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
本文探讨减污降碳协同治理评价体系,提出三类方法:指标评估法、计量模型、综合评估模型。强调需明确增效内涵,构建分类指导和多要素协同评价体系,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目标实现。
摘要由平台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有用

在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减污降碳的协同治理成为热点议题。科学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评价体系能够帮助地方决策者细化任务指标、丰富考核手段、量化评价标准、强化结果运用,本文将从基础内涵、方法探索及完善思路等方面展开探讨。

减污降碳协同评价的基础内涵

如何定义理想的减污降碳协同?不同的关注视角会带来不同的评价结果,需要在关注最终效果的协同(环境改善和减排的实际成效)与关注减排努力的协同(地区在减排方面的努力)之间做出权衡,高协同度并不总是意味着高治理成效,因此在评价协同度时应先明确目标

如何确定协同评价的目标?需要考虑主体实际需求。例如区域层面更多从自我监督和减排努力的角度对协同工作进行评价,而行业和工艺流程层面则更关注进一步挖掘技术措施的减排潜力。因此需根据实际,以需求为出发点来构建评价体系

是否要追求所有要素的协同呢也是值得探讨问题。无论低碳产业还是传统产业,“减污”与“降碳”协同性都可能存在错位的情况。因此,要根据不同系统的要素关系,明确其链接的协同或非协同性

减污降碳协同评价体系的方法

目前减污降碳协同评价体系的方法主要分为三类:指标评估法、计量模型和综合评估模型。


1

指标评估法

包括综合指标体系、相关性与弹性系数、协调度模型等,应用广泛,体系相对完整,实践操作性强。然而,指标评估法往往只关注目标同步实现,缺乏对减污和降碳相互驱动和增效关系的考量,存在结论效度低、结论波动性大等问题。


2

计量模型

通过统计模型来解释和验证减污与降碳政策之间的关系,能够深入分析政策效应,提供机制验证,但其应用范围有限,难以提供具体到区域、部门尺度的政策建议。在处理一些非线性、复杂的变量关系上也存在困难。


3

综合评估模型

通过整合多个路径和措施,全面评估效益和成本,适用于大规模政策评估,提供详细优化建议。然而,其复杂性和高数据需求使得在地方层面应用较难。

完善减污降碳协同评价体系的若干思考

在明确了基础内涵及现有方法后,可以看到,现有减污降碳协同评价体系虽然提供了有益框架和工具,但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实际需求时,仍存在局限。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了思考,以助力完善协同评价体系:


1

突出“增效”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

评价体系应进一步明确增效的科学内涵,将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福祉作为增效的关键范畴,增强创新协同与增效间的非线性数学耦合方式,灵活选取“协同”与“增效”的组合函数。


图1. 创新协同与增效间的非线性数学耦合方式


2

构建分类指导协同评价体系

根据具体需求分类制定评价体系,既重点突出,又兼顾体系间的相互衔接。针对行政单元横向考核,需结合区域差异关注各单元协同减排潜力的兑现程度;针对纵向压实减排任务,需因地制宜评估区域当前协同水平与未来改进方向;针对行业减排路径指导,需关注传统高排放行业深度协同环节,同时解决新兴行业碳污非协同的问题。


图2. 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分类制定评价体系


3

构建多要素协同评价体系

我国面临大气污染深度治理、三水融合治理、无废城市建设、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等多项任务,亟需形成多要素协同治理的评价体系。碳、气、水、固、生态系统与其他环境、经济、社会、政策系统间存在复杂网络联系,需系统甄别减排措施对不同子系统的影响。


图3. 系统甄别减排措施对不同子系统的影响

减污降碳协同度评价是推动协同增效的重要机制,但目前理论与实践中对于减污降碳的认知仍然不统一,现有评价方法体系存在体系简单、要素单一、方法误用等问题。未来应强化“增效”内涵,构建多要素、分类指导的评价体系,以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目标的实现。

- 参考文献 -

[1] Wenbo Xue, Yu Lei, Xin Liu, Xurong Shi, Zeyuan Liu, Yanling Xu, Xiaojun Chen, Xiaohui Song, Yixuan Zheng, Yu Zhang, Gang Yan, Synergistic assessment of air pollution and carbon emissions from the economic perspective in China,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Volume 858, Part 1, 2023, 159736, ISSN 0048-9697, 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2.159736.

[2] Yang Guan, Yang Xiao, Bing Rong, Lei Kang, Nannan Zhang, Chengjun Chu, Heterogeneity and typology of the city-level synergy between CO2 emission, PM2.5, and ozone pollution in China,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Volume 405, 2023, 136871, ISSN 0959-6526, https://doi.org/10.1016/j.jclepro.2023.136871.

[3]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 工业行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评价团体标准, 2024, https://cfie.org.cn

[4] Changfei Nie, Chien-Chiang Lee, Synergy of pollution control and carbon reduction in China: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convergenc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Volume 101, 2023, 107110, ISSN 0195-9255, https://doi.org/10.1016/j.eiar.2023.107110.

[5] 王淑佳, 孔伟, 任亮, 治丹丹, 戴彬婷. 国内耦合协调度模型的误区及修正[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3): 793-810, https://doi.org/10.31497/zrzyxb.20210319

[6] 张瑜, 孙倩, 薛进军, 杨翠红. 减污降碳的协同效应分析及其路径探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2, 32(5): 1-13.

专家简介



刘苗苗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


杨建勋

南京大学环境与健康研究院助理教授


毕军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CCAPP秘书处根据会议记录整理发布,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 文章名, 发布平台:中国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CCAPP, 发布日期”。】

【图片来源:演讲者PPT、网络】

【推文整理:吕欣霖;排版:胡克寒】

举报/反馈
CCAPP~~ 环保咨询分享官,环保行动派
北京美科英赛环境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