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
十首秋山诗词分享,包括杨万里、李白、白居易等名家之作,描绘秋日山林之美,抒发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与人生感悟。
摘要由平台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有用

古诗有云: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到了秋天,遥望远山,只见霜林染,黄叶飞,寒烟醉,一草一木,皆是秋色。

如此绚丽的风景,是画家眼中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更是诗人们笔下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第一首:宋代杨万里的《秋山二首·其二》

休道秋山索莫人,四时各自一番新。

西风尽有东风手,柿叶枫林别样春。

感悟:

杨万里的诗,大多语言清新自然,内容通俗易懂,且大多描写的是自然风物,有着显著的个人风格,本诗便是其中的佳作。

在诗人眼里,一年四季,山上的风景各不相同,都别有一番意境。

大多数诗人笔下的秋天,总是给人以萧瑟凄凉之感,然而杨万里却丝毫不觉得。

他独自走在秋日的山林里,望着热情似火的红枫,象征着丰收的柿子,仿佛感到春风拂面般的暖意。

第二首:唐代李白的《九日》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感悟:

李白的这首诗,写的是重阳佳节登山饮酒,赏菊之事,一如既往地豪迈飘逸。

首句之中,诗人便直白的道出自己心情之愉悦:

今日云蒸霞蔚,风景如画,青山明,绿水悠,是个登山赏花的好日子!

喝着美味的流霞酒,赏着凌寒的黄菊花,诗人的心中感到无比的自在洒脱。他想:

就这样醉卧在古老的松石之上,听着空灵玄妙的音乐,一个人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似乎也不错!

仕途上的失意的确让诗人烦忧,但一见到令他心旷神怡的自然之境,诗人的心又似乎被瞬间治愈了。

如诗人最后所言,他要学那即便被人写文章嘲笑,也不生气,而是回以优美文字的孟嘉,纵使仕途上屡遭挫折,也依旧能够醉眠山月,坦然豁达的面对这一切。

第三首:唐代白居易的《秋山》

久病旷心赏,今朝一登山。

山秋云物冷,称我清羸颜。

白石卧可枕,青萝行可攀。

意中如有得,尽日不欲还。

人生无几何,如寄天地间。

心有千载忧,身无一日闲。

何时解尘网,此地来掩关。

感悟:

白居易的这首登山诗,记录的是自己一路上的心理感受。

久病初愈后,诗人终于有机会在秋日登山漫步,心中自然开心。

行走在寂静幽远的秋山中,累了便躺在白石之上,休息片刻后继续,攀扶着青藤继续前行,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诗人的心中感到无比的自在惬意,退隐之意也随之涌上心头:

人生如浮游寄于天地之间,终日奔波,一刻不闲,以至于沧桑了容颜,苍老了岁月。

真不知自己何时才能如陶渊明一般挣脱世俗的羁绊,“复得返自然”。

第四首:五代冯延巳的《抛球乐·其四》

霜积秋山万树红,倚岩楼上挂朱栊。

白云天远重重恨,黄叶烟深淅淅风。

髣髴(fǎng fú)梁州曲,吹在谁家玉笛中。

感悟:

冯延巳的这首词,描绘的是秋日山林之景,抒发的是咏秋之作中最常见的离愁别绪。

诗人开篇便用霜林尽染的秋山,勾勒出寒意与生机并存的秋日之景。

在这个枫叶飘零的晚秋,诗中人独自来到楼台之上,看着天边飘远的朵朵白云,山林的飘落的片片黄叶,一种不可言说的忧愁油然而生。

恍惚中,他似乎听到谁家传来哀怨的玉笛声,那陌生而又熟悉的梁州曲,令他顿时思念起远方的山水亲人。

第五首:唐代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感悟:

李益的这首诗,所抒发的情感尽在题目中的一“喜”一“别”中。

自离乱之后,诗人与这位表弟便再未相见。这次若不是偶然发现,也不会想到他年之后会在异乡,见到阔别多年的表弟。

见到故乡人,心中自是欣喜万分。然而短暂的重逢后,又将是长久的别离。想到此处,诗人的心情一下子沉到谷底。

明日之后,表弟将踏上通往巴陵郡的旅程,而自己只能在长亭之中,送他离开,直至他的背影消失在一重又一重的秋山之中。

第六首:唐代韦应物的《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感悟:

