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
武举制度始于唐代武则天时期,选拔武艺人才。因重文轻武,武举地位低。考试分内外场,内容从武艺到兵书战策。明清时期技勇考试标准高,培养成本高。武举因内容陈旧、人才不符需求,于清末废除。
摘要由作者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有用

我国的武举制度始于唐代,确切来说,肇始于武则天统治时期的长安二年(702年)。据记载,“又有武举,盖其起于武后之时。长安二年,始置武举”,其设立的目的,顾名思义,是为了选拔具备武艺的人才为国家效力。

然而,由于历代中央王朝为巩固自身统治,普遍重文轻武,武科举的地位远低于文科举,武举人的前途相较于文进士也确实黯淡许多。从史料来看,古代对武科的重视程度极为有限。例如,《新唐书》在描述文科举时洋洋洒洒用了七页,而论及武科举的内容却不到120字,可见武举在古代的地位实在不高。接下来,将从武举的考试内容和其地位两个方面加以探讨。

《新唐书》关于武举的记载竟如此简短,令人难以置信。

武举考试的内容最初仅包括技勇的测试,后来逐渐加入了兵书和战策的考核,分为“内场”和“外场”两个部分,其中内场主要考查兵书与战策,而外场则侧重于步骑射和技勇的表现,外场的比重相对更大。

我之前提到,武举制度创立于唐代武则天时期。从《新唐书》的记载来看,唐代的武举考试并不涉及兵书战策,主要考察个人的武艺技巧。记载中提到的项目包括“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还有马枪、翘关、负重以及身材的选拔。然而,这与《唐六典》的记载略有不同。《唐六典》提到的武举考试内容共有七项:“一曰射长垛、二曰骑射、三曰马枪、四曰步射、五曰材貌、六曰言语、七曰举重”,均为选拔优秀者呈报皇帝。

宋代的外场考试分为三类:步射、骑射和马上武艺。与唐代相比,宋代新增了内场考试,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兵书大义(以孙子兵法和吴子兵法为主)以及时务边防策。

元代并没有实行武举考试,直到明朝才出现,并分为内场和外场两部分。内场进行策论考试,外场起初是考核骑马和步射,后来又加入了刀石项目。刀石的标准是“刀三等,重量从一百二十斤到八十斤不等;石三等,重量从五百斤到二百五十斤不等”。值得注意的是,明代的技勇类考试对清代产生了深远影响,清代的技勇类项目基本沿袭了明代的内容,只是“掇石”的标准略有降低。

清代康熙十三年确立了外场考试的场次安排,第一场为骑射,第二场为步射和技勇。相比明代,清代的考试标准略有降低。骑射的射程为35步,步射为30步。考生需要拉开“八力、十力、十二力”的弓,挥动“八十斤、一百斤、一百二十斤”的刀,并举起“二百斤、二百五十斤、三百斤”的石头。标准要求是“弓必须开满,刀必须舞出花样,举石必须离地一尺”。这一外场考试的标准,几乎延续到了清末。

内场考试的体裁变化较为频繁,总体来看,标准逐渐放宽,经过多次改革后,几乎沦为外场考试的附属。顺治二年时,武乡和会试的题型为“策二问,论一篇”,论题来源于《武经七书》。到了康熙四十八年,由于认为《武经七书》内容驳杂,乡试和会试的考题改为“作论二篇,时务策一篇”。其中,第一篇论题从《论语》和《孟子》中选取,第二篇则从《孙子》、《吴子》、《司马法》中出题。

由此可见,顺治、康熙年间对武举的文化要求还是相对较高的。然而,之后内场考试的标准逐渐降低,甚至变得离谱。到了嘉庆时期,鉴于大多数武人不擅长文辞,策论考试中惨不忍睹的情况频发,导致许多外场成绩优异的考生在内场屡屡被淘汰。为了提高内场通过率,考试内容居然改为默写武经,由主考官选定一段文字,约百字左右,如有书写错误或涂改混乱者,便被视为违例。

清廷一味地放宽考试标准,难免导致武举水平日益下滑,文士们因此将武举人视为“赳赳武夫”。本来武举的社会地位就已不如文科进士,而到了嘉庆时期,武举的地位较之顺康时期显得更加低微。

武举在重视程度上不及文科举的原因。

首先,中央王朝在政治风气上重文轻武,并且从体制上为防止五代十国时期武人掌权、藩镇割据的局面,以文官制衡武将,这成为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武将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特别是在明清时期尤为突出。以明代为例,武臣即便升至副总兵,见到文官也要自称“走狗爬见”。即使是戚继光、李成梁这样的顶级大帅,驻守期间面对张居正也需自称“门下沐恩小的某万叩头跪禀”,由此可见,武人的社会地位远不及文官。

其次,武进士不仅在地位上低于文官,而且前途也显得更加渺茫。根据清朝的规定,武进士初入仕途时所授的官品确实高于文进士。例如,在顺治三年,一甲武进士获得的官职为参将(正三品),二甲则为游击(从三品),三甲授予都司(正四品),而二甲武进士均为守备(正五品),三甲均为署守备。

相比之下,文进士一甲的第一名授予翰林院修撰(从五品),表面上看,武进士似乎拥有光明的前景。然而,武进士必须等待缺缺补用,而文进士虽然起初授职较低,但无论是外放还是留京,都是实缺岗位,可以直接上岗。一旦上任,文进士的升迁速度往往很快,这使得他们的前途是武进士无法相比的。

更何况,“穷文富武”并非虚言。我之前提到过明清时期技勇类考试的标准,其中包括舞动120斤的大刀和举起300斤石块的项目。要达到这种力量水平,若没有多年的刻苦训练和优质蛋白质的持续补充,能行吗?毕竟,并不是每个人都天生神力!这意味着,想培养出武进士,家庭必须拥有丰厚的财力支持,培养的成本相当高。

毕竟,能够拥有充满训练器械的庭院并常常吃肉的家庭,在古代是极少数吧!这样一来,问题就很明显了——武进士的整体社会地位较低,升迁又慢,而培养的成本却高。站在功利的角度,选择自然一目了然,人们肯定倾向于去考文科举。

武举制度在清朝末年因其陈旧的考试内容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所培养的人才也无法应对新的军事需求,最终在光绪二十七年被废除。经过长达1200年的历史进程,这一制度终于走向了终结。

举报/反馈

踏雪寻梅

740获赞 293粉丝
喜欢说一些历史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