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失业率数据公布#

2024年8月国家统计局数据,调查失业率5.3%,16-24岁的青年劳动者失业率达到了历史新高18.8%,25-29岁的劳动力失业率6.9%。这里有一个知识点,国统局这个青年失业率计算得是「只要每周工作1小时以上」就算就业了,所以有「正式」工作的青年人恐怕不容乐观。为什么8月的失业率创了新高,其实很好理解,那就是毕业季,有大量的青年劳动力涌入人才市场造成了「劳动力挤兑」,特别是在今天的环境下劳动力供大于求,特别是青年劳动者从事的「低价值、高重复的基础劳动」。

青年失业率上升的问题仅仅是一个客观描述的现象,并不能作为一个经济好坏的判断指标。比如目前的通缩状况下经济低迷,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就减少开工,导致大量的企业选择不招人了。但外卖骑手和网约车司机等突破一个亿,又说明在某些行业仍存在着发展所以需要雇佣更廉价的短期劳动力。

经济不好,失业率就上升,这是一种很笼统的说法。大量的自媒体通过描述「5个青年一个失业」的标题党大量制造焦虑,谈了很多表层问题很少能触及深层次原因,这就让员工低迷的市场更缺乏信心。今天我想从我的专业出发,一文讲透这个问题,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个正确的失业观,能够正确的看待经济的客观规律。

01企业难赚钱,不招人

先问一个问题,企业和经济增长有什么关系,企业盈利和GDP增长,到底是谁才是Carry(输出)?如果你们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我带你们做个复盘。2011年东大GDP名义增速9.8%,全大A归母净利润增速6.3%;2016年GDP名义增速9%,全大A归母净利润增速8.0%;2024年名义GDP增速5%,全大A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09%。数据对比大洋彼岸,美国的GDP名义增速从2011、2016年的数据都在4%左右,但是标准普尔500的增速始终高于GDP,2011年达到8%,2016复合更是来到了16%。

另一组数据前,解释一个概念。ROE是指净资产投资回报率,通俗解释就是老板的工资,他描述的就是投资者投了多钱和赚到了多少的比例关系。自2011年开始,东大(12%)非金融企业的盈利能力明显低于美国(17%)主要非金融企业。美国上市公司平均净利润达到10%以上,东大大A的上市企业净利润率只6%左右。

结论是:美国是企业盈利能力拖着GDP前进,东大则是GDP拖着企业的盈利能力走。美国的企业盈利能力强说明国家和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强,科技是一个方面,但也不能忽视美元和美军的超强结算能力;东大的GDP主要拉动力量来自村里的投资,作为最大的股东和母基金,村里所有的考虑最后才是民营企业如何盈利。相比之下,中国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太低了,这里反映出来的就是营商环境问题,同样的投资条件平均水准下,在东大赚钱会比美国更难。那么赚不到钱的老板会如何选择呢?

02村企能赚钱,不招人

东大民营企业能力弱,GDP还能如脱缰的野狗一样,原因就是村里作为最大的投资人,为了GDP增长,会将投资放到更有益于GDP增长的地方去。比如国庆前的政策,千万亿级的资金砸向房地产和股市,救的仍是「价值」而非「现金」。简单说就是,以往投过资创造价值的企业要么是国家队,要么在大A吸血,这些企业背着大量资产,救他们救的是资产价值,救的是别让老外抄底。现金是那些能够创造交易的企业,比如永惠超市,赚不到钱直接摆烂,耍了个花招拉升了价值立刻卖身逃底。

我也承认,现金很难救,毕竟数量大,品质参差不齐,甄别成本就高的吓人……但,难不是不做的理由。要知道,这些企业才是利民的关键。全国工商联的2023年第三季度民营企业运行状况调查问卷数据,民营企业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吸纳了近50%大学毕业生。懂了吗?民企是就业的「坑」,用来装市场上劳动力的「萝卜」,在民企盈利好的时候,一个「坑」就能装好多「萝卜」;但2023年后,罕见的通缩来袭,加上9.9的直播经济拼命的卷经济下限,导致了企业的降本增效,不仅减少了「坑」的数量,同时也减少了坑里「萝卜」的收益。

村企、村投的大A上市企业,那些是青年劳动力首选的企业。用一组数据类比,2019年至今的5年里,考公人数从137.9万人来到了303.3万人,24年更是比23年直接增加了43.5万人,涨幅17%。选择稳定的编制、村企的劳动力数量增加,侧面反映的就是劳动力对就业市场表示长期的不乐观。在录取率1:100的比例下,至少99%的人不能上岸,面对他们的仍是要回到劳动力市场「桥头待雇」。这里不说国、民谁该进该退的话题,只从就业这一个角度来看,劳动力市场需要民营企业的发力才能解决,这点不用怀疑。

