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真实的中国,能够更好地感知时代变革的热辣滚烫;透过巴渝风物,可以看见新重庆背后中国式现代化的澎湃动能与广阔前景。
8月31日,2024年“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在重庆开幕,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位记者组织负责人和媒体代表参加本次活动。
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媒体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重庆,用她的方式给出启示:突破山水阻隔,心与心总能汇聚起力量。
共建“一带一路”,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走向精耕细作的“工笔画”。大笔如椽之外,更多更生动的故事和细节,值得被描绘、被看见。
当今世界,各国利益高度融合。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去年10月,习近平主席宣布了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这背后,既是对未来发展的擘画,又有对现实需求的回应。
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朋友在论坛上碰撞观点,在会场中分享来中国后的所见所闻,在海外媒体发表自己的真实感受……
聆听记者们的分享,他们的讲述“声”入人心。往更深的地方听去,习近平主席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振聋发聩。
是无分大小、一视同仁的尊重。保加利亚《言论报》国际部主任塔尼亚·格鲁赫切娃去年首次来到中国。她说自己学到的重要一课是,并不存在“小国”一说,“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
是互利共赢、共同繁荣的承诺。墨西哥头版俱乐部记者大卫·希科滕卡特·门德斯说:“习近平主席系统地重申了建立坚实合作与发展的必要性,通过这些合作与发展,有助于巩固‘一带一路’倡议取得的成就。”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
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这是我们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的“道”和“义”,也是这张“工笔画”撼动人心的关键所在。
求取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部分外媒对中国充满恶意和歧视的污名化,部分外国政客被某些荒谬的“政治正确”所裹挟,长期以来对中国抱有偏见。
一个可敬可爱可信的中国,有底气也有能力驱散这些脏污的舆论底色。
埃及中东通讯社编委、内阁新闻部主任艾曼·卡迪坦言:“我曾经和世界上的大多数人一样,除了看到不公的媒体和好莱坞电影中的刻板印象外,对中国一无所知。”而如今,在中国的经历已成为他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座里程碑。
人民日报国际部记者宦翔分享了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的一则故事。中企刚进入比港时,有当地民众担忧:会不会抢了自己的饭碗?如今,这种疑虑彻底消除了。中方管理团队只有5人,当地却因此多了1万多个就业岗位。当地一位商务经理说道:“在这里工作,我们感受到尊重和平等。”
打破偏见是一种必然。一旦口子被撕开、真相被传递,当外国人认识到他们关于中国的认知曾被长期人为操纵,就会萌发亲自来中国走一走、看一看的动力。
中国并不完美,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故事必须被描绘成单一的颜色。走进中国,感知中国,才有可能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
共建“一带一路”,这条路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而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大道背后,记者是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
或许很难去具体定义记者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但究其根本,都指向一点:你了解我,我懂得你,道理就会越讲越明白,事情就会越来越好办。
本次“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期间,主办方组织了近100位外媒嘉宾分4路赴重庆各区县,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重庆故事进行实地采访。他们当中,有的是第一次来重庆,有的是时隔多年后重返重庆。从“初识”到“再识”,真实的感受永远打动人心,充满温度的细节往往最有说服力。
印度尼西亚网络媒体协会国际事务副主席、新闻制作人约非迪·库尼亚万,参观调研了云阳、万州等区县,深刻感受到人们对长江文明的无比珍视和尊重。他表示:“在过去的四天里,我有幸见证并感受长江的魅力。重庆,开阔了我们的视野。”
在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墨西哥头版俱乐部记者大卫·希科滕卡特·门德斯和他的同事们,看到了一个地区如何通过科技和交通全面快速实现工业化。他认为:“这些进步清楚地表明了政府为巩固国家和创新发展前景所做的努力。”
让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让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让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落到实处,就是要在微小之处见本领,细节之处见真章。
当前,世界站在历史十字路口。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为促进和平发展、共同繁荣、睦邻友好而共同努力。
我们不仅是历史事件的记录者,也应是历史进步的推动者。
一些看似微小,但累积效果相当可观的举措正在推进。本次论坛向20多个国家的记者组织颁发“国际记者之家”证书,授予重庆“一带一路”记者驿站,组建“国际记者之家”咨询专家团队,发布“我的马拉松”全球微视频征集展示活动启事……
一些不断积蓄的力量正在悄然生长。面对不公正的新闻霸权,以阿根廷《关键中国》节目记者、出品人西尔瓦娜·劳拉·雷迪沃为代表的媒体人,坚定发出了他们的声音:“面对那些为了政治利益而撒谎和歪曲事实的人的攻击,我将坚持走报道真实中国的道路。”
面对缺乏共识的舆论困局,德国“汉堡欢迎你”媒体联合创始人罗伟哲主张更多年轻记者参与,“因为这对未来建立相互尊重的对话至关重要”,他同时呼吁“研究型记者在报道中国时应更加谨慎,多方取材,确保报道的公正性”。
面对部分媒体的恶意丑化,中国日报社新媒体中心记者徐潘依如给出了自己的“打法”:“我在新疆、西藏以及世界各地的实地报道帮助我得以讲述出真实、立体的故事。说真话可能会冒犯别人或者让别人恐惧,但我真实的报道帮助我消除了误解,建立了宝贵的友谊。”
“始知丹青笔,能夺造化功。”论坛终将落幕,但关于共建“一带一路”这幅“工笔画”的绘制,仍然步履不停。
愿每一个你我,都能为这幅画添上属于自己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篇稿件,小编们绞尽脑汁起了一些标题,您觉得哪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