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9年八月,已经执掌东汉朝政大权十八年的梁冀,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末日。

这一天,汉桓帝忽然下令,封锁京城和皇宫。同时,在汉桓帝的安排下,司隶校尉张彪,率领一千禁卫军,直接包围了梁冀的府邸。

此后,在禁军的逼迫之下,梁冀不得不交出了象征着大将军权力的符节。而在交出符节之后的同一天,梁冀又和自己的妻子一道,在府中被逼自杀。

而在梁冀自尽的同时,梁家上上下下几十个权柄重臣,也全部被解除了权力,然后被一同处死。数百位梁家的宾客,以及很多被梁家提拔上来的官员,也全都被同时免职。

就这样,已经把持东汉朝政二十多年的‘梁氏集团’,在一天之内,彻底被连根拔起,灰飞烟灭!

这就是汉桓帝诛杀权臣梁冀的大致过程。

在东汉的历史上,汉桓帝诛杀梁冀这件事,其实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事件。首先,汉桓帝诛杀梁冀这件事本身,几乎可以看做是东汉后期历史的开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梁冀自杀的那一刻开始,东汉的历史,就正式进入后期阶段了。

其次,如果只看正史上有关这一段的记载,我们可能会觉得很荒谬。因为在整个过程当中,汉桓帝好像只是找了几个宦官,下了一道圣旨,就直接将梁家连根拔起了。面对汉桓帝的行动,梁家几乎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就连梁冀本人,也只能束手待毙。

很难想象,一个权倾朝野二十年的顶尖外戚家族,在朝中根深蒂固,门生故旧无数。这样一个家族,会因为汉桓帝一道圣旨,就被彻底清理干净,甚至连反抗的能力都没有。

难道说,当时的汉桓帝,他掌握的皇权,真的达到这个程度了?可是如果汉桓帝真的有这么大权力,他又怎么会被梁家架空呢?

实际上,这是一个典型的历史错觉。

如果结合同时代其他人的故事,把所有的故事都连起来,我们可能就会发现:汉桓帝诛杀梁冀,其实一点都不容易。而且,这是一个持续了很多年的局!一个在汉桓帝登基之前,就已经开始的权力斗争局。

但同时,这个局的复杂程度,又实在超乎想象。因为这个局,涉及到了太多的人,而且时间太长。虽然最后是由汉桓帝收尾,诛杀了梁冀。但实际上,在这个局里面,汉桓帝是直到后期,才正式出场。

所以,想要真正理解,汉桓帝为何会那么容易杀掉梁冀?这个故事,我们其实还得从当年梁冀掌权开始说起。

和历史上其他很多权臣不一样,梁冀的权力,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并不是靠他自己得来的,而是他继承来的!

简单来说,梁冀出身的梁家,曾经是一个东汉开国功臣家族,所以地位一直都比较高。而且后来,梁家经过了几代人的连续奋斗,家族一直在走上坡路。

尤其是到了梁冀的父亲梁商这一代,在梁商的运作下,梁家不但送了女子入宫,做了皇后。而且,梁商本人能力极强,他掌权时期,几乎得到了东汉所有高层的认可。不管是汉顺帝本人,还是宦官、士族,亦或是寻常百姓,都对梁家印象极好!

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公元141年,梁商去世了。而梁商去世之后,作为梁商长子的梁冀,直接全盘接收了父亲留下来的一切资源!就连汉顺帝,也在梁商去世的同时,直接封梁冀为大将军。

所以,历史上真实的梁冀,和其他很多有名的权臣,都不一样!其他的权臣,基本上都是通过个人奋斗,或者激烈的朝堂斗争之后,才能获得最高权力。但梁冀不一样,梁冀的权力,完全都是从自己父亲和家族手里,继承而来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特殊之处,让梁冀的心态,和历史上其他所有权臣,都不太一样。或许,在梁冀看来,自己生来就应该是天下的主宰!虽然自己不是皇帝,但却胜过皇帝!所有不服从自己的人,都应该被自己直接除掉!

