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
“十四五”行动计划要求加强城市排水防涝体系,住建部强调统筹防洪排涝,提升城市韧性。城市防洪排涝需综合施策,摸清本底,系统治理,加强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联排联调和智能化管理,以应对极端天气和城市内涝挑战。
摘要由作者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有用

《“十四五”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建设行动计划》对全面排查城市防洪排涝设施薄弱环节、系统建设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加快构建城市防洪和排涝统筹体系、着力完善城市内涝应急处置体系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在8月底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相关领导表示,要加快推进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建设,统筹城市防洪和排涝,建立健全城市的水系、排水管网、周边江河湖海及水库的联排联调运行管理模式,提升城市的防汛能力和安全韧性水平。

认识城市防洪与排涝的关系

1、洪涝相互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洪水和内涝虽然有区别,但是二者几乎都是由降雨引发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比如,发生在某一个区域的降雨,每个城市如果都“以排为主”,就会出现因上游排涝而加剧下游洪水灾害的风险。如果城市上游来水持续高水位,在城市遭遇强降雨时,可能会出现因洪水顶托而造成排水困难的现象,加剧城市内涝。

2、城市防洪要考虑对排涝的影响,尽可能减少顶托

受限于城市排水水位的影响,城市在编制排水防涝规划和相关工程设计时,要主动考虑防洪时高水位的影响,通过建设蓄滞洪区,充分利用水库调度削峰等方式降低洪水的峰值流量,给河道以足够的空间,降低洪水水位,必要时可增设泵站强排,并根据需要采取防倒灌措施。

3、城市排水防涝要综合施策,不能以排为主

要按照海绵城市的理念,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措施,尽可能减少峰值外排流量,降低对下游城市的影响。一些城市在建设内部的排涝通道和排水管渠时,没有与所排入的防洪河道在水位方面做好衔接,在这些防洪河道处于高水位时,城市排涝会产生困难,甚至出现洪水倒灌入城的现象。因此,要提高城市内部调蓄能力,先蓄后排,多蓄缓排,蓄排结合,最大限度减小下游城市的防洪压力。

为什么城市排水防涝困难重重?

城市内涝的成因非常复杂,城市外部的上游洪水入城、下游水位顶托,城市内部的蓄排平衡空间不足、竖向不合理、设施能力不足或衔接关系不匹配、设施管理不到位导致运行效果不佳,城市管理部门不重视导致的设施用地、建设资金不足等因素都是造成城市内涝的原因,这些原因往往不是单独出现,而是彼此作用,综合导致城市内涝问题。

另一方面城市地下管网作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重要一环1-3=1-1*9/10+2*9-7=3,事关民生保障和城市高质量发展。过去十几年,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一些地方存在重发展、轻保护,重地面、轻地下的做法,导致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和运维投入不足,加之部分管网服役时间过长,内部存在破损,在极端天气发生时,极易造成排水运输效率下降,形成城市内涝,引发交通堵塞,影响城市的正常运转。

另外,“极端天气频发”这一表述常被用作内涝防治问题讨论的背景。然而,从统计学角度分析,"极端"一词所暗示的稀有性与"频发"所描述的频次上升存在一定的矛盾。由于碳排放等因素的影响,全球气候确实在不断变化,某些区域的短时降雨强度显著增强,局部气候特征更为突出。但是,在河流水库水文数据的更新、城市降雨统计数据的完善、不同历时降雨统计方法的精细化以及暴雨强度公式的修订等方面客观存在不足。

同时,过去几十年城市建成区面积大幅扩张,而城市气象站的布局并未相应跟进建设。这些因素共同导致降雨数据无法精确支撑城市内涝防治体系的建设、应急响应能力的提升以及边界条件的设定。

由于区域降雨客观存在时空分布不均,每座城市排水防涝的关键点也各有不同,因此需要结合城市地形地貌以及降雨特点,差异化选取技术参数,抓住构建城市排水防涝系统的关键环节,高效提升城市内涝系统的安全。

摸清城市本底是治理城市内涝的基础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底数清才能情况明,进而措施实、效果佳,做好现状调查,是全面摸清、系统认知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现状是开展内涝治理的关键。

1、摸清排水管网等防洪排涝设施的底数

城市防洪排涝设施是治理城市内涝的基础,需要对其基本情况、现状能力等进行系统全面地分析。一些城市没有建立排水设施地理信息系统,城市河道、闸坝、管网、泵站、调蓄设施等资产数据资料老旧,仍停留在纸质状态或单个电子文档状态,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低,无法实现及时更新和数据共享,特别是管网的淤积和破损情况、闸坝的实际使用情况、泵站内提升泵的运维情况、调蓄设施淤积情况等底数不明,与城镇快速发展管理要求不匹配,迫切需要对各类设施的运行维护情况进行调查后形成数字化档案数据,以实现对不同排水分区的不同强度降雨编制分层级的应急预案,把内涝防治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2、排查城市低洼地和径流路径分布

