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
黎永明任顺德知府时筹资重建邢州郡楼并命名为清风楼,表明为政清廉之志,同时兴学劝农,推动顺德文化教育和经济发展,清风楼成为地方标志和清廉象征。
摘要由平台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有用

明成化三年(1467 年),顺德(今邢台市)知府黎永明筹资重建了历史名胜——邢州郡楼,使其重现昔日风采,展露古楼新韵,并将其命名为“清风楼”,以此表明自己为政清廉、清风永驻的志向。

清风楼 瓷都赋

黎永明,字光亨,江苏京山人,进士出身,原任郎中职。成化二年出任顺德知府。到任后,他将兴学和劝农视为要务,促使顺德的文化教育和经济迅速发展。近百年来,由于长期战乱和社会动荡,顺德的教育备受摧残,科举萎靡,仕途寂寥,鲜有士子中举入仕。黎永明立志改变这一状况,大力发展教育,振兴举业。他积极筹措资金兴建府学,重修文庙大成殿及两庑,让九县诸生能够到府庠号舍就读应考。他还亲自为诸生讲经解惑,精心培育,使得不少士子学业有成并中举。毛圮、韩焘等进士,皆出自他的悉心教导。为增强顺德的经济实力,他积极劝勉农桑之事,大力扶持农耕,促使农业及蚕缲生产兴旺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生活状况得以改善。

文庙

当时,经历了“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之变

”的明王朝内忧外患,由盛转衰。朝政黑暗,官吏腐败,激起民众不满,农民起义此起彼伏。顺德虽民风淳朴,未生波澜,但平静的表象下难以掩盖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诸多乱象凸显:官吏贪污受贿,徇私枉法,横征暴敛,民众苦不堪言。恶霸豪强用钱财勾结官吏,横行霸道,欺压百姓。对日益混乱的政局和污浊的社会风气深感忧虑的黎永明,渴望国家能尽快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实现国泰民安。他就任顺德知府后,认为实现自己宿愿的机会已至。于是,他不畏艰难险阻,大胆革新,决心让顺德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黎永明勇于革新的壮举,如同一阵清爽的风,吹拂着暮气沉沉、如一潭死水的明朝官场,给顺德人民带来了希望,深受广大百姓敬仰和拥戴。

明 清风楼侧面

成化三年,在黎永明的精心治理下,顺德社会经济发展,各行各业百废俱兴,人民安居乐业,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黎永明踌躇满志,决定恢复重建已圮废数百年的沧桑古楼——郡楼。据府志记载,郡楼约始建于唐宋,后毁于战火,仅留遗迹。黎永明查阅古籍,精心设计,筹集资金,召集工匠伐木取材,在原址上动工重建,不久便竣工。

明 清风楼

郡楼位于府署前东南侧,楼高七丈有余,飞檐斗拱,雄伟壮观,黎永明将其命名为“清风楼”。清风楼为重檐歇山式建筑,分为三层。底层为楼台,由青石砌筑,砖石拱券洞门位于中央,可供车马行人通过;二层中间为正厅,厅内西南墙壁上镶嵌着唐代诗画家王维所作春夏秋冬四景之《山水图》(后春景遗失)和《清风楼题记》等石刻。厅外四周环绕回廊,有青砖围栏;三楼高耸入云,气势恢宏。顶檐下方,巨匾高悬,上书“清风楼”三字,字体苍劲秀雅,镌刻精美,为当朝一位宰相所书(后手稿遗失,宰相姓名不详)。大厅宽敞明亮,四扇窗户雕刻精美。置身厅外,凭栏远眺,街市店铺鳞次栉比,山水美景尽收眼底,府城全景一览无余。从此,清风楼作为府城的标志性建筑,成为知府召集宾客、举行盛大仪式和集会的场所,也是检阅台和观礼台;同时也是士人、百姓观赏市容、纳凉和吟诗作画的风景名胜之地。此外,它更是知府黎永明革新政治、主张为政清廉、弘扬清正之风的意志和象征。

清 顺德府府衙大门

清风楼落成后,豪情满怀的黎永明盛情邀请宾客登楼观赏。宾客们情绪激昂,赞叹之声不绝于耳。此时,有客人问道:“凭楼远眺,四季美景,缤纷多彩,极具诗情画意,黎公为何不以此为郡楼题名,而唯独以‘清风’命名,称之为清风楼呢?”黎永明回答道:“风来之时,站在高处者最先感受到。有此巍峨高楼,凉风四面聚集,使我衣襟舒畅,驱散炎热。有耳之人,谁会听不到风声?有形之体,谁会感受不到清爽?这便是我取‘清风’为郡楼之名的原因。”客人说道:“我明白了。黎公向来怀有报国济民的志向,从不留恋风月之事,又怎会羡慕此楼之风?正如黎公所说,有声之风足以侵袭人的外表,无声之风足以感化人的内心,就像孔子所说的‘君子之德风’,其深入人心,令人深受感动。往昔杨震、胡质、包拯等贤臣以廉洁为官,清正廉洁,至今千百年过去,想到他们的高尚气节,仍让人振奋踊跃,如同在盛夏中享受凉风。如今黎公担任郡守,坚决关闭私利之门,杜绝贿赂之路。扶助弱小,抑制豪强,清除污浊的政事;缓和严苛的政令,带来清凉;下属官吏秉承清风,百姓拥护爱戴。黎公将郡楼命名为清风楼,意在让今人和后人仰望此楼而仰慕清风,敬仰先贤,以廉洁为官,以德治国,代代相传,届届相承。”黎永明深情地说:“正是如此。皇上清正之风,来自帝王身边,我率先宣扬,传播至四面八方,愿使郡内官民都能沐浴在春风之中;期望后来的官吏代代相传,永远如同今日,保卫江山,稳固如磐石,但愿从我开始!”

清风楼夜景

自黎永明建成清风楼至今五百余年来,它一直是邢台的标志、象征和骄傲。那令人陶醉的“郡楼远眺”,曾被明后史志誉为“邢台八景”之一,吸引了朝中各地的达官士人慕名而来,登楼观赏,赋诗泼墨,留下了无数佳作。实际上,清风楼更应是一座丰碑,一面旗帜,鼓舞和指引着人们追慕前贤,为政清廉,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作者:邢州清风

举报/反馈

读史话收藏

523获赞 356粉丝
品读历史,话说收藏,以史鉴今,感悟人生。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