至于所谓的妥协和让步,梁冀大概从来都不懂。

正是这种特殊之处,让梁冀后来的故事,显得非常诡异。

在升任大将军之后,没过几年,汉顺帝就驾崩了。而汉顺帝驾崩之后,梁冀的妹妹梁妠,就成了太后。如此一来,梁冀在朝堂上的权势,自然就更大了。

但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已经权倾朝野的梁冀,发现了一个敌人。

这个敌人,名叫李固,他是当时朝堂上的士族官员的领袖。

在讲接下来梁冀倒台的主线剧情之前,我们得暂时先打个岔,先来说一下这个李固的故事!不然后面我们很难理解,梁冀到底是如何倒台的。

作为一个时代士族官员的领袖,李固的人生经历,自然也是相当精彩。但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其实并不是梁冀的敌人。相反,他其实就是梁家的党羽,甚至可以说是梁家的铁杆支持者!

李固他爹,名叫李郃。他爹当年也是东汉中期很重要的一个大臣,曾经在汉和帝时代入仕。后来在东汉的官场上,攀爬了几十年之后,逐渐跻身到了三公级别。等到汉安帝驾崩之后,他更是直接参与了拥立汉顺帝。

所以,等到汉顺帝坐稳皇位之后,李郃直接被任命为‘司徒’,也就是当年西汉时期的丞相。

也就是说,李固是一个顶级的官二代。

因为出身于一个顶级的官员家庭,李固从小性格就很傲气。这种傲气,不是狂傲的那种傲,而是心高气傲的那种傲。这事其实也比较容易理解,毕竟,他爹是一个顶级官场大佬,而他本人又极为聪明,从小就是顶级学霸,人家确实也有傲的资本。

但是后来,这种性格,也让李固吃了很大的亏。

公元133年,洛阳发生了一场地震。按照惯例,发生这种天灾之后,皇帝会认为这是上天在警示自己,然后让很多官员写‘对策’,说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当时李固刚刚被举孝廉入仕,性格也比较傲气。所以他大笔一挥,直接把矛头对准了宦官集团,以及汉顺帝的乳母宋娥。

当时的汉顺帝,正好想着要把这帮人踢出宫去,所以看到李固这篇‘对策’之后,马上就把李固的文章评点为第一名,然后立刻照办了。这件事,对于国家来说,当然有好处。但同时,李固这做法,自然也让那帮宦官,彻底恨上了。

于是很快,这帮宦官就开始对李固复仇,开始动用各种手段,往李固身上泼脏水,给李固罗织罪名。

谁都看得出来,此时的李固,肯定是无辜的。但问题是,汉顺帝为了平息宦官集团的怒火,需要有一个人出来背锅。所以,当李固被陷害的时候,汉顺帝只是冷眼旁观。在下旨处置李固的时候,汉顺帝甚至直接绕过了尚书台,强行下旨。

如此一来,李固就彻底危险了。从时间上来推断,李固出事的时候,他爹李郃已经入仕整整四十五年的时间!史书上没记载他爹的出生年龄,但从入仕年龄推断,这时候多半是退休回家了,甚至可能已经死了。

所以,在李固被陷害之后,他的家族,能够帮到他的地方极为有限。而当年他爹的那些同事,也大多都是在外朝工作。碍于宦官集团的压力,根本没法出手。所以这样一来,此时的李固,几乎就必死无疑了。

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梁冀他爹梁商出手,保下了李固的性命。

此时的梁商,虽然还没成为权倾朝野的大将军,但本人已经执掌金吾卫。而且,梁妠此时也做了皇后,梁商本人也就成了汉顺帝的老丈人,并且深受汉顺帝的信任。

所以最后,在梁商的争取下,汉顺帝给了李固一个申辩的机会。而最终,在这次申辩之后,汉顺帝给了自己老丈人一个面子,正式判李固无罪。但同时,为了平息宦官们的怒火,汉顺帝还是把李固赶回了老家。

这样看来,李固虽然侥幸活了下来,但他以后的仕途,肯定是彻底完了。

然而谁都没能想到的是,仅仅两年之后,峰回路转。两年之后,梁商升任大将军。而梁商升任大将军之后,直接就征调了李固,来自己的麾下做官!

