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
殊像寺位于山西五台山,是五台山五大禅林之一,供奉文殊菩萨。历经多次重建与修缮,拥有独特汉藏融合建筑风格。寺内文殊殿供奉高达9.87米文殊像,著名景点包括藏经阁、般若泉。游客参观需遵守礼仪,周边景点美食丰富。
摘要由作者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有用

五髻瞻殊像,千花聚法筵。

经营思哲匠,髣髴见初禅。

緤马明霞外,燃灯画壁前。

不须仙梵放,清磬已泠然。

——〔清〕康熙《咏殊像寺》

一、寺院概述

殊像寺,坐落于山西五台山台怀镇西南1公里处,作为五台山五大禅林之一,其名称源自寺内供奉的文殊菩萨。寺院始建年代不详,因历史久远,现已难以考证。

据寺内现存《重修殊像寺碑记》记载:寺院初名殊祥寺,创建于东晋初年(公元317-420年),唐代(公元618-907年)重建。《元史泰定帝纪》卷30载,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二月,皇帝也孙铁木儿为大元皇太后“敕建殊祥寺于五台山,赐田三百顷"又予重建,后毁于大火。明代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殊像寺得以重建,由铁林果禅师主持修建完工。现文殊殿内悬塑的五百罗汉,便是当年禅师请保定府祁州白罗村王章等十余人所创作。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又予重修,寺内至今保留着重修碑记。清代时,殊像寺也得到了保护和修缮,康熙皇帝在朝拜殊像寺时,还欣然题写了“瑞相天然”四个字,以赞誉寺庙的庄严和神圣。

殊像寺为典型汉式寺庙,东西约115米,南北约200米,占地面积27000平方米。寺院采用庭园布局手法,大规模叠砌假山,散植松树,建筑风格独树一帜,巧妙地融合了唐、宋、元、明、清等多个历史朝代的建筑精髓与特色。1983年,殊像寺被正式列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1986年被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殊像寺与显通寺、菩萨顶、塔院寺、罗睺寺并称五台山之“五大禅处”,和显通寺、塔院寺、碧山寺、南山寺、金阁寺、广宗寺、圆照寺、永安寺、灵境寺共为五台山之“十大青庙”。

作为五台山重要的佛教活动中心之一,殊像寺在历史上汇聚了众多僧侣与信徒,其地位在五台山佛教界中无可替代。寺内供奉的文殊菩萨像,不仅是五台山诸寺中最为高大的文殊塑像,更是殊像寺引以为傲的重要文化遗产。此外,殊像寺还凭借精湛的雕刻艺术与浓郁的佛教文化氛围闻名于世,深受广大游客与信徒的喜爱与推崇。

二、典故传说

千百年来,作为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和青庙十大寺之一,殊像寺承载着丰富的佛教故事与传说。其中,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两大传奇,莫过于“荞面头文殊像”的传说和“三皇姑与善静室”的传说。

“荞面头文殊像”的传说

在殊像寺大殿的正中佛台上,矗立着一尊高达9.87米的文殊骑狻猊像,此像堪称五台山诸寺庙中最大最精的文殊泥塑像。相传,为了塑造这尊神圣的文殊圣像并迎接其开光盛典,殊像寺的住持四处张贴告示,招募全国的能工巧匠。然而,在塑造过程中,工匠们遇到了难题,即文殊菩萨的头部形象难以确定。

一天中午,当工匠们正准备午饭时,天空突然祥云缭绕,传来悠扬悦耳的梵音,住持大师当即视此为文殊菩萨显圣之兆。此时,一位工匠急中生智,迅速用厨房和好的荞麦面,依着菩萨真容捏塑出了文殊菩萨的头部。这个头部形象与身躯完美融合,相得益彰,自此,五台山便多了一尊独一无二的荞面文殊像。举行开光法会那天,五台山各大寺院的僧众和俗家弟子纷纷前来朝拜,使得这一传奇故事迅速传遍了四面八方。

“三皇姑与善静室”的传说

根据《敕建清凉五台山翻修殊祥寺碑记》记载,在明朝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于寺院西北角一处幽静之地,修建了一间客堂。后来,此客堂因缘际会,被清朝皇室的三公主看中,并将其更名为“善静室”,作为“习静”之处。关于这间“善静室”,还流传着一段引人入胜的传说故事。

三公主为那拉氏所生,清世祖顺治帝的妹妹,康熙帝的姑妈。相传,三皇姑因不满政治联姻,在丈夫吴应熊被处死后,选择遁入空门,在殊像寺削发为尼,并住在该寺西北角的客堂里,后将其改名为“善静室”。在殊像寺,三皇姑遇到了一位年轻俊朗的出家僧人日柱,两人常在一起诵经学法,共同研讨佛教妙理。然而,这却引起了流言蜚语,说他们之间有了暧昧关系。这些传言传到了康熙帝的耳中,康熙帝大怒,便暗中派人放火烧了殊像寺。然而,大火燃烧了两天两夜,除了善静室安然无恙外,其余皆化为灰烬,三皇姑和日柱在善静室毫发无损。“善静室”之所以独存,康熙帝认为这是文殊菩萨证明他们之间无“爱恋”一说,甚为喜欢,即用巨款重建殊像寺。

