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五天就是月半节了。
月半顾名思义,就是半月,在我们鄂西土家地区,月半节不是在农历七月十五日,而是从农历七月的第一天开始,直至十五日结束,整整十五天,叫“过月半”。其中最核心的日子是农历七月十二日,主要是七月十二日往往才是一年中最居中的日子,月半实际上是“年半”。
月半节,也称“中元节”,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佛教中称为“盂兰节”。很多地方又将其俗称为“鬼节”、“施孤”,或“亡人节”。
过去,在鄂西土家地区,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不是春节,而是月半节。故而有“年小月半大,鬼放三天假”之说,这也是将月半节从七月十五提前三天至十二的又一解释。这源于一千古老的传说,人们相信在这段时间里,新老亡人的灵魂会回到人间探望亲人。
在岁月的长河中,许多传统节日承载着人们的情感与记忆,月半节便是其中之一。
过去,在湖北恩施、宜都、长阳、五峰、秭归及重庆东部等土家族地区,过月半的盛况非常隆重。一般从农历七月一日开始,各大小庙宇会响起悠长的钟声,以召唤所有灵魂和孤魂野鬼返回阳间。初五这天,人们会备好酒醴,焚烧香纸,以示对亡人的敬意。七月七日则举行放河灯仪式,每家每户制作纸糊篾扎的彩灯,灯底涂上桐油,放入清澈的山溪河中,同时还会抛掷"鬼粑"入江。初十则用来迎接老亡人。这就是土家祭祀中,年为拜,月为接的来历。
从十一日开始,家家户户都要迎请祖先亡魂,顿顿摆酒食供品奉献,如宴活人,席上鸡鱼鸭肉一应俱全,外盛三碗米饭,摆三只装有白酒或米酒的酒杯,饭碗及盛装各道菜肴的碗上都要放上筷子,称“搁筷子”,表示亡亲们能吃上每一道菜。
饭桌上还必须放上所有的“包”。
所谓“包”,就是用白纸将冥币封装成包,封面上定亡人和奉祀者的称谓、名字,所封的包分亲疏关系,封得有大有小,装的冥币及纸元宝也有多有少,大的包为“主包”,多为绘自己父母的,其余的包为“客包”,数量根据故去直系亲属的多少而论,最则几十个,少的也有三五个。
祭祀多选在傍晚时分,祭祀开始后家中长辈会带领着晚辈,沐浴更衣,跪在摆上供品的桌前,点燃香烛,叩头参拜,口中默念着祝福的话,也可轻声呼唤亡亲回家过节,然后将杯中的酒向地上撒三滴,将搁的筷子都动一遍,随着燃烧的香烛,袅袅青烟飘向天际,仿佛是我们的思念在传递。
祭祀后的主客“包”须于十一日夜供奉,称“封号”,包外还要写上“关津隘口,验实放行之类的话,以保证死者能如期收到,并在“冥中使用”。
供奉所需要备好香烛、纸钱、水果、饭菜,且每一样都要精心挑选,只为了向逝去的亲人表达那份深深的思念。
十二日晚,到屋外烧化纸钱,泼水饭,叫做“施孤”。传说,此时“冥府开禁,鬼魂过年”,鬼魂均回各家与家人相聚,故有“七月半,鬼乱窜”之说。为保证自己所封包能准确传送到亡亲手中,还要烧一些散的冥币,又称“买路钱”,相当于阳间今日的快递费。
焚烧纸钱时,那跳跃的火焰映照着人们凝重的脸庞,大家口中念念有词,诉说着对先人的问候与牵挂。
半月虽是鬼节,但我更愿意将其视为一个充满温情与敬意的节日。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忙碌起来,准备祭祀的物品。或许在旁人看来,这只是一种形式,但对于我们来说,却是与亲人在心灵上的一次重逢。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回忆着逝去亲人的点点滴滴。那些曾经的温暖笑容、亲切话语,此刻都在心头涌现。长辈们讲述着祖先的故事,传承着家族的精神,让我们明白自己从何处来,又该往何处去。这种家族的传承,在月半节的氛围中显得尤为珍贵。
月半节的传统习俗,不仅仅是一种祭祀活动,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心灵的慰藉。它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停下脚步,回望过去,珍惜当下。在对先人的缅怀中,我们学会感恩,懂得生命的珍贵与短暂。
当夜幕降临,明月高悬,那柔和的月光似乎也在抚慰着我们的心灵。我们知道,逝去的亲人虽然已经离开,但他们的爱永远留在我们心中。而月半节的传统习俗,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生死,让我们的哀思得以安放,让亲情得以延续。
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中,月半节的传统或许逐渐被一些人淡忘,但它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家族情怀永远不会消逝。让我们铭记这个特殊的节日,传承其传统习俗,让哀思在岁月中永恒,让亲情在传承中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