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
沙俄农奴制改革因内外压力进行,1861年颁布法令,农民获自由但负担赎金,改革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增强国力,但保留封建残余,维护贵族利益,推动了俄国现代化进程。
摘要由作者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有用

一、沙俄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在资本主义发展方面,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对商品粮需求迅速增长。然而,俄国粮食生产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需要。为提高产量,地主开始采用机器、改良耕作制度和使用雇佣劳动,但大部分地主选择增加劳役租和提高代役租,导致农民负担加重。在土壤肥沃、工业不发达地区,地主靠缩减农民份地扩大耕地面积;在工业较发达地区,地主则提高代役租数目。农民为交付代役租不得不离乡背井,成为自由劳动者,有力地破坏了自然经济。农业中雇佣劳动和机器的使用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开始出现,加速了农村阶级分化。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沙俄内外交困,战争中,俄国面对英法两个工业强国,因武器、运输工具落后及政治、经济体制落后而惨败。这一失败使俄国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加剧了国内阶级矛盾,爆发了席卷全国的农民运动,震撼了贵族地主的统治,客观上加速了农奴制改革的步伐。

此外,俄国长期处于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统治下,农民受农奴制压迫和封建思想束缚,虽经常反抗贵族地主和地方官吏,但不反对沙皇,斗争具有自发性与分散性。而革命民主主义者积极发动武装起义,准备推翻俄国农奴制,新思潮涌动,越来越多有识之士意识到农奴制已成为阻碍俄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废除农奴制的呼声日益高涨。亚历山大二世深受西方文明影响,深刻认识到农奴制的落后,最终决定进行农奴制改革。

二、沙俄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1861 年,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一系列法令。农民获得人身自由权,可自由结婚、处理个人事务和选择职业。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份地,但赎金高昂。加强村社制度管理农民。此外,还进行了行政、司法、教育和军事等方面的改革。

行政改革

建立地方自治机构,在农村建立自治局,在城市建立农村杜马。这一举措旨在提高地方治理的效率和民主性,让地方事务能够更好地反映民众的需求。然而,实际上这些地方自治机构在很大程度上仍受到地方贵族的影响和控制,未能完全实现其预期的民主目标。

司法改革

颁布《司法章程》,废除旧的等级法庭,实行公开陪审、建立律师制和陪审制,全面建立近代司法体系。这一改革使得司法更加公正、透明,为公民的权利提供了更好的保障。但在实践中,由于传统势力的阻碍和民众法律意识的淡薄,新的司法体系在推行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教育改革

建立了初等国民教育网,增设了半职业教育中学,大学恢复教授自治权,但教授由政府任命。教育改革为俄国培养了更多的人才,提高了国民素质,为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然而,政府对大学教授的任命权仍然限制了学术自由的发展。

军事改革

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年满 20 岁的青年不分等级都要应征入伍。这一改革增强了俄国的军事实力,使军队更加现代化。同时,也为社会各阶层的青年提供了一个平等的机会,促进了社会的融合。

三、沙俄农奴制改革的意义

农奴制改革的积极意义

1861 年的沙俄农奴制改革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改革使俄国进入了资本主义阶段,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在此之前,农奴被束缚在庄园里,无法自由流动,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缺乏劳动力来源。改革后,农奴成为 “自由人”,可以自由选择职业,为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巨额的份地赎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据资料显示,改革后农民为获得土地而支付的巨额赎金成为俄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一项重要来源。这使得俄国的资本主义在工业和农业方面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农业方面,农民的分化促进了地主经济循着资本主义道路演进。一部分农民破产后沦为农村无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雇佣大军;另一部分农民则成为农村中的资产阶级,进一步破坏了自然经济,促进了农村和市场的联系。在工业方面,1861 - 1881 年间,布匹的生产增加了两倍,织布工厂排挤了手工织布业;1860 - 1890 年,生铁的产量由 2050 万普特增至 5660 万普特,钢产量由 1250 万普特增至 52000 万普特,煤的产量由 1800 万普特增至 36700 万普特。1866 年俄国的工厂不到 3 千个,1903 年已近 9 千个了。俄国开始走上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道路,成为了继英法美之后的一大工业强国。

局限性

然而,沙俄农奴制改革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首先,改革具有不彻底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虽然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但地主仍然掌握着大量土地,农民的土地被地主割去了 1/5 以上,有些省份甚至达 40% 以上。同时,地主霸占良田和整块的土地,将零星土地和沙地分给农民,致使农民不得不以高价租种地主的土地。

改革具有剥夺性,农民可以购买土地,但是要交大量赎金。赎买土地的费用比实际地价高出两三倍,绝大部分农民都无力承担。改革具有欺骗性,当改革后,农民的剥削加重。农民不仅失去了大量土地,而且还承担着赎金、贷款利息和赎买手续费的盘剥以及土地税、自治税和村社捐税等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的重压。因此,广大农民仍然常年在饥饿线上挣扎。

阶级意义

从阶级意义上看,沙俄农奴制改革维护了贵族和地主的利益。改革没有改变封建专制政权的阶级实质,也没有改变地主土地占有制。贵族地主继续掌握着国家政权,照旧控制着大量土地。同时,改革防止了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运动的发生,维护和巩固了动摇的沙皇专制统治。此外,改革促进了资产阶级的壮大和发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民族意义

在民族意义方面,沙俄农奴制改革发展了资本主义工业和农业,缓解了社会矛盾。改革后,资本主义在工农业中的发展,国内市场的扩大,铁路的修建也迅速增长。1865 - 1895 年,俄国的铁路已由 3374 俄里增至 31728 俄里。这增强了抵御西欧国家扩张的能力,巩固了沙皇统治。

沙俄 1861 年农奴制改革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改革,它标志着俄国由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大转变。虽然改革存在局限性,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俄国的现代化进程。

举报/反馈

春秋谈历史

3.1万获赞 4521粉丝
历史长河,百家争鸣,智慧火花,照亮人类前行之路。
历史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