03直播经济火,不招人

直播经济是什么?一个人取代一万个雇员向一千万人卖货赚到一个亿的故事。这里背后有一个关键问题,互联网作为一个放大器,它提升了一个人的效率让他可以同时服务一千万人。经济学规律也是如此说,一个人能服务一千万人那他/她必然能获得更高的收益,这个收益来自效率的提升,来自替代那9999个雇员的边际收益。于是,可以得知,直播经济能够带来效率的增加,但是它会干掉非常多的就业岗位

如何同时向一千万人卖货还能高成交率?特别是这种隔着屏幕,看不到、体验不到产品的模式。直播经济以前叫电视购物,为什么成交率低?因为物品质量低价格高,原因是效率不够,即一次电视直播产生的销量不够让成本下降。收视率不代表购买人数,但是粉丝量、观看数说明了可能成交的人数,此时价格就会因为机会成本变动而降低。于是,质量更差,价格更低的产品出现了,它提高了直播GMV,却又干掉了非常多的岗位。

总结一下:直播的销售模式减少了销售员的数量。直播的低质低价逼厂家降本增效,减少人工和品质迎合需求。这里不能一杆子打死直播,假设没有直播,就业会不会恢复?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像当年没有互联网,实体经济会不会振兴一样,没有抓住主要矛盾。实体经济差是因为房租高涨,成本转嫁之后没有竞争力;就业率低源于通缩带来的企业卷低价,而不是追科技、追质量,追国际竞争

04前浪卷后浪,不招人

有个段子: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他们会立刻辞职的。但是你可以往死里骂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车有房有娃的那些。因为我也是个中年人,刚看到这个段子时,满满的共鸣。可是再读一遍,就觉得这短短的两句话,写满了中年人的心酸。牛马最大的幸运是身为牛马没有背负,牛马最大的不幸是身为牛马还要背负太多,牛马更大的不幸是你生来就是牛马,这点不会随着时间增加而改变。我在大厂最大的感悟就是,所有人,包括我们这群自命不凡的管理者,在上位者眼中都是「工具人」,和员工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是「螺丝钉」你是「螺丝刀」。

读懂上述内容,您便会明晰,所谓 35 岁「毕业」的根本缘由在于:「中年人的价值相较大学生并未高出多少,然而薪酬却高出数倍之多。」降本增效的内涵便是,以一位中年人置换两名大学生,不单成本降低,效率亦得以提升。此乃职场内卷之态,年轻的牛马将中年的牛马逼入绝境,而后待到自身中年时,再度重演这一历程。这本身不错,是企业效率提升后重组组织结构,让原本复杂的分工变的简单易复制,从而不用老师傅就能达成高绩效的逻辑。反问中年牛马一句,除了打工,你还有别的挣钱方式吗?是不是又戳到就业的核心了。

从社会学的视角看,35岁的中年人是整个社会的支柱,他们褪去了青涩,拥有了稳定,让整个社会处于一种他们成长文化下的适度的平衡中,如果拆掉这个柱子毁掉的不是企业,而是这个国家的心智。你想,原本应该稳定的人群突然变得缺乏安全感,整日在五斗米中奔波,根本不关心国家、社会、甚至身边的事情,变得冷漠、焦虑、甚至愤怒的时候,谁能给这个社会注入正义和希望。这就是经济基础下的社会问题,仓廪实而知礼节,那在今天不足的时候呢

05卢先生策略,太难了

卢麒元是一个坚定的凯恩斯,他历来主张国家机器的行政力量,通过政策让经济随着意志前进或后退。关于失业率我看过他的一个解决策略,就是典型的「凯恩斯挖坑」。大概意思就是,国家的农业问题有个关键卡点是水循环治理,如果可以全国齐上马大型的水循环工程,就会形成国家基建拉动GDP,除了解决非贸易领域反制美国的问题,还能推动全国数字化改造和直接税的税改,当然也能解决就业的问题。

卢先生的策略美国曾经有一个人用过,名叫「罗斯福新政」。那是一个大萧条下的改革,最终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百姓生活得到了改善,奠定了很多的基础,但是失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巧的是,中国也有一个人用过,名叫「朱镕基版罗斯福新政」。他主张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即通过发行长期建设国债来筹集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此拉动经济增长。特别是水利,南水北调,三峡二期都是特大级项目,大量的高速公路让交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虽然这两位大师的政策都让国家摆脱了危机,并奠定了经济基础。但是就业问题都没有有效的解决,还记得当时的下岗潮吗?从南巡之后的整个90年代,改制导致下岗不断,特别是97、98两年下岗人数屡创新高。面对大量的下岗工人和刚中学毕业的青年劳动力,那时候解决就业的策略是,拖字诀。即通过各种扶持、低保、三三制等稳定下岗群体,积极将他们分流到社会的各个角度去;通过大学扩招解决青年劳动力问题,让他们通过四年的大学学习缓解当年的就业压力。当年的种子种下了,当年的问题搁置了,当年的种子开花了,当年的问题在今天爆发了

