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观看电视、使用电脑还是拍摄照片和视频,常常会遇到不同的画面比例,其中 16:9 和 4:3 是较为常见的两种。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一、16:9 与 4:3 的基本介绍

我们一般把屏幕宽度和高度的比例称为屏幕比例,标准的屏幕比例一般有 4:3 和 16:9 两种。16:9 也有几个 “变种”,比如 15:9 和 16:10 等,由于其比例和 16:9 比较接近,因此这三种屏幕比例的液晶显示器都可以称为宽屏。此外,如果还有比较特殊的比例,例如 21:9,当然也算宽屏。

从发展历程来看,从 19 世纪末期一直到 20 世纪 50 年代,几乎所有电影的画面比例都是标准的 1.33:1,也就是 4:3。我们所接收到的电视节目也大多是这个比例。由于这样的传统,所以液晶显示器的屏幕比例也还以 4:3 为主。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收看影视以及适应各种数码产品的表现需求,宽屏的液晶显示器出现了,16:9 的比例逐渐流行起来。

16:9 的屏幕更接近黄金分割比,也更适合人的眼睛,在观看影片时给人的感受更舒服。而且宽屏产品可以在一个屏幕内显示两个完整的 Web 页面或是平铺更多的窗口,能够有效提高办公效率。在数字图像处理和多媒体编辑等工作中,宽屏也更具优势。笔记本主流屏幕比例为 16:9 和 16:10,前者分辨率大多为 1366768,后者为 1280800。2006 年被定义为 “宽屏元年”,16:10 的屏幕比例宽屏开始应用到桌面液晶显示器领域。随着高清电影的流行,16:10 的屏幕比例在播放这些格式的影片时会有黑边,所以从 2009 年开始,主流液晶显示器的屏幕比例开始向 16:9 发展,分辨率也开始使用 1600900 和更大的 19201080。2010 年成为 16:9 比例液晶屏幕的 “普及年”。

二、历史渊源与技术限制

(一)4:3 的历史由来

在爱迪生发明电影机时,发现 4:3 比例的放映效果最好,这一比例也因此在未来的电视、电影院大屏幕放映中被广泛采用。从显示面积方面来看,通常我们所说的 “XX 寸” 屏幕指的是屏幕对角线长度。

从技术限制方面来说,早期电视用的是显像管技术,通过电子束击中荧幕来产生图像。由于利用了磁场偏转电子束,理论上把显示屏制造成球形会得到最好的显示效果,但这并不适合观看。在那个连晶体管都没有发明的时代,想把屏幕比例修正为 16:9 又不影响画面表现,几乎是无法实现的。早期电影大都是 4:3,这一比例的创作内容越来越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后来个人电脑显示屏比例。

(二)16:9 的发展历程

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我们可以生产出更好的控制电子流流向的芯片。屏幕越做越平,16:9 的 CRT 显示器也被制造出来。但相比新推出的、可以实现任意宽高比的 LCD 屏幕,CRT 显示屏的造价太高,便逐渐淡出了民用设备的视线。

LCD 显示屏的成本几乎都在屏幕面板上,如果都按同样的对角线长度,通过计算分析,16:9 的屏幕显示面积要比 4:3 的小 10.98% 左右。厂商推 16:9 比例的屏幕,一方面是为了吸引家家都有电视的影迷进入电影院,像 “2.35:1” 等比 4:3 更宽比例的屏幕早已成为电影院的卖点和标配,而 16:9 可以容纳 4:3,又可以包含 2.35:1,还符合人眼视觉;另一方面,16:9 成本更低。在 4:3 视频资源丰富、不知道未来会如何发展的情况下,厂商并没有彻底放弃 4:3 这一屏幕比例,而是同时开发两种不同尺寸的屏幕。不过,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网络视频、网络游戏(大都是 16:9)普及,以 “文档处理” 为首的办公需求不再是电脑最重要的使用方向,虽然实际显示面积更小,但 16:9 依然成为了用户选择的主流。

根据 screenresolution 网站《2024年度 Internet 用户屏幕分辨率实时统计报告》显示:2024 年,1920X1080 分辨率 16:9 的屏幕占比依然达到 20.75%,占比排在第一。

