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燃烧测试(Vertical Burning Test)
V-0级:样品在垂直位置经受火焰测试,火焰施加后10秒内自行熄灭,且不产生持续燃烧的滴落物。
V-1级:样品在垂直位置经受火焰测试,火焰施加后30秒内自行熄灭,且不产生持续燃烧的滴落物。
V-2级:样品在垂直位置经受火焰测试,火焰施加后30秒内自行熄灭,但允许产生燃烧的滴落物。
水平燃烧测试(Horizontal Burning Test)
HB级:样品在水平位置经受火焰测试,火焰传播速度和长度受到限制,燃烧到指定标记的时间超过一定阈值。
HB级:最基本的阻燃等级,适用于水平燃烧测试,材料在水平位置燃烧时,火焰传播速度较慢且未达到严重的燃烧情况。
V-2级:样品在每次燃烧处理后30秒内必须熄灭,且10次燃烧处理后总的燃烧时间小于250秒。样品可能会淌落燃烧颗粒,再燃烧片刻,或第二次燃烧测试后样品持续燃烧不超过60秒。
V-1级:样品在每次燃烧处理后30秒内必须熄灭,且10次燃烧处理后总的燃烧时间小于250秒。样品没有淌落燃烧颗粒或第二次燃烧测试后持续燃烧不超过60秒。
V-0级:样品在每次燃烧处理后10秒内必须熄灭,且10次燃烧处理后总的燃烧时间小于50秒。样品没有淌落燃烧颗粒或第二次燃烧测试后持续燃烧不超过30秒。
卤素阻燃剂:由于燃烧后会释放出大量有毒气体,近年来已被逐渐淘汰。
磷系阻燃剂:通过产生不燃性气体和形成炭层来阻止燃烧。
氮系阻燃剂:通过产生不燃性气体和降低燃烧温度来实现阻燃。
无机阻燃剂:如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通过吸热反应和形成炭层来阻燃。
气相阻燃机理:通过产生不燃性气体来稀释氧气浓度,从而降低燃烧反应的速率。
凝聚相阻燃机理:通过在材料表面形成炭层或其他物理屏障来阻碍热量和氧气的传递。
中断热交换阻燃机理:通过化学物质的吸热反应来降低材料的温度,从而阻止燃烧的继续。
氢氧化铝 (ATH):通过产生水蒸气来降低可燃气体浓度并且形成炭层。
三聚氰胺衍生物:如三聚氰胺多磷酸盐(MPP),分解产生可燃气体和焦炭。
含氮树脂:如苯丙嗪和三聚氰胺酚醛清漆,具有高反应活性和高Tg值。
含磷树脂和硬化剂:如DOPO,提供高分解温度和Tg值,但可能影响材料的其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