而接下来的六年时间里,在梁商的极力提拔下,李固从一个被贬在家的废人,一跃成为了荆州刺史!直接步入东汉高级官员的行列。

而六年之后,那位梁家老爹梁商,因病去世了。在梁商去世之后,李固依然忠于梁家,尤其是忠于那位皇后梁妠。而梁家这边,对李固也是极为重视,将其视作梁家最重要的门生之一。

就这样,又过了几年之后,等到汉顺帝驾崩,梁妠以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的时候。梁妠第一时间就下令,任命李固为太尉。而且,梁妠还下令,让李固和自己的哥哥梁冀,还有另一位梁家的铁杆支持者赵峻,组成了一个三人团,全权负责处理朝政。

这就是李固的故事。

从李固这个人的大致经历当中,我们能很明显的看出李固和梁家的关系。这样的李固,无疑是梁家的铁杆支持者!对于李固来说,梁商对他有救命之恩!而且还有提拔上位的情份!所以,就算梁家让他去死,可能他都不会犹豫。

之所以要先讲一下李固的故事,主要是因为,李固这个人,实在是太具有代表性了!李固的故事,其实代表了同时代其他很多士族官员的想法。

因为当年梁家老爹梁商,实在是太牛!导致整个东汉高层,几乎所有圈子,都对他印象极好!在东汉的历史上,外戚、宦官和士族,向来都是三股水火不容的势力。可是唯独在梁商时代,这三股力量,全部都对梁商俯首帖耳。

在整个东汉的历史上,只有梁商一人,达成了这个成就。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梁冀接班之后,一下子就成为东汉第一权臣的原因。

看懂李固的故事之后,我们大概就能理解,当时大家对梁家到底是什么看法了。所以接下来,我们也就可以继续讲梁冀倒台的故事了。

既然李固这类人,当年曾经深受梁家的大恩。而且,他们掌权之后,对梁家更是俯首帖耳。包括李固本人,在进入三人组之后,也同样是以梁冀马首是瞻。经常是梁冀下决定,然后李固来执行。

那为什么梁冀掌权之后,反倒是逐渐把李固这类梁家门生,当成了敌人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后来,李固他们效忠的梁家,和梁冀代表的梁家,不是一回事了。

李固这种士族效忠的,是以太后梁妠为首的梁家。他们忠于梁家,但同时,他们更是老刘家的臣子。梁冀却不一样,梁冀想要的,是所有人都听自己的话,包括自己那个妹妹梁妠。

于是后来,双方的关系,就开始逐渐分裂了。

公元144年八月,汉顺帝去世,梁妠开始以太后的身份主政。同时,梁妠拥立了汉顺帝唯一的儿子刘炳,做了新皇帝,这就是汉冲帝。

因为汉冲帝年龄太小,而且身体不好。此后的几个月里,梁妠一直在照顾这个小皇帝。至于朝政,则是全都交给了以梁冀为首的三人组。

然后,仅仅几个月之后,汉冲帝就夭折了。而汉冲帝夭折之后,梁妠就从老刘家其他亲戚当中,选了一个叫刘缵的孩子过来接班,这就是汉质帝。

而汉质帝登基之后,接下来的两年里,梁冀开始全力在朝堂上,安插自己的人手。同时,梁冀的行为,也开始变得越来越跋扈。所以最后,某天上朝的时候,汉质帝就脱口而出,说了一句‘此跋扈将军也’。

就因为这句话,梁冀对汉质帝瞬间警惕了起来。之后不久,梁冀就在汉质帝的食物里面下了毒,毒死了汉质帝。讽刺的是,因为当时毒药的毒性大多不强,汉质帝吃完东西之后,并没有立刻被毒死,还有反应的时间。

而在临死之前,汉质帝瞬间意识到,这是梁冀要毒死自己。因为梁家权势过大,再加上梁太后的存在。所以汉质帝对于宫里其他所有人,都不太信任。于是在生命最后的一刻,汉质帝第一时间派人,去请李固过来救他。

可能是因为李固当时正好在皇宫周围值班,得知消息之后,李固马上就赶了过来。而当李固赶来的时候,汉质帝还活着。此时的汉质帝,见到李固之后,直接和李固说:“我可能是中毒了,给我点水,我还能活。”

可是当汉质帝说完之后,梁冀却在旁边说:“喝水了会呕吐,所以不能喝水。”

就这样,在梁冀的阻拦下,汉质帝最后也没能等来那碗救命的水,活活被毒死在了李固面前。

见到这一幕,李固彻底懵了。

作为当朝太尉,李固对梁家很忠诚,这确实不假。但这不意味着,李固就想和梁冀一起毒死皇帝!相反,身为士族官员,李固所在的这个群体,天生就和外戚集团对立。他只是因为梁家对他有恩,所以才忠于梁家。