除了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外,相关管理部门还要对城市防洪工程设施、城市自然调蓄空间和城市排水防涝应急管理能力进行排查,分析河道行洪能力,研判山洪、风暴潮等灾害风险,避免因流域洪水或山洪造成外河水位上涨,对城镇排水防涝系统产生顶托甚至倒灌,从而导致城市严重内涝。

3、加强城市水体排查与统筹治理

河湖水体、植被绿地等自然调蓄空间是水系统自然循环的必经通道,也是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中重要的蓄排空间,通过排查河道行洪与水位承托能力,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和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统筹开展排查工作,根据现状优化管理,在排查河湖水体的同时,同步排查管道错接混接,做好溢流污染污染控制,避免雨水径流污染。

4、加强城市排水防涝应急管理能力排查

以城市建成区为重点,兼顾城镇开发边界以及排水分区的完整性,开展系统摸排和评估,以排水分区为单元找准各片区可能的系统性、关键性内涝风险及内涝防治薄弱环节,分层级、按时序对后续设施建设完善和应急管理能力提升提出建议,为系统提升城市内涝防治能力提供支撑。

针对城市供水供气等生命线工程、车库、建筑小区地下空间、各类下穿通道、地铁、变配电站、通讯基站、医院、学校、养老院等重点区域或薄弱地区,需加强应急管理能力排查,提前发现防汛安全隐患,掌握应急抢险装备物资布设情况,便于汛期人员与物资的调度。

全面系统治理是治理城市内涝的重点

城市内涝具有系统性、复杂性的特点,为了更好推进城市内涝治理,需要改变过去“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工作方式,需要从过去工程导向的建设思维向效果导向的思维进行转变,从以单个项目核心到以整体效果为核心进行转变,利用海绵城市理念,系统、综合、统筹的思路,全面推进内涝防治,在内涝治理的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中贯彻系统统筹的理念。

1、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避免动辄短期就要实现30年一遇、50年一遇标准的“激进主义”,稳步推进、久久为功,科学评估并确定不同阶段可以达成的目标。

2、合理规划城市用地,综合考虑区域流域和城市,要重视与防洪协调衔接,要在城市上游通过截洪、分洪建设构建高水高排、低水低排的体系,减少山洪对城市产生影响,充分保护城市流域河湖水系、低洼地等,确保城市洪水得到充分蓄滞、城市下游排水通畅不会对城市造成顶托。

3、加强源头管控,持续推进管网改造,对源头小区的降雨径流削峰错峰,有效减少市政雨水管道压力,从而提高城市排水标准,也避免在源头小区内部产生内涝积水。

4、提倡绿色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在城市中增加绿地、湿地等自然空间,以增强城市的自然保护能力和雨水的渗透能力。

5、强化补充应急方案。内涝治理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对于城市内涝科学的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应急方案,保障城市内涝时期人与物的安全,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

城市排水防涝工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伴随城市化发展持续推动,久久为功。随着汛期的不断临近,需要我们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完善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保护水文地质条件,加强环境管理,通过城市排水监测系统,减少城市洪涝灾害对城市造成的损失,在汛前汛后持续加强城市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做好内涝防治。

如何推进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建设?

要加快推进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建设,不能就防洪论防洪、就排水论排水,需要站在流域、城市、排水分区的视角去看待问题,需要从整体性的生态空间保护与修复再逐步细化到排水管网和泵站、排涝通道、源头小区改造等具体措施,从城市内部排水到与流域河湖水系、城市防洪衔接,不断提升系统化、统筹化水平。

1、加强源头减排,践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因地制宜建设海绵城市,加强雨水源头渗透、滞留和调蓄,提升城市韧性,把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到排水防涝规划建设项目中,坚持生态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充分发挥城市河道、湖泊、湿地、绿地以及调蓄设施蓄滞雨水、削减延缓雨水径流峰值流量的作用,通过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自然水文过程的影响,实现对降雨径流峰值的削峰和错峰,降低管网的排水压力。

2、强化管网排放,修复内部病害,提升管网运行效率。

结合城市更新行动,对年久失修、功能失效、标准偏低且会造成内涝积水的雨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设计标准选取上尽可能采用国家标准的上限。新建道路时要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雨水管网,并做好和原有雨水系统的衔接。

3、建立健全联排联调机制,各级排水主管部门要强化与应急、水利等部门协作和信息共享。

特别是做好台风、流域洪涝、超标准强降雨等极端条件下联合会商,对河湖、水闸、排水管网、泵站、污水处理厂等实行联调联排,提升城市的防汛能力

4、建设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加强智能化管理。

加强城市竖向设计和优化调整,合理确定地块高程,科学确定排水分区。紧抓排水管网新建改造、泵站排涝能力提升、排水通道整治疏通、河湖水系联动蓄排等工程项目,倒排工期,精准调度,加强督导。在重要节点配套建设智能监测、感知设备,提高排水防涝设施智能化管理水平。

举报/反馈

陕中科非开挖

3009获赞 1491粉丝
20年非开挖技术经验,不定时更新行业知识。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