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是首都的职责,也是民心所向;城市更新关乎首都发展,也与市民美好生活息息相关。作为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北京努力探索富有中国特色、符合北京情况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城市更新之路,实施了一批特色鲜明、成效突出的优秀案例。随着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不断完善,社会参与日益广泛,机制创新不断涌现,名城保护的全新局面正逐步展开。
为重点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首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丰硕成果和重要成就,由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办公室指导、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支持,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组织编制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优秀案例汇编集(2013年-2022年)》。本栏目精选其中部分案例,旨在推广践行名城保护理念的优秀更新实践。
案例名称:三里河绿化景观提升
案例类型:实施项目类
参与单位:北京天街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创新景观园林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政路桥管理养护集团有限公司
实施时间: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
打开老北京地图,在前门大街鲜鱼口东侧,会发现有几条胡同并不是横平竖直的,有明显的扇形布局。那是因为历史上曾经有一条河从这里蜿蜒流淌而过,百姓们逐水而居,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独特的胡同肌理。这条河就是三里河。
随着非首都功能的疏解整治,对前门东区进行整体规划保护。这条充满南城记忆的,穿过街巷宅院的生态古河,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中。
01
前世今生
重现三里河
北京历史上有两条三里河,都曾是京城的泄水河道,一条在阜成门外,因地处京城西部,俗称西三里河;一条在正阳门外,俗称前门三里河或崇文三里河。前门外三里河在元代叫文明河,位于大都城丽正门与文明门之间。
关于前门三里河,《明史》上的记载是:“正统间修城壕,恐雨水多溢,乃穿正阳桥东南洼下地,开壕口以泄之,始有三里河名。”三里河的开挖,使汛期暴涨的护城河水得以及时排泄,利于城池的安全。
三里河修通以后,由于正阳、崇文两座城门外的商业和居民区不断扩大、发展,到了正德、嘉靖年间,三里河西侧已成了京城最繁华的商业区,出现了猪(珠)市口、鲜鱼巷、粮食街、煤市等集市。此后三里河东侧也成了人烟稠密的居民区。
明代中叶以后,三里河水道日益淤塞。到了清代初期,三里河大部分河道被夷为平地,附近居民便沿河道故址建房,逐渐形成多条街巷,其名称多与三里河有关。清末时,三里河南段尚遗存部分狭窄的河道,“龙须沟”便是三里河的一段河道。到了宣统年间,金鱼池以北三里河的水便已干涸。在20世纪50年代的治理中,三里河改为地下暗渠,消失在大众视野中。
《乾隆图》前门三里河地区道路分析图
前门东区作为老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现存大量的历史遗迹、遗存,以及完整的传统城市街巷、街区。体现着北京南城特有的传统民居文化、商业文化和市井文化。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 年—2035 年)》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贯通历史现状未来,统筹人口资源环境,让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永续利用,同现代化城市建设交相辉映。大力实施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重点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有效治理“大城市病”,不断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人居环境质量、人民生活品质。”在北京市老城范围内,以各类重点文物、文化设施、重要历史场所为带动点,以街道、水系、绿地为纽带,以历史文化街区等成片资源为依托,打造文化魅力场所、文化精品线路、文化精华地区相结合的文化景观网络系统,使老城成为保有古都风貌、弘扬传统文化、具有一流文明风尚的文化休闲地区。
