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记者 陈黎明
“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中华文明是整个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古代文明的研究缺少中国部分,因此良渚文化的研究意义重大,其发掘研究一定能够推动人们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的认识。”在第二届“良渚论坛”,面对媒体,赵辉坚定地说道。
第二届“良渚论坛”期间,北京大学一级教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赵辉,先后参加了主论坛、“文明之光”中外考古学家对话等活动,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考古界同行,共话良渚考古研究新发现、新成果。
赵辉长期从事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田野考古的教学和研究。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1-4期”首席专家,赵辉对良渚遗址进行了持续而深入的研究。
“所谓探源,即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更具体的说是探寻中国最早的国家形态。”赵辉说,人类社会从蒙昧到文明,标志就是古代国家的产生。“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先后在几个重要的、距今3500—5500年都邑性遗址开展大规模考古调查和发掘,其中就包括良渚遗址。
“在论证中国古代国家发展的时候,我们主要采用了良渚文化的资料。”赵辉说,良渚遗址群不仅拥有规模超大的古城、水利系统,背后还有一个强有力的社会权力、精密的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层,以及绝对统一的精神信仰。“种种这些都很符合政治学意义上‘国家’的定义,因此我们把中华文明的起源时间提前到了公元前3000年,也就是距今5000年。”
赵辉表示,研究成果显示,良渚文化是以良渚古城为引领,对整个良渚文化进行了某种程度的整合,进而形成了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的地域性国家。
“我们在做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的时候,良渚文化和良渚古城的考古提供了最为丰富完整的资料。因此在这里我要特别向几代良渚考古人表示崇高的敬意。”赵辉深情地说。
近年来,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项目支持下,良渚遗址的发掘与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进一步揭开了良渚都邑产生与发展的生动历程,揭示了5000多年前良渚先民的治水智慧,也摸清了良渚遗址核心区现存遗址点的家底。
良渚文化的新故事还在继续发生。赵辉说,近年来的研究,将良渚文化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对良渚古城水利系统的完整描述等,都是良渚申遗文本中没有的新内容。“长江下游区域崧泽文化到良渚文化的文明演化进程,展示着我们的叙事比五年前良渚申遗时大大突破,良渚的故事也更加丰富和生动。”
谈起“良渚论坛”和“文明之光”中外考古学家对话活动,赵辉表示,“良渚论坛”对推动中外考古学家加强交流、促进良渚文化的传播,能起到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他重点关注不同文明的比较研究,和来自世界各国的同行一道,探讨不同文明的特点和共同之处,以及东西方文明的历史走向差异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