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
《西游记后传》中“无天佛祖”原型为佛教魔王“魔罗”。魔罗是佛教创造的神话形象,象征欲望与恶。佛教认为人应扬善弃恶,与魔斗争象征善恶斗争。摩罗在印度教中为大神湿婆,佛教将其归入魔类。
摘要由作者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有用

在鬼畜剧鼻祖《西游记后传》中,作为最大反派的“无天佛祖”,本是三万三千年前的佛祖优婆罗陀佛的大护法——“紧那罗”菩萨,在佛界的地位极高,后因劫难而叛出佛教,恶念膨胀后在修行当中将自身善念(白衣·无天)分裂并关入黑暗之渊,自身元神飘进魔界且修炼成为魔罗,是地位和法力跟如来佛相等的角色。毫无疑问,“无天佛祖”的原型为佛教魔王“魔罗”(或称“波旬”),被认为“譬如欲界诸神力,天魔波旬为第一”。

佛教魔王

魔王的来历、身份、属性和眷属非常复杂。在梵文和巴利文佛典中,魔王的名字是 Māra(摩罗),其本义作为动词有杀害、破坏之义,作为名词有死亡、疾病等含义,神格化为恶魔、邪魔、魔王等。汉译佛经中经常出现的魔王“波旬”,是梵文 pāpīyasi 的音译,意为“邪恶的”,应该是魔王的称号,而不是他的名字

在佛教之前的古印度神话中,没有魔王摩罗这个角色。在婆罗门教、印度教的经典中也有魔类,但不是摩罗及其部属,而是另有其神。在天上与天神对立的是阿修罗(天魔)。与天神同宗,是古代雅利安人不同部族斗争的反映;在地上人间,与婆罗门仙人作对的罗刹( Raksa )被视为魔,如罗刹王罗波那被称为魔王,实际上是与雅利安人作对的土著居民的代表。

作为神话形象的魔王摩罗或者魔波旬,是佛教的创造。 原始佛教则非常强调伦理道德,强调个人品行的修治。佛教既不认为“性本善”,也不认为“性本恶”,而是认为人既有善的一面,又有恶的一面。人应该不断地扬善弃恶,以善克恶。然而,这又很难,因为总是存在着一种驱使人们从恶的内在欲望和心理力量。这种欲望和力量便被人格化为恶魔摩罗,犹如基督教的撒旦和琐罗亚斯德教中的阿赫利曼。而佛陀则与耶稣和玛兹达一样,是善的象征,光明的化身。从这个意义上说,佛教神话中经常出现的佛陀与摩罗的斗争就象征着善与恶的斗争。

欲界之主

作为恶的代表的摩罗,其身份和基本性质却是不断变化的。在原始佛典中,摩罗既是一个具体的捣乱者,也是欲望的象征,被认为是欲界的统治者。佛陀在说法中指出:“什么是摩罗?色的存在是摩罗。对付这个摩罗,你应该克制欲望。受是摩罗,想是摩罗,行是摩罗,识是摩罗。”《神通游戏》讲述菩萨在成道之前思忖:“在这欲界之中,邪恶的摩罗是统治者、主宰者、控制者。我准备求证无上正等菩提,而他不知道,这样不合适。因此,我要激发邪恶的摩罗。一旦降伏了他,所有欲界天神等也被制伏。”

爱神

摩罗还有一个身份是爱神,《梵汉对勘佛所行赞》译为:“世上的人们称说爱神,以花箭为美妙的武器;他就是这个摩罗,统治爱欲领域,仇视解脱。”在各种欲望中,爱欲无疑居于首位,而“降魔”或“破魔”的本质就是克制欲望。依据这样的佛教观念和事理逻辑,菩萨修行成道即获得正觉、成就佛果,不仅需要抵御魔王的威胁、击破魔军的围攻,还要经受住魔女美色的诱惑。

欲自在天

根据佛经《神通游戏》记载“邪恶者啊,你只举行过一次无遮祭祀,便成为欲自在天……追随你的帝释天、护世天王和众紧那罗,阿修罗王和金翅鸟王,都合掌向他致敬。”在这里,摩罗作为印度众神的统帅,连帝释天、护世天王都曾经追随他,说明这个摩罗非等闲之辈,非印度教大神湿婆莫属。因为“自在天”正是佛教对印度教大神湿婆的称呼。佛魔斗争已经不是观念的对立,而是印度古代两大宗教互相争雄,甚至是你死我活的生存竞争的象征。对于印度教的大神,佛教的策略一是将其纳入佛教护法之列,二是将其归入魔类。帝释天属于前者,自在天属于后者。

#金秋图文激励赛#
举报/反馈

蓬莱岛上的法比乌斯

2.2万获赞 3458粉丝
历史爱好者,文化博主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