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曾于一千二百年前的秋日凝望甘肃天水的天空,写下“天水秋云薄,从西万里风”的诗句。天水,这座坐落在黄土高原与秦岭山脉交融之地的城市,平均海拔逾千米的独特地理位置,让它的天空似乎更加接近人心,引人入胜。
如今,天水依旧有孩子们的目光投向同一片天空,他们天真地描绘着梦想:“我想成为宇航员,坐上火箭,飞向太空和星星捉迷藏,玩累了就给他们讲睡前故事。”这些纯真的话语中,蕴含着对天空的热爱和对宇宙的无限遐想。
梦想成为宇航员的小作家何昊,就读于天水市麦积区井儿小学,五年级的他,一直梦想着能近距离接触天文设备和观测星球。近日,东风日产“阳光关爱·i读计划”邀请旅行博主房琪作为志愿者,带领井儿小学的三个孩子踏上一场“圆梦”之旅,从辽阔的西北高原到精密的天文体验馆,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宇宙的无限魅力。
一次从乡村到宇宙的探索之旅
何昊曾只在书中见过火箭的轮廓,这个自小对太空充满好奇的男孩,心中充满了无数疑问:宇航员能否登陆火星?火箭上的星河是否比地球上的更璀璨?宇宙中是否也能像家乡一样种苹果?何昊常常沉思——自己是否有一天能成为宇航员,亲自揭开这些奥秘?
这次,何昊和同学们真的体验了一次宇航员的生活。他们随东风日产“阳光关爱·i读计划”来到了天文观测基地,这里是国内首个火星主题沉浸式实景体验基地。孩子们穿上宇航服,过足了“航天瘾”。当真实的火箭模型映入眼帘,何昊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仔细观察着每一个细节。他从未想过自己能亲眼见到“神舟火箭”,还能体验航天员的训练项目,感受失重与漂浮,仿佛漫步在外太空中。
“因为看见了美丽的星空,所以想写一首美丽的诗。”孩子们在星空下将自己的天文梦想化作文字,也为这次旅行留下了童真的印记。何昊在诗中写道:“星星像石榴,宇宙是一颗巨大的石榴树”,韩智豪则幻想着“在星辰大海里,也有一个像地球一样的星球”。书籍帮助他们打开了星空的认知,而真实的体验则将这份热爱转化为文字,阅读与教育的意义在此刻得到了升华。
在高原的星空下,三个孩子展现了一条独特的“星河”。他们带着井儿小学的孩子们共同绘制的星河图,画满了心中的太阳、地球、火星、木星、月亮和飞船,共同编织出一个属于他们的星空梦。这些星体,与天空中闪烁的群星一样重要。从乡村到宇宙,从梦想到现实,东风日产一路陪伴着孩子们梦想的“银河”成长,每一束圆梦时刻的光芒,都照亮了更加灿烂的未来。
梦想的种子:书籍与科普
井儿小学孩子们的星空梦,是在一本本图书和一堂堂科普课程中逐渐生根发芽的。
2019年,东风日产“阳光关爱·i读计划”项目从甘肃出发,以乡村阅读推广为目标,在全国的乡村小学播撒梦想的种子。2023年,项目首次与井儿小学的孩子们相遇,为孩子们建立了一间明亮的智能化阅读室,配备了2000余册新书。
在“东风日产阳光关爱阅读室”的图书中,何昊对航天科普书籍情有独钟,通过这些书籍,他了解了各种火箭和飞行器的原理。韩志豪也是阅读室的忠实读者,他喜欢科技类的书籍。这些书籍成为了他们梦想的起点。何昊梦想着成为一名宇航员,而韩志豪则想成为一名科学家,发明“出租飞行器”,让人们在需要的时候一招手就能到达任何地方。
书籍为孩子们打开了通往外部世界的窗口,而东风日产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方式,为孩子们打开更多的梦想之门。
除了智能阅读室和书籍,东风日产还为井儿小学的孩子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阅读课程和科普课程,志愿者们和领读人为孩子们带来了阅读和科普的盛宴。今年的回溯之旅中更将日产筑梦课堂带入教室,用汽车科普引导孩子们探索科技的世界。
“做梦是一种能力。”东风日产通过持续的阅读推广和科普课堂,赋予了孩子们大胆筑梦的勇气,为他们插上了“做梦”的翅膀。这双翅膀将带领他们飞越未来更多的梦想之山,不断成长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井儿小学语文教师文慧是这场变化的见证者。在乡村小学推广阅读并不容易,但阅读室的存至,为孩子们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如今,井儿小学每个班级每周都会组织经典诵读活动。文慧也受到了启发,她鼓励学生们编写童话,讲述他们心中的奇幻故事。从阅读中汲取智慧,再编织自己的故事,就像“小宇航员”在星空下写出的诗句,阅读种下的梦想正在慢慢成长。
这些梦想,成为了东风日产“阳光关爱·i读计划”回溯之旅的重点之一。自2019年起,东风日产以阅读与科普为乡村儿童“造梦”,在项目的第六个年头,东风日产在今年秋天回到了曾亲手种下梦想的学校,重访了陕西、甘肃、广东,为大山深处的孩子们“圆梦”。
回首17年的公益之旅,“阳光关爱”不断拓宽乡村教育的边界,自2008年以来,走过10万公里路程,惠及超过100万师生。在过去5年里,东风日产“阳光关爱·i读计划”走进了多所乡村小学,建成了17间智能阅读室,开展了500多节优质课程。这些数字背后,是无形的公益之爱和梦想的力量。
这是一场因阅读而起,却又超越了书本的造梦之旅。无数乡村儿童得以仰望星空,也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