痣,又叫“黑痣”“痞子”,是最常见的良性皮肤肿瘤。医学上的“痣”称为色素痣,又称痣细胞痣、黑色素细胞痣或普通获得性黑色素细胞痣。每个人身上几乎都长有黑痣(色素痣),仅数量多少不同而已。
那么,对于长在皮肤上小不点儿的黑痣,有几种类型呢?哪些痣可能会癌变?如何判断身上的痣是否是黑色素瘤?如何预防癌变?
医学上将黑痣分为四种:
(1)皮内黑痣
成人常见,存在于真皮层内,高出皮面数毫米,表面光滑,界线清楚,或呈乳头状,或有蒂,可含有毛发,颜色较深而均匀,呈浅褐、深褐或黑色,一般不发生癌变。
(2)交界黑痣
出生时即有, 或出生后不久发生,位于表皮和真皮交界处,多见于手掌、足底、口唇及外生殖器部位。表面平坦或稍高出皮面,大小在1~6毫米之间,平滑, 无毛,呈淡棕、棕黑或蓝黑色,有癌变可能,可转变为恶性黑色素瘤。
(3)混合黑痣
为上述两种混合而成,多见于儿童和少年,外观类似交界痣, 但略微高出皮面,有时有毛发长出,因有交界痣的成分,故也有可能恶变为癌。
(4)蓝痣
较少见,多发于儿童,好发于臂部、手背、足背,多为良性,但偶有癌变。
1、边缘不齐的痣
普通痣一般直径小于5毫米,边缘光滑,与周围皮肤分界清晰,若痣的体积突然在短时间增大变形,直径超过5毫米,与皮肤的交界处不清,边缘变得参差不齐,呈锯齿样改变,可能已经变成了恶性黑色素瘤。
2、表面粗糙的痣
普通痣常年不发生变化,无不适感觉。如在短期内增大几厘米至十几厘米,表面变得不光滑、 隆起、脱屑,周围皮肤出现水肿、糜烂、出血, 破溃之后很难愈合,有溃疡或结痂等表现,周围还会出现许多新的黑痣或黑色结节,多为恶性黑色素瘤。
3、发痒、有痛感的痣
局部常有发痒、灼痛或压痛,当黑痣继续发展成溃疡性病变时,会伴有渗液、出血,刺痛或灼痛感会更加明显。
4、突然变色的痣
普通痣颜色多为棕黄色、棕褐色或黑色,如果几个月内颜色突然加深、变黑、变蓝,掺杂红色、 白色或蓝色等多种颜色,就应高度怀疑是恶性黑色素瘤。
5、周围有结节的痣
黑痣周围出现结节,或伴有区域淋巴结肿大,这些均为中晚期的表现。
如果身上的痣出现以上几种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 , 尽早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国家卫生健康委《黑色素瘤诊疗指南(2022 年版)》里推荐的评估痣早期恶变的方法叫做“ABCDE”,分别是:
A——非对称(asymmetry) 色素斑的一半与另一半看起来不对称。
B——边缘不规则(border ir-regularity) 边缘不整或有切迹、锯齿等,不像正常色素痣那样具有光滑的圆形或椭圆形轮廓。
C——颜色改变(color varia-tion) 正常色素痣通常为单色,而黑色素瘤主要表现为污浊的黑色,也可有褐、棕、棕黑、蓝、粉甚至白色等多种不同颜色。
D——直径(diameter) 色素痣直径>5 毫米或明显长大时要注意,黑色素瘤通常比普通痣大,对直径>1 厘米的色素痣最好做活检评估。
E——隆起(elevation) 一些早期的黑色素瘤,整个瘤体会有轻微的隆起。
1、不要过度曝晒
研究表明,有65%以上的恶性黑色素瘤和 96%的非黑色素瘤性皮肤癌起源于紫外线的照射。 因此,在烈日下工作、劳动,或外出旅游前,要涂 防晒霜,戴太阳帽,穿红色衣服,以防范阳光中紫 外线B 光束和C 光束对皮肤的伤害。
2、保护好易受摩擦刺激部位色素痣
长在足趾、颈后、脚底、小腿、手掌、甲下、 腋窝、肘部、外生殖器和腹股沟等处的色素痣,因为经常受到摩擦、刺激,弄破后增加细菌感染的概率,就有可能诱发恶变。要格外给予保护,上衣的领子宜柔软;内衣应宽松;内裤不宜过紧,以吸湿透气的纯棉制品为宜;穿的鞋袜松紧适度,袜子应吸湿透气,经常换洗,保持干燥洁净。
3、不要随便“点痣”
长在面部的色素痣因影响人们的容貌美,特 别是年轻女子,以尽快去除以了心病。于是“点痣” 大行其道。殊不知,采用激光、冷冻、化学腐蚀 等方法,虽说将痣消灭了,却留下了瘢痕,还有 复发的风险,更为严重的是,不良刺激可能导致 黑痣恶变为黑色素瘤。所以,千万不要随便“点痣”, 更不能迷信街头摆地摊者的“点痣”术,以免后患无穷。
4、预防性切除
对于长在头皮、颈后、腰部(系腰带处)、手掌、 足底等部位的黑痣,以及有癌前病变者,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彻底切除,将皮肤癌扼杀于萌芽之时。
[1]燕声.黑痣不会都癌变[N].保健时报,2023-06-22(004).DOI:10.28034/n.cnki.nbjsb.2023.000177.
[2]袁程,杨盛力.人各有“痣”谨防癌变[N].家庭医生报,2023-03-13(004).
[3]优盛.什么样的黑痣可能会癌变[J].新农村,2020,(07):42.
[4]杨峰.黑痣有多种分清良恶防癌变[J].抗癌之窗,2015,(03):20-22.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