06结构性失业,不用解

当年下岗潮爆发后,大量工人走向社会自谋出路的同时企业还出现了「用工荒」。「下岗」是改革的一个阵痛,目的是拆了大锅饭让企业走出竞争力之路。很幸运,改革是成功的,效果是显著的,随着企业的发展,劳动力需求不断增加。然而在劳动力转移和技能不匹配的情况下,导致在某些地区和行业中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现象,即「用工荒」。从2011年开始,我们国家就一直处在一边求职难,一边用工荒的阶段,一直没有改变,直到今年通缩下的经济让所有的问题被放在了灯下审视。

也就是说,拖到今天已经很严重的问题并不是今天才那么严重,从很久以前就已经是那样了。举例,一个癌症病人,诊断总说还有三年,结果三年又三年,拖了10多年了人还在,除此之外对生活也没有太困扰,那么这个癌症需要治疗吗?你会选择,今天不治疗,拖到未来有一天特效药出现再解决;还是,今天快刀斩乱麻,生死天注定呢。不论你怎么选,对于一个14亿人的国家来说,只要没有严重到必须今天解决,那就不算有问题,完全可以不去理会

比方抽象了,说人话。高空作业的焊工月薪1-2万元,羡慕吗?大部分不足一万月薪的白领都羡慕。那行动吗?去学个执照、拜个师傅,今天就开始。我相信99%的人不会这么做。假设,今天失业了,明天睁眼欠房东2000元,那你会去学焊工吗?90%的人仍然不会,他们会选择外卖、网约车、甚至回家啃老。揭晓答案:在面对转型,学习成本、社会偏见、个人兴趣与社会价值观等考量时,很多人会选择更有面子,更容易,更轻松的工作,而不是听着就很辛苦、危险、以及不光鲜的岗位。90%的人改变不了,10%的人不用改变,政策此时会无比苍白无力。

07最后,奥派有话说

凯恩斯相信政府的能力,奥派相信市场的力量,两者学术之争,并无对错。就如当年诸子百家一般,君王采用谁家,成为五霸七雄,那么谁家就是有效的,有用的,被尊敬的。我们国家悄咪咪的搞得其实也是凯恩斯,或者说凯恩斯主义的很多主张特别适合:中央集权政府去实施,尤其是举国体制能快速动员的国家……再说就直接报身份证号了。所以,我们国家从朱总理开始,从来都是「挖坑模式」,这业就是开局的数据,为什么GDP跑的比企业盈利能力快的根本原因

如果一种方法不好用,那是不是要用另一种方法呢?答案是,NO,方法千变万化,立场独一无二。奥派相信人性,相信谋求私利的市场人员会在利润之下主动调整生产资料和重新配给劳动力资源;凯恩斯相信政府,相信在英明政府的领导下经济将乘风破浪,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会被政府调配好的。这里不争对错,也不谈得失,在东大奥派用不可能上台,但我想说的是,不妨用用奥派的方法,亦如当年在南海边划圈一般,在宏观之下让市场自己选择,怎么样?

总结一下:首先,我不会说失业不可怕,那只是人生的一段经历,巴拉巴拉的废话……失业就是你的价值没有得到工作的兑现,那么你应该思考如何兑现它的价值,而不是坐在星巴克哀叹世道不公;其次,人的价值是主观而非客观的,你的效用与价值是在市场中,客户中称量出来的,而不是你具备什么学历、什么技能就具备了价值,将个人价值物化是愚蠢的行为;第三,你需要赢得就业竞争,而不是跑赢雷军。当你求职时,对手就是与你一起面试的人,你要赢得只有他们,而不是总是抱怨,为什么没有求伯君看上你。最后,就业不代表你的价值得到了实现,失业不代表你失去了价值,你要用价格(收入)对比你的效用(价值),而不是用X5衡量自己价值的大小。

我是老朱,

用经济学故事记录生活的思考者。

感谢您的喜欢,我们三天后见。

举报/反馈

老朱话经营

2万获赞 5232粉丝
以其易行管理咨询工作室主理人;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疑难困惑;用实用的经济学突破企业经营卡点;有问题可在评论区回复,抽空解答。
活力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