但是当汉质帝死在他面前的那一刻,李固知道,自己终究是跟错了人。

于是接下来,李固彻底和梁冀决裂了。

在汉质帝被毒死之后,李固嚎啕大哭,并且表示要彻查汉质帝的死因。而且,因为汉质帝去世,接下来大家必须要拥立新的皇帝。但是在拥立谁这个问题上,李固和梁冀,却产生了严重分歧。

以李固为首的士族,强烈要求拥立一位叫刘蒜的刘氏宗亲。而以梁冀为首的外戚,则要求立刘志。

而在双方激烈争吵的时候,又一个特别重要人出场了。

这个人叫曹腾。

后来他收养了一个儿子,取名为曹嵩。曹嵩有个儿子,叫曹操。

当时曹腾代表宦官集团,也开始考虑站队的问题。曹腾最开始的时候,其实是去拜见过刘蒜,想要和士族一起拥立刘蒜。但是结果,刘蒜没搭理他。于是最后,曹腾就转而去支持了梁冀,一起支持刘志。

就这样,最终,刘志被推上了皇位,这就是汉桓帝。

而李固这边,因为得罪了梁冀,再加上在拥立皇帝的过程当中,站队错误。所以很快,就在汉质帝被毒死几天之后,他就被关进了监狱。后来,梁冀更是直接下手,弹劾李固阴谋造反,拥立刘蒜。于是最后,李固直接死在了监狱里面。

而随着李固被杀,整个士族集团,彻底炸了!

要知道,之前东汉高层的士族官员,虽然和梁家不在一个圈子,但是因为梁商的存在,还是很支持梁家的。可是因为梁冀这么一搞,再加上李固在士族内部,威望太高!所以,李固被杀之后,整个士族集团,瞬间就和梁家反目了!

这件事,虽然是发生在汉桓帝登基的同时,但却成了后来汉桓帝打压梁家的根本。如果梁冀真的懂权谋,能够同时稳住士族和宦官两大集团。后来汉桓帝在位时期,别说诛杀梁家,他能保住自己的皇位都很难。

但士族和梁家的反目,却给了汉桓帝一个绝佳的机会。

而接下来,随着汉桓帝登基,汉桓帝诛杀梁冀的故事,就正式开始了。

但是和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在汉桓帝登基之初,汉桓帝对于梁家的印象,其实并不是太差。非常不差,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汉桓帝还非常依仗梁家,而且非常信任梁家。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是梁家扶上来的。

汉桓帝本人,之前其实只是一个普通的皇族远亲。正常情况下,他根本没机会接班。只不过梁家看中了他,所以才把他推了上来。而且,为了方便监视和控制他,梁家还把梁冀的妹妹梁女莹,嫁给了汉桓帝。

所以,在汉桓帝登基之初,汉桓帝对梁家印象其实还挺不错。因为他所有的一切,都是梁家给的。

但是很快,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双方对于权力的争夺,让双方的关系,开始逐渐决裂了。

汉桓帝被拥立的时候,已经十五岁了。此时的汉桓帝,已经有了足够的智慧,分辩朝中的局势。他虽然很感激梁家的扶持,但对于梁家把持朝政这种情况,一样很不满意。

但偏偏对于这种情况,他改变不了。因为当时汉桓帝身边,一张牌都没有。就算是那些和梁家反目的士族,也不会支持他。士族这边,支持的是和他竞争皇位的刘蒜,而不是他。

这就让汉桓帝非常郁闷了。

所以,在汉桓帝登基之初的两年时间里,汉桓帝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安心做梁家手里的傀儡。

但是两年之后,第一个转机出现了。

公元150年,那位太后梁妠死了。

梁妠的死,对于梁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因为之前梁妠在世的时候,她的身份是太后。以太后的身份,就算直接废了皇帝,也是可以的。但是梁妠死后,梁家在宫里地位最高的人,就是皇后梁女莹。

这样一来,梁家在名义上,就已经无法再压制汉桓帝了。

而且,最关键的是,从史书上的种种记载来看:梁妠去世之前,很有可能和梁冀这个哥哥,直接闹掰了。虽然两人都姓梁,但梁妠只想做太后,不想让梁家进一步篡位。但是梁冀这个哥哥,却很有可能有着篡位的想法。

