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旅游一向很旺。但从风光上看,也并不占优,主要靠它的景观与历史文化的融合,尤其是近现代史。
其中牯岭镇上的那些老别墅,就足以让人逛个一二天。
自1895年英国传教士李德立花200两白银租借庐山牯岭长冲河一带的800亩土地为避暑之所以后,庐山先后共建筑了636幢别墅,总建筑面积174653.57平方米,风格各异,其中中式259幢、美式185幢、英式125幢、德式17幢、瑞典式12幢、日本式11幢、法式7幢、芬兰式3幢、挪威式3幢,还有丹麦、加拿大、俄罗斯、葡萄牙、澳大利亚、瑞士和国际式(多种建筑风格融合)别墅,其中名人别墅有300余幢,文化积淀尤为丰厚,可称是“世界别墅建筑艺术博物馆”。
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庐山会议”旧址及别墅群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庐山牯岭上的别墅群主要集中在东谷,而娱乐则在西谷。
西谷最繁华的地方是牯岭街,整街自东向西略带弧形蜿蜒于山的西麓。相对来说,东谷就安静得多。
庐山现存各个时期的别墅主要用途有居民住房、对外接待、人文景观、文博场所陈列展示等,其中有41栋别墅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庐山当地人说,现在牯岭上已经不准建新房屋。老房屋、老别墅也只是维修,而不能翻建。
这是因为所有房屋都是国有资产或文物,只是根据不同情况对外开放或出租给人使用,包括做民宿。
庐山管理局对别墅整修审批的申报条件、审批流程、审批权限以及整修实施中的监管、工程完工验收等都作了明确规定。
目前大约有20多栋别墅通过公开招拍挂程序,吸引投资者进来改成民宿,使沉睡多年的老屋焕发青春,吟唱着独有的中西情调的慢生活,吸引了浙江、上海、广东等地的游客来此度假休闲。
在庐山的这些名人别墅中,最出名的当然是美庐和已经改成庐山博物馆的毛主席居住过的芦林一号别墅。
每个人都会先将游览目标定位在这两栋别墅上。
然后再视时间安排去看看其它别墅。
我也是先去芦林湖后再逛美庐,然后顺着美庐周边闲逛,先后看了多栋名人别墅,还无意中看到一栋最小的别墅。
要说庐山上最大的别墅,当然非芦林一号和美庐别墅莫属。
美庐别墅位于庐山牯岭东侧长冲河边,占地5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900多平方米。
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毛主席在美庐别墅一住就是50多天。
加上后来1961年和1970年的两次入住,毛主席一共在美庐别墅住了三次,为美庐再添了几份浓厚的历史文化韵味。
毛主席旧居芦林一号别墅的来历还与美庐有点关系。
1959年7月,毛主席第一次上庐山,下榻在美庐别墅。
会议期间,江西省委和庐山管理局党委的同志们觉得,在美庐别墅二楼会客室召开政治局常委扩大会,显得地方太小。而且在这里开会,情感上也说不过去,便暗暗下定决心,要专门为毛主席修建一栋别墅,并选择芦林湖那幽静而神秘的湖畔作建设地点。
1960年年底中央决定将于1961年夏在庐山召开中央工作会议,江西省委得知这个消息后,加快了修建别墅的“秘密行动”。
芦林一号别墅占地面积1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1961年7月一期工程完工。
建筑物是石块与钢筋水泥整体浇制相结合的结构,主体为“四合院”式。
1961年夏秋,毛主席在这里住了一个月。后来才扩建二期。
1970年8月21日,毛主席上山主持中共中央九届二中全会期间,亦曾在芦林一号工作休息,至9月9日。
1980年,芦林一号别墅改为友谊俱乐部,对国内外游客开放。1985年,庐山博物馆由火莲院迁到这里。2003年4月,此处改为免票参观。
除此之外,庐山上还有一幢美式别墅占地面积5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号称民国时期庐山建别墅面积之第二大。
不过这栋别墅老二我没有看到。
而在中三路6号,一栋很容易让人误以为不是别墅的房子忽略而过。
这应该算得上是庐山最小的别墅了。
它与8号的海伦别墅共一个大院子,初看时以为是海伦别墅的一部分。
其实,它是一栋独立的日式木屋别墅,原房主是日本人吉友次郎。
房子只一层,上台阶后是走廊及露台。四面外墙均为木制雨淋板,内墙、地面和天花板均为木制。方窗外配百叶窗。
整个房子呈长方形,面积大约只有30多平方米,显得精巧玲珑。
1936年,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曾任广西、湖北、浙江省主席的新桂系三巨头之一黄绍竑曾居此。
恰巧黄绍竑是我的容县老乡,因此,看到这别墅就格外多了些亲切感。
庐山这些“万国别墅群”,都比较分散,建筑密度较低,层面不高,多为一至二层。
最重要的是,在建造时都尽量保护原有高大乔木,别墅建成后又在周围广植乡土观赏树木,别墅从而掩隐在绿阴丛中,使人赏心悦目。
别墅形体的变化与地形的起伏也相互配合,与道路的蜿蜒曲折相互呼应。
别墅庭院都能营造出深邃 、宁谧的氛围,往往先入庭院,再入券廊,再入房庭,意趣油生。游人至此,都不油自主的联想到百年风云人物曾在一幢幢别墅里活动,扮演各种历史角色,演绎出一串串趣闻故事,一件件重大历史事件。
因此,庐山别墅群是西方建筑文化的具象体现,又是在庐山独特的地理环境中所出现的产物,是建筑艺术与幽美环境的完美结合,并形象地融入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成为可居、可游、可赏的统一,创造出特有的风景景观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