淮河乡村振兴研究院”为契机,在息县开展保护性农业的实践,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殷殷嘱托,以及《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等部署要求的具体体现。
刘合满介绍,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升农业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是时代赋予农业科研工作者的职责。保护性农业以土壤连续的最小机械扰动、长期的生物覆盖和作物品种多样化为基本特征,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保护性耕作是保护性农业的主要技术路径,发展保护性农业的主要背景,一是农作物秸秆的不合理利用可能成为农业生产的负债;二是大型农机的连续多次耕作扰动,对土壤的压实和结构的破坏,导致土壤侵蚀和综合质量下降;三是农业机械投入的增加,使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下降,加剧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四是农业劳动者结构的改变。这些因素驱动着农业生产必须向轻、简化方向发展,保护性耕作可以实现机械一次进地完成施肥和播种,大大降低农业的投入,并增强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
刘合满指出,在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李保国教授的指导下,与淮河乡村振兴研究院、息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合作,将保护性耕作为核心的“梨树模式”应用在息县,构建了水稻-小麦,玉米-小麦轮作体系小麦免耕播种的试验示范基地,打造淮河流域保护性耕作农业模式。将传统农业耕作中的撒肥、灭茬、旋耕、耙平、播种等环节,缩减为播种施肥一次完成,取得良好的收益。实践表明,保护性耕作有效降低土壤温度变幅、促进作物根系发育、提高作物生命力、并显著提高作物产量。2023年的研究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使小麦产量较传统耕作提高20%以上,减少农业耕作投入100元左右,已实现每亩“双百”的目标。
刘合满介绍,当地粮食种植户对于保护性耕作从“不看好、不认可”到保护性耕作观摩会上的“真是好”的转变,当地有种粮大户表示也要采用保护性耕作,说明这种经济、生态的模式正在被大家认可和采用。保护性耕作对于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助力“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刘合满表示,下一步,将在前期实践结果的基础上,持续开展淮河流域保护性农业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并对保护性耕作改土提效的效果和关键机制进行系统研究,强化关键技术的集成和推广,促进淮河流域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