所以,梁妠在人生最后一段时间里,做了两个最正确的决定。

  1. 她选择正式还政给汉桓帝。而在梁妠还政之后,汉桓帝在名义上,就已经成了国家的直接统治者。所以,在梁妠去世之后,梁冀再想完全控制朝政,就已经不那么容易了。

第二,在人生最后的两年里,粱妠在宫里启用了一些宦官。但对于这件事,后世存在很大争议。因为在整个《后汉书》当中,我们找不到任何梁妠提拔宦官的记载。而且,梁妠临朝称制时期,对宦官这个群体,也极为反感,一直在压制宦官。

但如果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梁妠临终之前,确实是放松了对宦官集团的压制。

这直接导致,后来梁妠去世之后,梁家很难在宫里一手遮天。尤其是梁冀,虽然依然把持大权,但是想要像当年随意在宫里找个心腹,就能毒死皇帝这种事情,已经很难做到了。

这两件事,其实才是后来汉桓帝反杀梁冀的根本底牌。

当然,直到梁妠去世,此时的汉桓帝,依然没想过彻底和梁家撕破脸。因为不管怎么说,他的皇后,依然还姓梁。而且,朝野上下的那些官员,依然还是梁家的门生故旧。而且,经过梁冀多年的换血之后,像李固这种人,已经逐渐被换下去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只看梁冀本人的官员。

而接下来,在梁妠去世之后,因为梁冀依然嚣张跋扈,不肯放权。所以接下来,汉桓帝和梁家矛盾,开始迅速变大。

对此,汉桓帝也曾经想过,敲打一下梁冀,让梁冀主动放权。当时在汉桓帝心里,梁家其实并不是非要除掉不可的。因为此时的梁冀,虽然跋扈,但梁家却是汉桓帝权力的基础。所以,汉桓帝当时只希望解决掉梁冀,但并不想彻底解决掉梁家。

于是,在梁太后去世几个月之后,就发生了著名的‘夺剑事件’。

公元151年正月初一,按照传统习惯,梁冀直接入宫拜年。但结果,就在梁冀刚刚入宫之后,汉桓帝的心腹大臣,尚书张陵,忽然主动斥责梁冀,说梁冀不应该带剑入宫。

而面对张陵的指责,汉桓帝似乎也很赞同。所以很快,汉桓帝就下令,让禁军摘了梁冀的剑,并且宣布对梁冀罚俸一年。

但同时,就在这次处罚宣布之后,汉桓帝又下令,给了梁冀标准的‘权臣三件套’,也就是所谓的‘入朝不趋,剑履入朝,赞拜不名’。

这就属于典型的‘打一个巴掌给个甜枣’。

汉桓帝兜这么大一个圈子,其实就是想告诉梁冀,让梁冀尽快放弃权力,赶紧退休回家。但问题是,梁冀并不愿意就此放权。非但如此,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梁冀还越发抓紧权力,开始在各个要害位置,全都换上了自己的人,丝毫不让汉桓帝插手。

这一下,双方彻底无法善了了。

面对不愿意退让的梁冀,汉桓帝此时也有点发懵。因为此时朝野上下,都是梁冀的人,而且京城军队,也都在梁冀的手上。就算汉桓帝想要动用武力,也根本没办法。

而就在这个时候,另一个关键人物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汉桓帝的思路。

这个人,就是当时的皇后,梁女莹。

据史书记载,汉桓帝刚刚迎娶梁女莹的时候,两人感情其实还真不错。尤其是梁妠活着的时候,汉桓帝更是独宠梁女莹。

但是在梁妠去世之后,随着汉桓帝和梁家的关系出现裂痕,汉桓帝对梁女莹这位皇后的态度,也开始慢慢变化。而对于这种变化,梁女莹采用的手段,则是非常简单粗暴:她选择直接把持后宫,而且所有被汉桓帝临幸的女子,全都被她毒死。而当其他妃子有了身孕之后,梁女莹更是直接下手,让这些皇子彻底消失。

因为这件事,汉桓帝彻底怒了。

从汉桓帝的角度来说,汉桓帝可以忍受,梁冀的嚣张跋扈。因为他的权势,太过于依赖梁家。但梁女莹清理皇子这件事,却让汉桓帝彻底无法接受了。

所以从这时候开始,汉桓帝再也不对梁家抱任何希望。之前他或许只想清理梁冀,不想清理梁家。但随着梁女莹这位皇后失宠,汉桓帝彻底对梁家死心了,然后就打算直接清理掉整个梁家。

