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林汉明展示大豆根瘤菌及陇黄系列大豆品种,这两项科研成果去年曾到达太空。 (图源:香港中文大学)
本报赴香港特派记者 杨沙沙 张蔚蓝
从甘肃省到香港,距离大概是2300公里。过去25年时间,香港中文大学卓敏生命科学教授暨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林汉明,将这个距离走了无数遍。今年上半年,他也跟很多育种专家一样,以香港为中心,像候鸟一样飞往新疆、甘肃、南非、巴基斯坦等地。去年5月,他的两项研究成果——大豆根瘤菌和陇黄大豆,先后随天舟六号和神舟十六号飞船升空,顺利到达天宫太空站,成为香港首个在太空进行空间搭载实验的农业研究项目。《环球时报》记者对林汉明的专访也从这项实验开始。
越是盐碱地种植,优势越大
环球时报:这项根瘤菌和大豆搭载实验目前进展如何?为什么想到要将大豆放到太空?
林汉明:实际上,去年11月底,我们的大豆根瘤菌和陇黄大豆已经回到地球。在太空待了大概半年时间,目前我们还在研究它们的基因组是否发生了变化,会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对外公布研究成果。如果地球的地心吸引力是1,那么月球是1/6,火星是1/3。将大豆和根瘤菌放到一个失重状态下,其实就是模拟一下,如果达不到地球地心吸引力的情况下,大豆能产生什么变化。
这个实验可以说,在科学上是很小一步,但对于我们的香港团队来说是很大一步,能够把我们的研究跟国家最重要的太空实验结合在一起,是非常激动人心的。
如果有条件,我以后肯定要去太空旅行。我还专门看了马特·达蒙主演的电影《火星救援》,马特·达蒙电影里种的是土豆,在现实中,NASA(美国航空航天总局)也研究在火星上种植土豆。土豆给我们的主要是碳水化合物,但是人类更需要蛋白质,氮是构成蛋白质的重要元素,没有氮就没有蛋白质。大豆能够利用空气中丰富的氮气,是因为它与一种特殊的细菌“根瘤菌”进行共生固氮。未来,我们可以尝试在火星在月球在太空种大豆。如果200年前,有人说用手机就可以跟远方的人通电话,相信没人肯信。对于太空种植来说也一样,这些都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落地空间。
环球时报:陇黄系列大豆目前在甘肃推广得怎么样?
林汉明:我们的团队是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张国宏教授合作,以非转基因的方法,培育出耐盐耐旱大豆品种陇黄1号、2号及3号,2016年、2017年先后获政府审批。2023年,当地给我的一个粗略统计,从2016年到2023年,当地一共种了118万亩,累计为当地农民增加6900万元人民币的收入。
我们的种子,越是在条件不好的盐碱地种植,优势越大。去年7月,张国宏教授带着我去陇南山区考察,当地农户告诉我们,陇南6月份收油菜跟小麦,但之后该种什么让他们很头疼,7月干旱,8月大雨,当地土壤又有盐碱问题。他们最后尝试种了“陇黄3号”大豆。我们去看的时候,大豆刚刚长苗。到了10月份,我在香港看新闻,发现甘肃当地媒体报道了我们当时考察过的那个陇南村庄,当地的豆子丰收。我在短片中看到“陇黄3号”大豆在当地的生长全过程,由于农民播种时间不一样,最后成熟速度不一样,大地看起来就像彩色图画。我当时就明白了,原来这就叫“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学习美国大豆经验
环球时报:中国大豆进口主要来自巴西、美国等国。中国大豆种植和美国差距大吗?
林汉明:业内有一句话“中国买豆,美国卖豆,巴西种豆”,说得还是比较形象的。在大豆种植方面,中美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首先,美国很早之前就以工业化办法从事农业生产,大豆无论是技术还是产品,美国都是对外出口,而我们国家都是进口;第二,土地不足加上技术有差距,导致我们大豆单产比美国低很多,差不多只有美国的2/3左右;第三,机械化方面,美国强于中国,中国一些大豆种植区面积小且分散,需要使用中小型机器,这是我们未来的努力方向。
但从我多年的科研角度看,内地很多科研工作者,特别是年轻人,他们做得很好,这是好消息。1997年,我刚刚开始做大豆研究,当时主要的高价值论文都是欧美学者发布的,但是这些年,我看到很多内地年轻人、各种内地团队陆续发出让人眼前一亮的基础科研文章。未来如果能够把这些基础科研应用到生产上面,我们就会逐渐具备一定竞争力。
环球时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及“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就大豆单产提高来说,您认为有什么解决办法?
林汉明:我不认为,追上美国的水平就是最好的,因为要考虑我们的土地、水源等具体情况。如果说为了达到一定单产而大量使用化肥、浪费淡水,也没有这个必要。
全球范围内,分布在中国东北、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以及乌克兰第聂伯河流域的黑土地都特别适合种大豆。黑龙江的黑土地,理论上产量要比美国更高,这一领域探讨高产还是有很多办法的。今年我也走访了新疆,对于大豆来说,虽然新疆土地不如东北好,但天山雪水的水源,加上丰富的阳光资源,未来在新疆探索高产大豆,也是一种办法。
“你的东西挺好的!”
环球时报:在您的实验室(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我们也看到栽培了一些巴基斯坦当地大豆品种。向海外推广的过程中,您的大豆有什么优势?
林汉明:2021年12月,巴基斯坦驻香港领事问我们,实验室有没有成果能帮助巴基斯坦农业。非常巧,我的一个博士后研究员,从港中大完成学习后就进了巴基斯坦的农业大学当教授。他告诉我,由于全球气候改变,当地夏天气温高达45摄氏度。我们实验室研发了一些耐高温大豆品种,就用作为扶贫的科研合作。今年我还带着一批香港的中学生去了一趟巴基斯坦,当地农民非常淳朴,坐几个小时车,就为了当面跟我们说一句:“你的东西挺好的!”这让我非常感动。
除了巴基斯坦,我们的品种也在南非推广。南非87%的土地需要灌溉,抗旱的品种对他们来说还是蛮重要的。我们在南非一个黑人村庄借用了20公顷试验田,今年我还募捐了一些豆浆机,让他们尝试做豆浆,豆渣还可以做成小饼干给小朋友吃。当地人蛋白质摄入不足,小朋友体重都很轻,因为肉很贵,当地人也不懂得吃豆子。我们希望通过点滴努力,能够改善当地人的营养。
环球时报:立足大湾区,在香港从事大豆研究,会有哪些优势?
林汉明:我们目前品种的推广主要还是在西北地区,但是我觉得在大湾区里面有一个好处是,人口多、农产品市场大、食品加工技术很先进。未来如果能在大湾区里建成一个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的生态圈,将会带动经济发展。香港在这个生态圈,可以扮演一个科技支撑、品牌标准化推广的角色,通过市场向生产源头农民提出高品质要求,让农产品增值。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种生态圈,改善中国土地,减少排放,最终惠及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