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爽,秋风凉,秋风吹熟红高粱,汗水换来丰收年,漫山遍野五谷香……”时下,正值秋收的季节,记者走进石阡县本庄镇葛商屯村高粱种植基地看见,烈日下,田间地头一片火红,一簇簇红缨子糯高粱涨红了脸,高粱穗沉甸甸地压弯了枝头。村民们正手持镰刀,挥汗如雨,在红高粱地里忙着收割高粱,将沉甸甸的高粱穗收入背篼筐里,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的高粱长得特别好,结实率高,籽粒饱满。我今年种植了100余亩高粱,亩产至少800 斤,购买种子时就和高粱收购公司签订了保底收购合同,因此产出的高粱完全不愁卖。同时,高粱种植带动了当地的就业,从播种、田间管理到收割,为农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岗位30余个。”本庄镇葛商屯村高粱种植大户何天伦说。
近年来,本庄镇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积极探索“订单农业”发展模式,全力做“活”产业文章,通过扩大高粱、玉米、红薯、辣椒等特色粮食产业种植规模,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让“沉睡”的土地“活”起来,给群众吃下“定心丸”。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模式发展高粱产业,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提供技术指导和后勤保障服务,农户负责种植、管护和收割,公司负责收购,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力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今年全镇共种植高粱2.38万余亩,预计可产出高粱1190万斤,按最低保底收购价3元/斤的价格计算,产值可达3570万元。此外,高粱收割后,秸秆还可以回收加工成草料,促进资源有效利用,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提升。”石阡县本庄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吴成扬说。
高粱熟了,丰收的喜悦来自那漫山遍野的高粱田间,高粱不仅“映红”了一条基地农户增收的致富路,更“映红”了村民美好的明天。
下一步,本庄镇将持续打好产业发展“组合拳”,不断优化农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引导农户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强化技术指导服务,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上下功夫,让高粱地“映红”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收的致富路,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文/图 黄庆松
编辑 田勇
二审 杨聪
三审 朱邪
举报/反馈

天眼新闻

1132万获赞 102.5万粉丝
国家一类新闻资质网站。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