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十大名鱼的说法可能因不同的评判标准而有所差异,以下是一些在长江流域比较著名且具有代表性的鱼类:
长江鲥鱼:曾盛产于长江下游流域。其体形扁平且细长,呈银白色,肉质细嫩,是历史上少有的名贵臻品,明清两代曾作为皇家贡品进献京城,在古代只有非富即贵之人才能享用。由于过度捕捞、环境变化等原因,野生鲥鱼已极为少见,现为国家二级保护鱼类。
长江刀鱼:原名叫长颌鲚,因形状像刀而得名。其从头到尾逐渐变细,小小的眼睛,鳞片富有光泽,肉质鲜嫩。曾经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水系,但由于过度捕捞以及对水质要求较高等因素,导致存量锐减,价格昂贵,与河豚、鲥鱼并称为 “长江三鲜“。
松江鲈鱼:头部及前部宽又扁,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西部沿海和鸭绿江等河流。在长江流域也曾有分布,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隋朝时期,隋炀皇帝曾称其为 “江南第一名菜”。后来由于人为破坏、水环境影响,其产量不断减少,成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鱇浪白鱼:俗称抗浪鱼,是云南抚仙湖的特产,对水质要求较高。曾为云南地区的主要经济鱼类,但近些年几乎濒危灭绝,现已经成为国家二级保护鱼类。
中华鲟:长江流域中体型最大的一种淡水鱼,所发现的最大一条中华鲟长达 3.3 米,体重超过 700 斤。中华鲟是古老的珍稀鱼类,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生态价值,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鳜鱼:俗称桂花鱼、鳌花鱼等,在长江流域有分布。其体形圆扁,体色淡黄,肉质鲜嫩,味道醇厚,是中国南方主要菜系中常见的食材。在幼鱼阶段鳜鱼就以其他鱼苗为食,性情凶猛。
鮰鱼:亦称长吻鮠,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上海称 “鮰老鼠”、四川名 “江团”,贵州则唤之为 “习鱼”。它体长,吻锥形,向前显著地突出。口下位,呈新月形,唇肥厚,眼小。须 4 对,细小。无鳞,背鳍及胸鳍的硬刺后缘有锯齿,脂鳍肥厚,尾鳍深分叉。体色粉红,背部稍带灰色,腹部白色,鳍为灰黑色。其肉肥肉鲜,是鱼中名品。
黄颡鱼:虽然体型不大,但也是长江流域常见的鱼类。它是杂食性鱼类,成鱼则以昆虫及其幼虫、小鱼虾、螺蚌等为食,还会大量吞食鲤鱼、鲫鱼等的受精卵。其肉质鲜美,营养价值较高。
大家看看,还有什么名鱼或美味鱼种,评论区一起科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