这个思路一旦成立,接下来的很多事情,就顺理成章了。

作为一个政治生物,在摒弃了感情之后,汉桓帝迅速恢复了自己的政治直觉。他很清楚,此时的梁家,太过强大,暂时还不能硬碰硬。想要除掉梁家,首先得在朝堂上拉拢足够多的力量。而且在动手之前,必须的除掉梁女莹这位皇后,斩断梁家在宫里的手脚。

而如果要对付外戚的话,拉拢宦官和士族,这自然就成了必然选项。

在士族方面,接下来的几年里,汉桓帝多次调整三公级别的位置,几乎将整个三公班子,都给换了一遍。如此一来,本来就和梁家决裂了的士族集团,自然迅速倒向了汉桓帝,开始整体支持汉桓帝夺权。

而在宦官这边,汉桓帝也一直非常谨慎。一方面,汉桓帝在宫里小心培养自己的人手。另一方面,汉桓帝又生怕惊动梁家,所以一直不敢接触那些地位太高的宦官,只是拉拢了一些中下层宦官。

但这也足够了。

因为对于汉桓帝来说,拉拢宦官的目的,从来不是让宦官帮自己去拼命,更不是看中宦官们的权势。最重要的,其实是自己夺权的时候,宦官们可以帮自己传达命令,让自己可以更好的控制国家机器。

就这样,经过几年的准备之后,汉桓帝终于做好了准备。而等到汉桓帝彻底做好准备之后,一个突发事件的出现,则是成了汉桓帝清算梁家的开始。

公元159年七月初二,那位皇后梁女莹死了。

对于梁女莹的死,后世其实一直都有所怀疑。正史上对此记载为‘忧愤而死’,也就是说,梁女莹因为汉桓帝长时间不喜欢她,所以抑郁生病,然后因病去世了。但后世很多史学家都怀疑,或许,梁女莹的死,根本就是汉桓帝下的手。

不管真相如何,总之,梁女莹的死,导致梁家在宫里的影响力,再次骤降。而且,随着梁女莹去世,梁家和老刘家的绑定关系,再一次松动。

而接下来,第一个吹响‘倒梁号角’的人,是一个叫袁赦的宦官。这个袁赦举报,说梁冀图谋不轨,打算刺杀汉桓帝的一个宠妃邓猛女的母亲。这个事虽然有点离谱,但却成了汉桓帝表态的一个关键,所以汉桓帝听说之后,顿时大怒。

然后,汉桓帝就联系了下边一个叫唐衡的宦官。因为汉桓帝早就已经拉拢了不少宦官,所以很快,通过这个唐衡,汉桓帝正式向下面的那些宦官们表态。最后,有五个宦官带头过来,和汉桓帝歃血为盟,表示要彻底诛杀梁冀。

再之后,就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

随着汉桓帝一声令下,五个宦官带着汉桓帝的圣旨,首先控制了皇宫,同时召下面的大臣们过来。而在大臣们过来的同时,汉桓帝又下令,收缴了他们手里的符节,剥夺了他们控制军队的权力。

而在控制皇宫之后,汉桓帝又下令,让心腹宦官具瑗,带着军队直接包围了梁冀的府邸。再之后,面对府外的士兵,梁冀知道自己已经走投无路,所以就只能带着自己的妻子,直接自杀了。

这就是汉桓帝诛杀梁冀的整个过程。

诛杀梁冀,似乎只是一纸令下。但在下那道圣旨之前,前面的前置剧情,却相当复杂。

而且,在这场诛杀梁冀的行动当中,其实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情况:在汉桓帝下旨之后,当时京城内其他大部分军队,其实依然还在梁家人的手里。但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得知汉桓帝要诛杀梁冀之后,这些梁家人,一个都没反抗!甚至还乖乖听令了!

或许,此时梁家内部的大部分人,也已经对梁冀彻底失望,所以才会眼睁睁看着梁冀倒台。但最讽刺的地方就在于,尽管他们没反抗,但梁冀自杀之后,他们同样全部被汉桓帝清理掉了,一个都没能逃脱。

说到底,还是梁冀失去了人心,几乎得罪了所有人,所以才会这么容易被汉桓帝诛杀。

如果梁冀有他爹那两下子,可以同时笼络住士族和宦官,在梁家内部也能统一意见。以梁家当时的权势,汉桓帝根本不可能成功!但凡梁冀能力再强一点,汉桓帝这辈子都很难翻身,注定只能继续做一个傀儡皇帝了。

举报/反馈

沙暖临江忆

1714获赞 394粉丝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