三、应用场景差异

(一)阅读与电子设备

4:3 的屏幕比例在阅读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大部分书籍的尺寸比例更接近 4:3,这使得电子阅读器屏幕做成 4:3 比率时,能更好地还原纸质书籍的阅读体验。对于平板电脑来说,采用 4:3 的屏幕显然更符合阅读习惯。例如,在阅读电子书特别是 PDF 电子书时,4:3 的屏幕可视面积更大,可以减少手动滚屏的次数,提高阅读效率。同时,4:3 的屏幕比例在浏览网页的时候也可以显示更多的内容,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二)视频与娱乐

16:9 的屏幕在视频与娱乐方面表现出色。它更适合看 DVD 和高清电视节目,因为目前的视频比例一般都是 16:9 或者 8:5,采用 16:9 的屏幕能最大限度的减少黑边,增加显示面积。网络视频也多为 16:9,这使得在观看在线视频时,16:9 的屏幕能够提供更完整的画面。此外,目前的游戏主机如 XBOX360、PS3 等的游戏画面全部采用 16:9 的屏幕比例,配合 16:9 的屏幕比例才能有效避免画面拉伸。例如,在玩《生化危机 5》等热门游戏时,1920×1080 分辨率下的 16:9 比例屏幕可以看到左右的画面内容明显更多,上下内容并没有减少,让玩家更容易发现 “丧尸” 的出现。未来将越来越多的游戏采用 16:9 设计,所以喜欢玩游戏的用户选择 16:9 是明智的。

(三)握持与使用体验

在握持与使用体验方面,不同尺寸的设备有不同的特点。小尺寸设备上,16:9 的屏幕更适合单手握持,由于宽度较小,单手就能牢牢握住。不过普通人单手能轻松握住的最大尺寸就到 7 寸为止,超过 7 寸的设备采用 16:9 的屏幕就没有这个优势了,反而因为体积较长,横向单手握着会更累。而大尺寸的设备,4:3 的屏幕更适合单手握持,超过 7 寸的液晶采用 4:3 的比例,看起来还是单手拿着都更舒服一些。工作中经常用到的手持写字板、文件夹等文具也都是更接近 4:3 的比例,这也进一步说明了 4:3 的屏幕在大尺寸设备上的握持优势。

四、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进步和用户需求变化,屏幕比例越来越多样化,如今更多比例是用户选择和差异化竞争的结果。

在智能手机领域,屏幕比例从早期的 3:2 逐渐演变为如今的各种比例,如 18:9、19:9 甚至 21:9。一方面,这是由于人们对视觉体验的追求,越来越长的屏幕能够在横屏追剧、打游戏时提供更宽广的视野。另一方面,受限于人手握持手感的舒适感,手机屏幕尺寸无法宽得很夸张,所以厂商在保证适手性的前提下,通过改变屏幕比例来满足用户对大屏幕的需求。未来,随着柔性屏技术的不断发展,折叠屏手机的出现为屏幕比例带来了更多可能性。目前折叠屏手机展开后的比例更 “方”,不再拘泥于传统的 16:9 规则,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不同的屏幕比例,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在平板电脑领域,目前最主流的屏幕比例当属以 16:10 为主的安卓系平板和 4:3 为主的苹果 iPad。2023年3月上市的 OPPO Pad 2,这款平板的 7:5 屏幕比例被官方称为 “黄金比例仿书屏”,在显示面积上增加接近 10%,特别是纵向内容明显增加。从对比体验来看,7:5 屏幕比例集合了 16:10 和 4:3 主流屏幕比例的优点,OPPO、一加和 vivo 也向市面上推出了多款 7:5 比例屏幕的平板。

在显示器领域,从最初的 4:3 到 16:9,再到如今的 21:9、32:9 等比例,显示器的宽高比不断加深。厂商推出不同比例的显示器,一方面是为了标新立异,实现差异化竞争,提升品牌价值;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满足用户对显示效率提升的美好愿景。然而,对于多数用户来说,32:9 等超宽屏显示器虽然能够在一个屏幕内显示更多内容,但也存在价格昂贵、适配游戏和电影资源少、难以放置在普通白领工位等问题。未来,显示器比例可能会继续多样化,以适应不同领域和用户的需求。例如,电竞显示器可能会在提高刷新率的同时保障高分辨率,让 VA 面板和 IPS 面板提高响应速度,使显示器色彩表现更加精准、功能更加丰富。

总的来说,未来屏幕比例的发展将更加多元化,厂商将根据用户需求和市场竞争情况,不断推出新的屏幕比例产品。用户也将根据自己的使用场景和个人喜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屏幕比例。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举报/反馈

闲暇时光

5255获赞 307粉丝
还没有任何签名哦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