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影视作品中,我们能看到很多种类的冷兵器,其中不乏一些奇形怪状的“东西”。有些武器的设计很容易让人感到疑惑,就比如大刀刀背上的铁环。
理论上,大刀作为战场上的杀伐之器,其轻便性应是首要考虑。那么,在刀背上设置数个铁环,其用意何在?这些铁环究竟有何功能?
在查阅古籍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在明清时期以前,刀柄上套环的做法并不存在。这种带环的刀与传统的环首刀有所区别,其历史可能并不悠久。相较之下,军队中使用的标准环首刀自西汉时期便已存在。
因此,若要探寻铁环刀的起源,似乎无法仅从古籍中找到线索。
古籍中未见提及铁环刀的存在,古代军队的装备记录中也未出现此类刀剑。
理应而言,若此刀确实优于普通刀具,其在最先应用的地方应是军中。然而,军队中并无相关使用记录。
因此,可以基本确定,这种后面带有套环的刀,其历史并不悠久。
现存的最早铁环刀,即清朝时期的铁环刀,其中大部分存世的替换刀并未开刃,实际上并不算作真正的神兵利器,充其量只能算作是表演用的道具。
因此,史学家普遍认为,这把刀实际上只是民间艺人用于杂耍表演的工具,并非战场上的实战武器。
真正能让铁环刀发挥其作用的,并非那些精通刀法的武术高手,而是那些在家中挥笔创作的文人。
明清时期的小说堪称独步一时,堪与唐朝诗歌、宋朝词赋、元朝曲艺相媲美。
铁环大刀正是凭借这些小说的描绘,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线。
最出名的铁环大刀当属“白眉大侠”徐良的那柄金丝大环刀,这刀乃是锻造大师赫连坡锻造,削铁如泥,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刀背上的一个大铁环。
徐良得到这刀之后爱不释手,天天苦练刀法,终成一代大侠。而这位“白眉大侠”出自清朝末年的小说《小五义续小五义》。
这是一本《三侠五义》的续集,这位徐良其实是穿山鼠徐庆的儿子。由此可见,至少在清朝末年的时候,这铁环刀就已经在“诸位大侠”的手里了。
这铁环刀的发明者身份至今未明,学者们普遍认为,该刀的创制者可能是一位民间杂耍艺人。
为何史学家们会有这样的看法呢?难道仅仅因为无法确定发明者,就可以随意草率地处理这个问题吗?
首先,首要理由是之前提到的传世铁环刀,这些铁环刀均未开刃,由此可以证明它们并非用于砍杀。
既然这刀并非为砍伐而设,那么它还能派何用场呢?难道仅仅是为了摆在家中作为观赏之用吗?
刀,从其本质而言,是用于杀伐的工具。即便不以杀人为目的,即使是用来宰杀牲畜的刀,也必须是锋利的。即便仅仅用于砍伐木材,这把刀也不应钝拙。
这刀的功能主要局限于一种场合,即需要挥舞而不用于杀戮的情况,比如在表演中。
第二个理由与铁环的功能紧密相连。当铁环被安装到刀上后,最显著的影响是声音变得更加响亮。
铁环与刀身均为金属制成,刀身一旦动作,铁环便会发出清脆的叮当声,即便不希望其作响,也无法避免。
这种声音在实战中实际作用不大,甚至可能因声音的清脆而提前暴露目标。
因此,刀上悬挂的铁环发出的声音,其目的在于吸引观众的注意。毕竟,杂技团的表演者们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吸引观众观看表演,以此获得收入。
在铁环刀问世之初,铁环的用途便与商贩的拨浪鼓相似,只需轻轻摇晃便能发出声音,让人立刻知晓其功能所在。
挥舞大刀时,金属间的清脆碰撞声增添了一份动感,令旁观的观众感受到了别样的趣味。
然而,这铁环刀真的不具备实战价值吗?假如铁环刀确实缺乏实战价值,那么为何在小说创作中,作者们会对这种刀如此情有独钟?
许多后来的大侠与恶人都竞相使用这把刀。实际上,这刀除了作为表演之用,在实战中也具备一些显著的优势。
首先,刀的威力得到了提升。刀身镶嵌了铁环,挥舞刀时,刀背上的铁环随之振动。
当铁环振动并击中人体时,刀身会产生微小的移动。这种微小的位移能够加剧伤口的深度,使刀伤更加严重,进而使得刀的杀伤力显著增强。
当然,这种情况在理想条件下可能发生,但在多数情况下,这种微小的动作对比赛的胜负影响微乎其微。
那么,提升大刀威力之外,还有哪些潜在优势呢?
常常劳作的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斧头在砍伐木柴时突然卡在了木头里,既无法分开木块,也难以将斧头取出。
遇到这种情况,往往需要付出很大努力,借助木头或斧子的重力来将其分开。然而,如果刀具卡住,多数情况下这种方法就不再适用。
在这种情况下,若刀背上恰好有一个可以利用的孔洞,那就再好不过了。这时,铁环的实用价值便显现出来。
若刀片嵌入肉中,可利用刀背上的铁环作为着力点,从而轻松将刀片取出。
此刀不仅具备实用性,摇动时还能发出尖锐的声响,用以分散敌人的注意力,让他们感到畏惧,或召唤邻近的援兵。总之,发出声响无疑能起到积极作用。
铁环刀自从在小说中亮相,便成了反派首领的标志性武器。每当山贼头目登场,手中必持一把带有环扣的刀。
但是否需要添加环,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刀上的铁环数量通常越多,表明这把刀的威力越大,同时也意味着使用这把刀的人技艺高超。
通常情况下是这样的,比如之前提到的徐良使用的金丝铁环大刀,这把刀的特点就是铁环数量众多,一共有十八个铁环。
这十八个铁环不仅是徐良武功高强的象征,也彰显了他在江湖中的尊崇地位。自古以来,无人敢言徐良不配驾驭这十八环刀。
他的金丝大环刀不仅锋利无匹,更象征着持刀者必定是光明磊落的人物。
只要这刀稍微一动,这十八个环必然叮当作响,这也就让这把刀不可能用在偷袭之类的事上。当初赫连坡锻造这刀时就说了,这刀必然是“有德之人”才能用。
他的十八个环并非寻常之物,而是由纯金精心打造而成。这些环的设计旨在为刀身增重,从而提升刀的威力。
若刀身过重是否会妨碍操作呢?看来侠士自有独到之法。至少在评书故事中,徐良使刀颇为得心应手,未曾提及刀重的问题。
此外,还有一个疑问,为何挥舞九环刀的人会急于逃逸?
那能用九环刀的人,无疑已是顶尖高手。寻常人在其面前,唯有避其锋芒,若不及时退避,便难免命丧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