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30年代,全球航空运输业迎来了其发展的起始点,而引领这一行业飞速发展的是那时还未名声大噪的波音公司。波音公司在1930年开始专注于全金属客机的研发,到了1933年2月,他们推出了波音247型双发活塞式客机——全球首款全金属客机,配备了10个座位和700km的航程,客舱内首次配备了空乘人员,这极大地吸引了寻求增长点的航空公司,他们纷纷下达购买订单。
波音公司推出的首款全金属客机——波音247型双发小型客机
尽管美国媒体对波音公司大加赞赏,然而另一家美国航空制造商——道格拉斯公司,虽然起步稍慢,但在1933年7月也推出了其全金属客机——DC-1型,这款飞机具备12个座位,300km/h的巡航速度,1600km的航程,显然超越了波音247。由于波音公司的装配线每年只能生产60架波音247型客机,无法满足整个美国市场的需求,道格拉斯公司因此凭借其生产规模的优势获得了大量订单,成功超越了前辈。
道格拉斯公司推出的首款客机——DC-1型双发活塞式小型客机
这种竞争关系,当时的道格拉斯公司可能并未意识到其将带来的长期竞争积怨,因为他们正忙于改进其DC-1型。到了1935年,道格拉斯公司推出了DC-2型的加长版,座位从12提升到14,航程增至1700km;随后更是推出了超级加长版的DC-3型,座位从14增至30,航程提升至2600km,能够从美国东海岸飞到西海岸只需一次中途停靠,并提供全程卧铺服务。DC-3型客机因其超级舒适的飞行体验成为了全美乃至全球最受欢迎的客机。
道格拉斯公司的标志性活塞客机产品——DC-3型客机
美国陆军航空兵(即后来的美国空军)对DC-3型客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下了大量军用订单并将其命名为C-47型运输机,这标志着道格拉斯公司开始同时经营军用和民用飞机业务的新时代。到了1939年,二战的爆发为美国航空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军用订单,其中DC-3型飞机在战争期间的总产量高达13000架,成为全球产量最高的飞机之一,在各战区均可见其身影。
抗战时期在驼峰航线飞行的飞虎队C-47型运输机
这一时期,道格拉斯公司由于军事订单的大量涌入而盈利丰厚,但也让公司形成了一个战略误区——试图用单一机型同时满足商业和军事市场的需求,这种思维惯性在未来四十年中影响深远。在DC-3型大获成功的基础上,道格拉斯公司相继推出了DC-4型、DC-5型、DC-6型和DC-7型四种不同机型。
道格拉斯公司的首款四发客机——DC-4型四发活塞式客机
这四种机型中,DC-4、DC-6和DC-7三款为四发活塞动力的中程客机,外形和布局极为相似,属于同一系列的基本型、加长型和增程加长型;DC-4型可载44座,航程4500km;DC-6型载54座,航程5000km,巡航速度500km/h;DC-7型则可载64至105座,速度达650km/h,航程介于8000至9500km之间。DC-5型则是DC系列中的补充版本,座位数为16至22座,航程2500km。
道格拉斯公司销量最低的飞机型号——DC-5型小型客机
这四种机型除了DC-5型的销量仅有5架外,其他三种的市场表现都相对不错,DC-4型自1942年推出以来,军用版本销量超过1100架,民用版本70余架;DC-6型自战后1946年推出,累计销量达到700余架;DC-7型自1953年推出,总产量约300架。
然而,从二战结束后的十年间,道格拉斯公司的客机销量呈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这背后隐含的行业趋势一方面是战后大量军用剩余物资转入民用市场,降低了对新型飞机的即时需求;另一方面则是五十年代喷气式飞机技术的兴起,相较于传统的活塞式螺旋桨飞机,喷气式客机提供了更快的速度和更优的乘坐舒适度,代表了民航飞机的未来发展方向。而道格拉斯公司对这一趋势反应过于保守,使得曾是竞争对手的波音公司在这一技术转换中成功实现了战略超车。1958年,波音公司推出了其首款四发喷气式客机——波音707,这款机型以其120至190座的载客量、6000km的航程以及970km/h的飞行速度在市场上大受欢迎,累计销量超过1100架。
美国总统专机“空军一号”曾使用的波音707型客机
相比之下,道格拉斯公司对喷气式客机市场的反应慢了整整八年,直到1967年才推出其首款喷气式客机——DC-8型,这款飞机拥有DC-8-10/20/30/40/50/60/70/80等多个子型号,商载能力180座,航程7400km,虽然性能略优于波音707,但波音公司的市场先机已不可撼动。到1972年DC-8停产时,总销量仅500余架,远不及波音707。
道格拉斯公司的DC-8型四发喷气式中程窄体客机
尽管在四发喷气式客机市场遭到波音超越,道格拉斯公司在小型客机领域仍保持优势。1965年,道格拉斯推出了DC-9型双发喷气式客机,采用尾部
吊挂发动机加T型尾翼的独特布局,提供DC-9-10/30/40/50等子型号,载客量在80至140座之间,航程3000km。
美国西北航空采购的DC-9型客机
然而,DC-9的市场优势并未如预期那样压倒波音公司,反而被波音在1967年推出的737型客机反超。737型客机的累计销量已超过10000架,而DC-9不足1000架。在喷气式客机市场上屡遭挫败后,道格拉斯公司面临严重的资本压力,无奈之下与另一家同样经历挫折的航空制造商麦克唐纳公司合并,形成了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即后来的麦道公司。
麦道公司的最后一款机型——MD-95型双发喷气式窄体客机
新成立的麦道公司在1970年发起对波音的新一轮竞争,推出了中远程宽体客机——DC-10和MD-11,这两款机型采用双通道客舱设计,商载能力在250至380座之间,航程6000至12000km。尽管DC-10和MD-11采用了独特的三发动力布局,但波音公司推出的747型四发大型飞机在性能上更胜一筹,市场反响更热烈,累计销量超过1500架。而MD-11的销量未突破500架,多数流向了货运市场,成为远程货机的代表。
美国联邦快递公司订购的MD-11型全货机
在中远程宽体客机市场连续受挫,加上在美国国防部ATF、JSF两大四代机项目中竞标失败后,麦道公司的经营日益困难,最终在1997年被波音公司兼并,大部分民用机型被放弃,仅保留了MD-95,并重新编号为波音717。
九十年代的上海工厂组装的MD-90客机,交付给南方航空公司
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作为航空制造业的一部分,其历史充满了戏剧性和悲情,曾在活塞动力时代创造辉煌,但在喷气式技术时代由于策略失误被竞争对手超越,从领导者变为追随者,最终沦为猎物。这一历史告诉我们,在航空制造领域中,选择正确的战略方向至关重要,无论是对行业新手还是老将都同样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