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65光源在CIE规定的D系列标准光源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被视作首选照明体。它所代表的是相关色温为6500K的平均昼光。这一独特的色温数据是经过长期且细致的测量过程得来的,具体而言,是在一年之中,无论春夏秋冬,一天之内,无论清晨还是傍晚,对阴天时北半球北窗的昼光进行持续测量,并最终取其平均值确定的。其在众多行业标准中都扮演着关键角色,像在ISO105-A0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通则》以及ASTMD1729《不透明材料目视评价的标准方法》等标准里,D65光源都是必不可少的标准光源要素。

然而,D65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与特殊性。直至目前,科技水平仍无法制造出一种能够完全精准复制其光谱功率分布的人工光源。在实际应用的模拟过程中,多数标准灯箱采用了一种较为常见的方式,即利用2只高显色性荧光灯来尽可能地模拟D65光源的效果。而GretagMacbethSPLⅢ型标准灯箱则独辟蹊径,运用先进的钨丝滤镜技术,通过2只卤钨灯来实现对D65光源的模拟呈现。

D65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曲线解析

标准照明体D作为一个整体,其涵盖了多种不同时相的日光相对光谱功率分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典型日光或者重组日光。与其他标准照明体相比,它与实际日光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的相似度更高。特别是相较于标准照明体BC,标准照明体D的色品坐标在反映实际日光情况方面表现得更为出色。也正因如此,CIE才会优先推荐在众多场景中使用标准照明体D。在标准照明体D的家族中,又包含了D50D55D65D75等多个成员。通过对它们的光谱功率分布曲线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发现,D50D55D65这三者之间的光谱功率分布曲线呈现出较高的相似性,而标准照明体ABCD65相对比,其相对光谱功率分布曲线则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

D65光源的技术要求详述

(一)色温要求

在实际的对色应用场景中,D65标准光源的色温必须严格达到指定的标准范围。一般情况下,其允许的正负偏差不能高于500K。不过,在一些对色彩精准度要求极高的企业中,这一标准被进一步收紧,要求对色用的标准光源色温范围正负必须控制在200K以内。以常见的D65光源灯管为例,其色温就需要精准地保证在6300-6700K这一相对狭窄的范围之内。一旦色温无法满足这一严格要求,该光源就失去了作为对色光源的基本资格,因为色温的偏差会直接导致对物体颜色判断的失误。

(二)显色性要求

显色性是衡量光源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主要反映的是光源还原物体真实颜色的能力。不同的光源在显色性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对色工作中,如果使用显色性不足的光源环境,那么最终得到的测色结果将会产生极大的偏差,无法准确反映物体的真实颜色。通常而言,为了确保对色的准确性,对色用的D65光源灯管要求其显色指数必须达到90以上。只有这样,在观察和评估物体颜色时,才能最大程度地接近物体在自然、理想光线下的真实色彩状态。

(三)照度要求

照度这一概念与我们对物体颜色的观察效果有着紧密的联系。简单来说,如果环境中没有足够的光线,或者光线过于昏暗,我们就很难清晰、准确地观察到物体的颜色。而这里所提到的光线的明与暗,在专业领域中是通过光源照度来进行量化表示的。由于对色灯箱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其体积大小往往存在差异,并且光源照射到样品的距离也不尽相同,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导致了不同对色灯箱内配置的D65光源灯管的发光亮度会有所区别。但无论如何,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在样品表面保持基本一致的照度水平。因为一旦光源照度不达标,那么在检测过程中所观察到的颜色就会出现失真现象,从而影响对颜色的准确判断和评估。

(四)均匀性要求

对色灯箱内部光源的均匀性对于颜色评估的准确性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如果灯箱内的光源分布不均匀,那么在其照射下的物体所呈现出的色彩就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偏差。为了最大程度地保证对色结果的精准性,对色灯箱中的D65光源灯管在发光时,必须要保证其发光状态安全、稳定。而且,光线要能够均匀、柔和地照射在被照物体的表面上,避免因光线的不均匀分布而导致局部颜色判断失误,从而确保整个物体颜色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D50光源的特性与应用领域

D50光源同样属于标准照明体D系列中的重要成员,其色温大约为5000K。这种色温条件与我们在白天阳光下所感受到的光线情况较为相近,正因为如此,它在世界印刷业中被广泛认可并确立为标准色温(ICC标准)。在印刷或前置出版等领域,D50光源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光源环境下,虽然整体色彩呈现相对较为正常,但在观察某些特定颜色变化时,例如黄墨的细微变化,就会显得不够敏锐,不太容易被发现。

D65D50光源的差异对比

(一)色温差异

D65D50光源之间最为直观和显著的区别就在于它们的色温不同。D65光源的色温为6500K,这样的色温使得其灯光呈现出偏蓝的色调,并且与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普通日光灯的颜色较为接近。而D50光源的色温为5000K,其灯光颜色则稍微偏红一些。这种色温上的差异直接导致了它们在照射物体时,物体所呈现出的色彩效果会有所不同。

(二)应用差异

在国际范围内,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对于这两种光源有着不同的应用倾向。一般来说,D50通常被作为标准观测条件在许多国际标准和行业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在中国的实际情况中,D65仍然是大量使用的标准色温之一,尤其是在一些对色彩要求较为严格的行业,如纺织、电子等领域,D65光源凭借其自身的特性和在国内长期形成的应用习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多光源标准光源箱这一常用的色彩评估工具中,通常除了必须包含的D65标准光源外,还会配备诸如TL84CWFUVFAU30HOR等多种不同类型的光源。这些不同光源相互配合,能够具备测试同色异谱效应的强大功能,从而为色彩评估工作提供更为全面、精准和深入的条件支持,帮助专业人员更准确地判断和分析物体在不同光源下的颜色表现,确保产品颜色在各种实际使用场景中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通过对D65D50光源的全面深入了解,包括它们各自的特性、光谱功率分布、技术要求以及应用领域和相互之间的差异等方面,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能够在色彩管理与评估工作中更加精准地选择合适的光源,从而有效提升色彩控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产品的色彩质量提供坚实的保障,无论是在产品的设计研发阶段,还是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监控环节,乃至最终产品交付到消费者手中的色彩呈现效果,都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和优化。

举报/反馈

色差仪科普

13获赞 1粉丝
色差仪科普小知识,让你了解更多仪器信息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