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的冯女士在废品站中意外淘得一批旧书籍与手稿,经过精心整理后,发现这些珍贵资料出自于1928年出生的杰出医学先驱王锐之手。据冯女士深入探索,王锐在连她父母都尚未诞生的年代,已精通三门外语,其生活日程紧密围绕着学术与科研,虽也涉猎漫画与言情小说,但医学领域的书籍始终是她的主要伴侣。得知王锐的故乡为常州市,冯女士决定于10月21日将这些承载着历史与智慧的资料,无偿捐赠给常州武进区档案馆,以供更多人了解与学习,这些资料现已被档案馆妥善收藏入库。
在10月21日这一天,冯女士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她提到,在前往市场采购食材的途中,不经意间被一家废品回收站旁的一幕深深吸引——一辆满载旧书的三轮车映入眼帘。这些书籍种类繁多,从各类杂志、医学领域的专业期刊到精美的画册,更令她惊喜的是,其中还夹杂着不少语言学习的宝典,如俄文、英文及日文词典。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在翻阅这些书籍的过程中,她意外地发现了几份珍贵的手稿,仿佛是与时间对话的钥匙。冯女士当即决定,要向回收站的老板提出购买这些旧书及手稿的请求。当她轻轻翻开这些承载着过往记忆的纸张时,心跳不禁加速。她深刻感受到,自己手中握着的不仅仅是纸张的堆砌,而是某个陌生人一生故事的片段,虽然只是冰山一角,却已足够勾勒出那位作者独特的风采与轮廓。
冯女士经过一番细致的整理,揭示出这批旧书籍与手稿的真正主人——杰出的女性科学家王锐。王锐,籍贯江苏武进,生于1928年,她的职业生涯璀璨夺目,曾任江苏省药物研究所的研究员,卫生部吸血虫病专家咨询委员会的重要成员,并担纲《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第三届编辑委员会职务,同时兼任江苏省新药评审及高级职称评审的权威委员。回溯至1952年,王锐从华东药学院(其后相继更名为南京药学院,最终并入中国药科大学)毕业,自此投身于抗血吸虫病药物的科研前线。她的里程碑式成就之一,是对吡喹酮的研究,这一成果不仅于1980年荣获江苏省科技成果奖及卫生部乙级科研奖,更在1985年登上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荣耀殿堂。步入20世纪80年代末期,王锐的研究领域又有了新的拓展,她转而聚焦于灭螺药的研发,其中,“高效低毒灭螺药的研究之Ⅲ”项目更是被纳入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计划的核心之中。鉴于其卓越的贡献,1992年,王锐荣幸地获得了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这是对她一生科研奉献的最高认可。
受到网民的提议,冯女士决定将这批珍贵资料捐赠给常州市武进区档案馆,并主动与馆内人员取得了沟通。鉴于对资料安全性的高度关注,冯女士决定亲自于10月21日午后,将这些资料护送至武进区档案馆。档案馆方面对此表现出极大的重视,他们透露档案馆内已存有关于王锐的详尽记载,并承诺会将这批新资料妥善归档保存。次日,现代快报记者从档案馆工作人员处证实,这批资料已安全抵达并被妥善接收。
江苏省在历史长河中,曾是血吸虫病肆虐的重灾区。据史书记载,1950年夏末秋初之际,扬州市高邮县新民乡骤然间遭遇了急性血吸虫病的大爆发,短短时间内,4019人不幸染病,其中1335人遗憾离世。自20世纪50年代起,江苏全省上下齐心,毅然决然地展开了与“瘟神”血吸虫病的持久斗争,一代代血防工作者前赴后继,投身于这场全面抗击血吸虫病的伟大战役中。在这漫长的征途中,王锐作为江苏省众多血吸虫病防治研究学者中的杰出代表,她的学术贡献曾深藏于厚重的论文之中。而今,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她的名字与事迹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如同春风化雨般,悄然走进了更多年轻人的心田。
《当代资讯速报》/时代前沿的讯息速递者 陈文龙记者执笔
图片由冯女士慷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