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无意中看到路边野草地里面的一株狗尾草。与众不同的是,它竟然有三个“头”!太神奇了。为此,笔者咨询了有关专家。
原来,这并不是“变异”,而是狗尾草花穗顶端受伤后下边生出的分穗。
狗尾草(Setaria viridis)在花穗顶端受损后会在下部长出分穗,这种现象反映了植物应对伤害的一种巧妙策略。当花穗的顶端遭到伤害时,狗尾草会在受损部位下方生成额外的分穗,以确保繁殖的成功。
这种反应其实是一种适应性策略。植物在遭遇伤害时,通常会启动一些机制来保障自身的繁殖机会。狗尾草通过在主要花序受损的情况下继续生成分穗,能够弥补顶端损坏带来的影响,从而增加了种子散播和繁殖的机会。
正常的狗尾巴草的头。摄影:Linda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分穗(或称侧穗)的产生,或可说,是一种替代性的繁殖方式。即使主要的花序受损,植物依然可以通过分穗继续生产种子,确保种群能够扩展。这种机制不仅帮助植物在面临逆境时维持繁殖能力,还提高了其生存的可能性。
此外,许多植物在受伤后都有一套修复机制。狗尾草通过在受损部位下方生成新的分穗,是一种典型的伤害修复机制。这种适应性调整让植物即便在遇到困难时,仍然能够有效繁殖,并增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从遗传角度来看,这种特性也可能与狗尾草的进化过程有关。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能够在花序受损后迅速生成分穗的植物,可能会更有优势。因此,这种机制很可能是狗尾草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发展出来的适应特征。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欢迎留言、讨论、批评。)
文 | Linda
编辑 | YJ
排版 | 绿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