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I数据库已更新至2024年11月的最新数据,全国共有25所高校的45个学科成功跻身ESI前1‱。
其中,中国科学院大学、吉林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本期各有3个学科新晋进入ESI前1‱,令人欣喜!
在这25所高校中,中国科学院大学拥有7个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在国内高校中位居首位。
然而,严格来说,国科大并非一所传统意义上的大学,而是中科院下属所有科研院所的联合体。
正是将这些科研院所的全部成果集中归于国科大名下,才造就了这样的成绩,这是传统大学难以企及的。
在传统高校中,清华大学有五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位列第二,但在高校中居于首位。
位列第三的是浙江大学,其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3个学科成功跻身ESI前1‱,top3高校的实力已然形成!
东南大学、上海交大、华中科大、天津大学、中国科大、哈尔滨工大、中国农大以及南京农大等八所高校,各自有两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从学科分布来看,工程学和材料学普遍是这些学校的优势领域,展现了国内高校的强大实力!
东南大学的计算机学科跻身ESI全球前1‱行列,彰显了其强大的学科实力。
在国内,只有清华大学、东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计算机学科达到了这一顶尖水平,而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在这一领域尚需加倍努力。
中国农业大学与南京农业大学的农业科学、动物与植物学领域跻身全球学科排名前万分之一。
这不仅展现了这类小众学科的独特优势,更突出两所高校的办学特色,充分彰显了我国在农业科研方面的先进水平。
看到这里,许多人可能会注意到,提到top2高校时,只提到了清华拥有5个万分之一的学科,那么北京大学究竟有多少个呢?
按常理推测,以北大的水平来看,应该会有3到4个万分之一的学科才符合预期。
然而,现实情况是,北京大学仅有环境/生态学一个学科跻身ESI全球前1‱。
相比之下,比清华少了四个,比浙大也少了两个;这是否有些辜负了作为顶尖学府之一的荣誉呢?
然而,在千分之一学科数量上,北京大学以12个稍稍领先清华大学的10个,这或许也是北大跻身顶尖高校前二的另一重要原因!不过,浙江大学拥有15个学科,仍然超过了北大。
近几年,在理工科荣誉领域,北大的许多数据已经逐渐被浙大超越。
北大的传统优势主要体现在文科和理学方面,而在其他学科领域,与浙大和上交大已处于旗鼓相当的竞争态势。由此可见,北大堪称国内高校中最依赖历史积累的一所学校!
在万分之一学科榜单中,浙大、上交大和中科大均榜上有名,而复旦与南大却未能入选。这表明两校的发展步伐相对较为滞后。
其原因与北大类似,主要在于文理学科强势而工科相对薄弱,想要实现突破尚需时间。
全球ESI前1‱学科代表了大学与科研机构在顶尖科研实力上的较量。
拥有的万分之一学科数量,彰显了学校科研硬实力获得全球范围的高度认可,同时也体现了其学术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大、复旦和南大的万分之一学科表现似乎已经有些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了;如果不加快进步的步伐,被后来者超越恐怕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