重建后的殊像寺,有人提议,把寺名改成“清白寺”或“无瑕寺”,以示三皇姑的清白纯洁。但由于五台山是文殊菩萨道场,“殊像寺"即意味着寺院里有文殊菩萨的塑像,故重建后的寺院,仍叫殊像寺。寺内现存大清康熙十九年御制碑文载道:“悯兹颓废 , 受命缔修。梵宇再兴 ,呗筵如故。”并无提及三皇姑之事。可见,三皇姑之说应仅为传说而已。

三、建筑布局及特色

殊像寺的建筑布局严谨而富有变化,从南向北,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山门、天王殿、文殊殿等主要建筑,建筑风格上融合了汉族和藏族的建筑特点。其外观鲜明地呈现出汉式寺庙的风貌,诸如山门、天王殿与文殊殿等建筑,均严格遵循了汉式寺庙建筑的典型形式,如歇山顶的巍峨、琉璃瓦的璀璨,尽显古朴庄重之气。

然而,在建筑的细微之处,却巧妙地渗透了藏式元素,如宝相阁所展现的藏式建筑独特韵味,以及文殊殿后假山所运用的藏式布局技巧,均深刻体现了藏式寺庙的深远影响。这种汉藏建筑风格的完美融合,使得殊像寺在五台山众多寺庙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

四、主要景点概览

1. 山门(天王殿)

殊像寺的山门与天王殿合一,是进入寺庙的主要通道。现存的山门及天王殿建筑历年来经过了多次修缮,但仍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山门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单檐歇山顶。山门两侧设墙,界定了寺域,左右设旁门与一进院落相通。其门内供奉哼哈二将,山门前左右有石狮一对,石狮高约一丈,须弥座采用了少见的汉纹装饰。

山门之内,巍然矗立着天王殿,殿内正面供奉着慈悲庄严的弥勒佛,其背后佛龛之中,护法韦陀尊天菩萨挺立其间,两侧则侍立着威严的四大天王。钟鼓楼作为复原建筑,在原有大木结构的基础上精心打造,它们分别矗立于天王殿前的东西两侧,相对而望,形态一致,共同构成了寺庙内第一进院落的独特景致。

2. 文殊殿

文殊殿,作为寺内的核心建筑,同时也是规模最大的殿堂,其现存建筑可追溯至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的精心营造。大殿面宽五间,跨度达56.4米,进深三间,深19.63米。月台长21米,宽9.3米,高1米,连同殿基、踏垛和散水区域共占地989.5平方米。月台上下,伫立着明弘治至万历年间重修殊像寺的碑刻共计5通,以及康熙、乾隆年间御制的碑文2通,这些碑刻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瑰宝。1983年,文殊殿经历了一次重要的落架大修,使得大殿在保留明代建筑风格的同时,焕发出新的生机。殿内供奉的文殊像与大型悬塑,仅经过细微的补塑处理,基本维持了原有的风貌,让参观者能够领略到古建筑的独特韵味与魅力。

殿内正中央的佛台上,供奉着一尊闻名中外的文殊菩萨骑乘狻猊(即古代所称的狮子)的塑像,其总高度达到9.87米,堪称五台山寺庙中文殊菩萨造像之冠。在这尊宏伟的塑像中,狻猊的高度为3.05米,莲花座则高达1.6米,而文殊菩萨像本身则达到了5.1米的高度。

狻猊背部覆盖锦垫,其上安置着一座由莲花瓣构成的宝座,这些花瓣巧妙地分为上下两层,总数共计108个,每一片花瓣之上都精心雕刻着一尊精致的小佛像,令人叹为观止。文殊菩萨则右腿盘曲,左腿轻轻踏在莲花之上,以半跏趺坐的姿态端坐于宝座之中,显得格外庄严而慈悲。

菩萨头戴五佛冠,身披袈裟,手执如意,彰显其慈悲与智慧。其身后背光图案装饰着吉祥花卉与珍禽异兽,三层火焰环绕,更添神圣之感。右侧侍立着善财童子,左侧则为威严的修罗天王,共同守护着这位慈悲的菩萨。此外,身后还伫立着四尊胁侍菩萨,更显其庄严与尊贵。

文殊像两侧,匠心独运地塑有佛陀波利、圣老人与于阗王的形象,为这组雕塑增添了更多文化意蕴。供桌两旁,两尊护法神威严而立,一为韦驮菩萨,一为多罗天王,他们守护着这片神圣之地,确保信仰的纯净与安宁。这组雕塑创作于明代弘治年间,代表了明代雕塑的艺术风格。《清凉山志》盛赞此像为“神人所造,见者肃然,生难有想”,足见其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之深远。

在文殊像的背后,面向后门矗立着一尊庄严的观音菩萨塑像。与众多寺庙中观音菩萨常见的面朝南坐的姿态不同,殊像寺的观音菩萨却面向北方,这一独特的现象使得其被誉为“倒坐观音”,增添了几分神秘与独特。文殊殿的另一看点是悬塑佛像,殿内三面殿壁上,栩栩如生地塑造了五百罗汉的彩塑群像,其长度达48米,高度为6.8米,生动再现了五百罗汉渡江的传奇故事。这些悬塑宛若山洞中倒挂的冰棱,形态各异、错落有致、无一相同,它们不仅为整个大殿增添了斑斓的色彩,更让人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博大精深的文化韵味。

