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阳光洒在四川蒲江县甘溪镇,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竹叶的清香。距离成都仅90公里的明月村,却仿佛远离了都市的喧嚣,宁静而祥和。很难想象,这个如今被誉为“网红村”的世外桃源,曾经是一个贫困的代名词,村民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艰辛生活。2009年,明月村的人均年收入仅为4772元,村民们的生活可以用“温饱线挣扎”来形容。然而,十年后的今天,明月村已经实现了华丽的转身,人均年收入超过两万元,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成功范例。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场蜕变?这其中又蕴藏着怎样的智慧?
一、 破茧成蝶:芦山地震后的战略抉择
2013年,芦山地震给明月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意外地带来了转机。面对灾后重建,明月村并没有选择简单的房屋重建,而是高瞻远瞩,制定了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的战略规划。这是明月村命运转折的起点,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基石。政府不再仅仅关注“盖房子”,而是开始思考如何让村民们“富起来”。这不仅需要重建家园,更需要重建经济发展的框架。
规划的蓝图宏伟而细致:充分利用村庄原有的“茶山、竹海、明月窑”等资源禀赋,将187亩可建设用地按照功能分区,规划成多个特色区域,吸引投资者参与。这其中,政府的角色转变至关重要,它不再是简单的资金提供者,而是变成了乡村发展的“总设计师”和“项目经理”,负责统筹规划、招商引资、协调各方利益,为村庄的发展保驾护航。
二、 精耕细作:文创产业的“点石成金”
明月村的成功,离不开文创产业的精准定位和有效运作。“明月窑”——这口古老的邛窑,成为了明月村文创产业的起点。它并非仅仅是一个生产陶瓷的作坊,而是一个承载着历史文化和艺术气息的文化符号。通过对明月窑的修缮和活化利用,明月村打造了“明月国际陶艺村”,吸引了众多陶艺家和艺术家前来创作和驻留。
这并非简单的“招商引资”,而是对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创新利用。政府积极引进上海i20等公益组织,协助开展文化活动,提升村庄的文化内涵,并通过“3+2读书荟”等项目,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提升村民的素养。与此同时,政府积极支持返乡青年创业,鼓励他们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创意相结合,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
在明月村,随处可见的民宿,并非千篇一律的“酒店”,而是充满个性和艺术气息的“家”。这些民宿由当地村民或艺术家设计建造,不仅提供舒适的住宿,更能让人体验到当地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例如,由当地“民间建筑师”参与改造的“珍吾居”民宿,以及水立方中方设计师赵晓钧设计的“呆住|明月”精品酒店,都成为了明月村的标志性建筑。
三、 多方联动:乡村振兴的“生态系统”
明月村的成功,并非单一力量的结果,而是政府、企业、村民以及公益组织等多方力量共同努力的结果。明月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的成立,更是将这种多方联动机制推向了新的高度。合作社由村集体、村民和财政产业扶持资金共同出资,负责村庄的整体运营和管理,统一协调各种资源,解决村庄发展的资金问题和管理难题。
合作社不仅负责旅游产品的开发和销售,还积极为村民提供创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提升自身素质,参与到村庄的发展建设中来。政府部门则负责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支持,为村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种多方联动的机制,有效地整合了各种资源,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确保了村庄的可持续发展。
四、 借鉴与展望:乡村振兴的“明月模式”
明月村的成功,为中国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它证明了,只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并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乡村振兴并非遥不可及。然而,明月村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它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如何平衡传统与现代,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如何持续提升村民的收入等等。
明月村的未来发展方向,值得我们持续关注。它能否继续保持其发展势头,并为其他乡村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将决定其在乡村振兴史上的地位。明月村的成功,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奇迹,更是一个社会现象,它向我们展示了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明月村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为中国乡村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