2016年8月,北京市把恢复古三里河作为前门东区整体提升的核心工程。以三里河水系景观修复为依托,突出历史、人文、生态、艺术的特点,增加绿色空间,改善前门地区生态环境,再现老北京历史风貌。2017年,三里河水系正式恢复亮相,作为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批复后北京老城内第一条恢复的水系,为老城水系的恢复作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前门三里河水系重现
02
城市设计引领城市复兴
三里河绿化景观工程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前门东路以东。北起鲜鱼口街,经过中芦草园,向东南至正义路南延西侧。占地面积9686平方米。恢复古三里河河道长600米,河道宽度宽4-14米,水深0.4-1.2米。流经长巷头条、长巷二条、长巷五条、得丰东巷,南芦草园胡同、得丰西巷、青云胡同、中芦草园胡同、北芦草园胡同等九条胡同。本项目以恢复古三里河水系为契机,修建绿色廊道,修复地区生态。新增绿化面积:5556平方米;水域面积:3741平方米。同时对流域内的市政基础设施、文化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进行提升修补,改善老百姓的居住生活环境。打造和谐宜居、绿色生态、富有活力、具有北京南城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新面貌。
城市修补:尊重城市、以人为本
古三里河对前门地区肌理格局影响重大,决定了草厂和长巷胡同的走向,形成了北京极少见的有规律的扇形街巷,使前门区域成为北京斜街最多、最复杂的地方。设计中提出城市修补的理念,不仅对地区原有肌理进行最大限度的保护,又不断突破寻找有机更新的方式,实现恢复性修建。
针对前门地区特有的地区肌理,保持街巷尺度与形态,项目采用城市织补的方式,在不同的片区进行自我更新而又不失整体,使得城市更新过程变得像一个生命体进行新陈代谢的过程,保留原有胡同规制和道路肌理,提升城市生活环境。将原有四合院建筑与自然环境巧妙结合,让老建筑换发新生机,将新与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城市发展。
河道景观
生态修复:尊重自然、和谐共生
前门三里河规划注重恢复河床自然形态,依据四合院落的平面走向,避免新建设性破坏,保留了原先大杂院、四合院里的香椿、国槐、榆树、旱柳等老树38棵,还种植了数百棵苗木以及上万平米的地种植被、花卉和水生植物等,并运用雨洪调蓄系统构建绿色生态环境。
在水系统设计中,遵循海绵城市理念,结合北方城市雨水少、降雨季节性不均衡的气候特点,充分利用有限的雨水资源,最大限度的蓄滞、利用雨洪。在有限的空间内,采用双层河道等手段,设置1500立方米地下蓄水空间。根据北京市降水稀少、雨水季节性分布不均匀等气候特点,可保证汛期雨水域内消纳、蓄滞,并有效补充旱季河道补水需求。
此外,三里河河道还成为北京老城城市重要的通风廊道,加强城市空气的流动性、缓解热岛效应和改善人体舒适度,为城市引入新鲜湿润空气。
前门三里河水处理间及蓄水池剖面图
文脉传承:尊重历史、古今融合
几百年来前门地区汇集了数不胜数的富商巨贾、梨园名伶、进士举人、以及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的万千百姓。他们临河而居,逐渐形成了老北京南城繁荣的会馆文化、商贾文化、梨园文化、民居文化等。
通过前期的调查和研究,将三里河的设计主题定位于打造“充满南城记忆的穿过街巷宅院的生态古河道”。以老北京南城前门地区历史文化特色为基调,着重处理河道与周边城市人居环境相融合的问题。恢复前门三里河古河道,修旧如旧,打造贴近自然的生态水系。借以达到修复地区生态环境、修补老北京城市功能的最终目的。
北京前门三里河经过改造,脏乱差的胡同已经消失,蜿蜒的景观长廊,点缀多处亭台水榭, 顺着河岸有长巷二条、三条、四条、五条等胡同。汇集了泾县、南昌、江右、丰城等诸多会馆。由于有很多文物与原有河道重叠,规划在保证水系的前提下进行了避让。如河道上后来盖起了长春别墅、丰城会馆等历史文物,考虑到这些因素,规划水系时,水系在原有河道上拐了个弯,以避让有价值的院落与建筑。在遵循原有历史格局的同时,还引进了新的业态。如临汾会馆活化利用为前门会馆博物馆、河边传统小屋改造为休闲水吧和春风习习书店等。
前门三里河文物避让水系分布图
凉亭实景
03
滨水而居的百姓新生
经过一番疏解整治,三里河周边的百姓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的大杂院拥挤不堪,私搭乱建严重,满天横飞的电线,胡同里乱堆乱放着各种杂物。建设者们不但重新铺设了地下市政管网,也对保留居民的房屋进行了最大程度的修缮。现如今,这里河水清澈、鸟语花香,一派安静祥和的幸福生活图景。
河道景观亲水驳岸
河道曲折蜿蜒,荷花池、碾子、石桥、水榭不时跃入眼帘,两岸古树焕发重重新绿,河岸两侧一片花团锦簇的美景,在树荫的掩映下,脚下则是石板路和木栈道交错,古色古香的胡同和原汁原味的四合院依着水系的走势迤逦而来……前门三里河,这片有着浓郁老北京胡同风情的地域成为了大前门的延伸区,“胡同游”已具规模,展现着独特的文化价值与城市魅力。
内容来源:《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优秀案例汇编集(2013年-2022年)》、北京规划自然资源、中国城市规划、人类居住
本内容由北京印迹整理制作,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