3.藏经阁

出大文殊殿后门,循阶而上,台基之上巍然矗立的便是藏经阁,它作为殊像寺中轴线上的第三座宏伟大殿,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殿内正中,释迦牟尼佛与阿难、迦叶两位高足并坐,一佛二弟子之像庄严祥和,令人心生敬畏。而佛前所供奉的“出山文殊”像,亦名“沐浴文殊”,更是栩栩如生,展现了文殊菩萨修行圆满,出山斋戒沐浴的生动场景。

此像中,文殊菩萨光头秃顶,眉宇间透露出深邃的智慧与黝黑的英气,胡须细密,趺坐于精致的浴盆之中,正沉浸在洗涤尘世的清泉之中。细察其面容,既有超脱世俗、领悟大道的喜悦之情,又仿佛透露出历经艰辛、终成正果的疲惫之感。这尊雕像以其精湛的工艺和深刻的寓意,让观者仿佛能够穿透其逼真的外形,窥见文殊菩萨那复杂而高远的内心世界,感受其深邃的智慧与慈悲的情怀。

两次间内供的是五方文殊,分别为:中台孺童文殊,北台无垢文殊,南台智慧文殊,东台聪明文殊,西台狮子吼文殊。凡朝五台山者,既不能亲登五座台顶,又不能爬黛螺顶的,到殊像寺朝拜五方文殊,也能满足朝台的心愿。

4、般若泉

殊像寺畔,静卧一泓清泉,名曰般若泉。其名源自梵语“般若”,寓含“智慧”之深邃意境。据传,饮此泉水,能启迪心智,涤除愚痴。因此,不仅佛门视其为供奉佛祖的圣洁“净水”,连清代帝王于朝山礼佛之际,亦专享此泉之甘冽。康熙帝巡幸五台山时,非“五台圣水”不饮,更遣亲兵护送,以确保其纯净无虞。

昔日品泉之茶亭,今已化作历史的印记,静静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乾隆帝六度驾临五台山,亦被此泉所吸引,亲笔御碑颂扬:“晚涨浮杯,清晨飞瀑,自然之妙,尽在于此。”善男信女们纷至沓来,皆以瓶盛装泉水,欲将这份清冽与智慧带回家中,与亲朋共享。

经科学初步验证,般若泉水确具清心保健之效,实为罕见之珍贵矿泉水,无论是饮用还是医药之用,均属上乘之选。学者名流更赠予其“茗啜般若,智爽神怡”之美誉,足见其非凡之处。

五、旅游贴士

如果你计划前往五台山殊像寺参观游览,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旅游攻略供你参考:

开放时间:06:30-18:30(具体时间可能因季节或特殊活动而有所调整,请提前查询确认)

门票:五台山景区门票价格为135元,60岁以上老人和1.2米以下儿童免票。参观建议在“五台山游客服务中心”公众号预约门票和车位。

详细地址: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明清街五台山景区(近五爷庙)

交通方式:五台山景区设有多个停车场,殊像寺周边也有方便的停车位置。但旺季时停车位可能紧张,建议提前规划。同时,私家车需要提前预约,否则可能无法进入景区南门。可乘坐1路公交车至殊像寺站下车,或选择打车直达景区门口。

注意事项:在参观过程中,请尊重寺院的宗教礼仪和当地文化习俗,穿着端庄得体,保持安静,避免喧哗。同时,请注意保护文物古迹,不要触摸或攀爬古建筑和雕塑等文物遗存。

周边景点推荐: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五爷庙、镇海寺、梵仙寺等景区。

美食推荐:在参观完开元寺后,也不妨品尝一下拨烂子、过油山药、高粱面鱼鱼、莜面窝窝、过油肉、土豆片栲栳栳、苔蘑酱等极具本地特色的美食,这些小吃不仅味道独特,而且富含地方特色,是五台山旅游不可错过的美食体验。

五峰挺拔,垒土成台,文殊祖庭,瑞气自然。历经千百年的历史烽烟,殊像寺的光辉依旧未减,尽管屡遭劫难与重建,它仍珍藏无数珍贵的文物与古迹。高耸的文殊菩萨像与倒悬的观音像,共同见证了这座古刹的悠久岁月与深邃文化底蕴。

无论您是虔诚的佛教信徒,还是热衷于历史文化探索的旅人,殊像寺都将是您旅途中不可多得的胜境。最后,衷心祝愿你的参访之旅充满收获,留下难忘的回忆!

举报/反馈

功德人生佛学文化

1.4万获赞 2632粉丝
正念教导我们,暂时中止一切概念、画面、价值判断、心理评论、意见与诠释。正念的心是准确、敏锐、平衡与不乱的,它就如一面镜子,毫不扭曲地反映一切前方之物。生活中保持正念,练就一颗如如不动的心,坦然面对一切。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