韦应物的这首诗,写的是久别重逢,也是相聚后的离别。

时间就像江中的流水,向东而去,不舍昼夜。恍惚间十年已过,二人又再次重逢,就像一叶浮萍归于大海,在某年某月再次相聚。

开心的的是,十年匆匆而过,多少人渐行渐远渐无音信,而诗人和朋友却欢笑如初,那些当年风华正茂,对酒当歌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从未忘却。

难过的是,多年以后再重逢,现在的他们已经添了几缕银丝,不复当年的青春年少。几番寒暄与交心之后,二人又将面临着长久的离别。

若要问诗人为何不与故人一同归去。诗人会淡淡的回答:

因为在这淮上,有令人流连忘返的秋山美景。

至于诗人真正留恋此地的原因,并没有明说,而是留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

第七首:宋代林逋的《宿洞霄宫》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根。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感悟:

林和靖的这首诗,描写的是临安青山湖旁,大涤山脚下的道观洞霄宫。

诗人一开口,便流露出对此山的赞美之情:

秋天的大涤山,是如此的美不可言,令我思绪万千,却又难以将其中的真言诉诸笔端。

潺潺的泉水流过碧绿的山涧,殷红的枫叶,青葱的树林,洁白的云朵,炫美多姿的色彩令诗人忍不住驻足欣赏。

寂静的山林里,只听见倦鸟回林的声音,秋蝉清脆的鸣唱声。

更妙的是夜间的山林,雨打芭蕉,滴滴答答,是那样清澈悦耳。诗人心想:若是能在夜里,倾听这大自然的天籁,该是何等的幸福!

第八首:唐代施肩吾的《秋山吟》

夜吟秋山上,袅袅秋风归。

月色清且冷,桂香落人衣。

感悟:

施肩吾的这首五言之作,似王维笔下的空灵之境,颇有几分禅意。

在一个秋意浓浓的夜晚,诗人独自来到山间,轻轻的吟唱,萧瑟的秋风,在山间吹着树叶,沙沙作响。

诗人徜徉在清冷的月色之中,任凭散发着清香的桂花,飘落自己的头发上,衣服上。

行走在如此清幽的秋夜山林中,诗人的心中没有一丝害怕与胆怯,有的只是如止水一般的平静。这种物与我为一的至美意境,犹如王维笔下的《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不同的描述,相似的心境,令人读之倍感清静。

第九首:唐代张籍的《秋山》

秋山无云复无风,溪头看月出深松。

草堂不闭石床静,叶间坠露声重重。

感悟:

张籍的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宁静至极的秋夜山林图。

首句中,诗人便用无云,无风两个词,将山林置于一个晴朗,安静的氛围之中。

在这个晴朗的秋夜里,诗人站在溪边,看着明亮的月亮,从茂密的松林之中缓缓升起,为这幽暗的夜晚,平添几分光亮。

不知过了多久,诗人似乎是累了,便回到自己的草屋里,门也不关,便躺在石床上睡了下来。

伴随着草夜间滴落的露水声,诗人渐渐进入梦乡。

第十首:宋代杨万里的《秋山·其一》

乌臼平生老染工,错将铁皂作猩红。

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

感悟:

杨万里大约是古代最可爱的一位诗人了,在他人看来萧瑟清冷的秋色,到了杨万里的笔下,却能焕发出别样的盎然生机。精选的第一首诗《秋山·其二》如此,本诗更是如此。

读这首诗,仿佛在听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童话故事。

在诗人笔下,乌桕树成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大染坊染工,却误打误撞,将铁色的石头当做猩红色的染料,把整个山都染成了嫣红色。

枫树呢,就更离谱了,晚上不睡觉,悄悄偷取了天上的仙酒,喝的酩酊大醉,满脸通红,为了掩饰自己的醉态,便躲在松树的后边,以为别人看不见似的。

整首诗采用儿童的视角,辅之以奇妙的比喻与拟人修辞手法,将秋天红叶尽染的山林画卷描绘的栩栩如生,实在是妙!

至此,十首最美秋山诗词分享完了,你最喜欢的秋山诗词又是哪一首呢?欢迎分享,让我们一起共读美词佳句。

#金秋图文激励赛#
举报/反馈

花间词景

1.3万获赞 3325粉丝
我见青山多妩媚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