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
公孙衍在魏国未得重用,投奔秦国后虽建功立业,但被张仪陷害逃回魏国。他联合五国联军抗秦,却被张仪瓦解。张仪因秦武王厌恶被逐,公孙衍反被秦武王重用为相邦,命运弄人。
摘要由平台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有用

公元前360年,魏国迎来了一个名叫公孙衍的小孩的诞生。

在战国七雄中,如果要找一个最为独特的国家,那非魏国莫属。

春秋战国时期,各地纷纷涌现出大量寻求封王拜相机会的人才。

各国君主大多慧眼识才,礼遇贤能并予以重用,然而,魏国却完全成了一个与人才绝缘的国家。

例如,在秦国实施变法时,秦国的强大离不开商鞅的帮助,而商鞅曾是魏国驱逐的对象。

吴起曾协助楚国进行改革,使楚军的战斗力大幅提升,但他最终也被魏国赶走了。

如孙膑、张仪、乐毅、范睢、信陵君等人,最初都在魏国任职,但他们无一例外都未能在魏国长期服务,最终都被魏国解职。

而我们敬爱的公孙衍同志在魏国也经历了类似的遭遇。

这位兄台生于魏国,作为魏人自然愿意为大魏尽忠效力。然而,他在魏国安分守己地担任了几年小官,却始终未能得到提拔,仕途一路平稳无波。

所谓“树挪死,人挪活”,公孙衍作为一位充满朝气的年轻人,不愿在大好时光中虚度年华。他决定离开魏国,投身于秦国,为秦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个世界如此广阔,我渴望去探索一番。

大家都说秦国对人才非常尊重,我们不妨去那里碰碰运气。

才华就像怀孕一样,只有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

根据剧本,多年来在魏国怀才不遇的公孙衍,一到秦国便受到重用,尽展才华,迎娶白富美,出任CEO,踏上人生巅峰……

然而,历史并非一部电视剧,童话般的情节也不那么频繁出现。

历史是无情的,它的残酷程度远超我们的想象。

公孙衍虽然才华横溢,但在秦国依旧没有被重用。他满怀希望投奔秦国,结果却未能得到重视,秦国只是随意地将他安置在军队中草草了事。

确实,公孙衍在秦国的职务不过是一个马前卒、大头兵,他的处境甚至比在魏国还要逊色。

然而,公孙衍很快便接受了这一现实。

他并非天真的理想主义者,从某种意义上讲,他深知世间万事万物的成功,需经历千辛万苦,而绝非一蹴而就。

如果成功是唾手可得的,那么它的意义又何在呢?

于是,他脚踏实地地在军队中担任了一名普通士兵,而且这一干就是好几年。

与那些因天资出众或勤奋努力而受到领导赏识并提拔的人不同,公孙衍完全是凭借军功一步一步晋升的。

他通过埋头苦干,从最底层的步卒一步步晋升,最终成为军队统帅,即将军。

从小卒升到大将军,这听起来简单,写下来不过一句话,但实际上,过程非常艰难。

那些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可能只会认为这只是职称上的微小变化;而只有真正走过这一段路的人,才深知这几个字背后隐藏了多少艰难险阻。

成为将军后,公孙衍的权力显然非同一般。

这位老兄仍然记得当年在魏国时遭受的冷遇和不被重用的不公待遇。如今他统领军队,立即挥师前进,开始讨伐魏国。

此时魏国正面临内忧外患的困境,兵力匮乏,朝廷缺少将领。面对公孙衍的入侵,无力抵挡,只能选择割地求和。

魏国割地之后,以为终于打发走了公孙衍这个讨债鬼,没想到他的野心极大。第二年,他又带着军队来讨伐魏国,试图故技重施,再次讹诈一些钱财。

此时统治魏国的是魏惠文王。

这位年事已高的国君毫无意愿迎战,反而一狠心,将魏国河西一带的土地全数拱手让给了公孙衍。

魏惠文王显然是一位具备深厚涵养的高人,他能够忍受暂时的羞辱,正是为了日后能够成就伟大的事业。

这次,轮到公孙衍感到尴尬了。

即便公孙衍心中有意讨伐或是消灭魏国,但正如俗话所说,伸手不打笑脸人,魏惠文王对我们如此友好,咱们也不能过于贪婪。

魏国如此示好,并割让土地以示恭敬,致使公孙衍无法再有进兵的借口,只得撤军。

在一向以军功为唯一晋升标准的秦国,公孙衍能获得如此卓越的功绩,实属开国以来的首例。

秦国对公孙衍给予了丰厚的奖励,除了赐予宅邸和赏金这一常规操作外,还特别授予他“大良造”的爵位。

大良造,亦称为大上造中的良者,是秦国在灭六国之前的最高爵位。

能够获得这个爵位,公孙衍可以说达到了他人生的巅峰。

魏国仕途的终结,秦国军营的辛劳,如今都汇聚成了他人生中那一刻的辉煌与耀眼。

秦国在河西稳固了自己的地位,公孙衍也成功地成为了大良造,大家对此都感到非常满意,唯有那位遭受了严厉教训的魏惠文王对此不甚满意。

魏惠文王显然并非表面上那般委曲求全、苟且偷生,事实上,他是个非常阴险的人。

秦国的胜利,关键不在于秦国本身,而在于秦国选用了合适的人才。

公孙衍是当世的奇才,魏国未能充分重用他,这是魏国的失策,但这并不意味着魏国没有翻盘的机会。

请记住,公孙衍并非秦国人士,而是魏国人士。

老乡见老乡,泪水总是盈满眼眶。你公孙衍在秦国生活得挺好,可你难道就从不思念家乡吗?

意识到这一点后,魏惠文王立即派遣使者前往秦国,赠予公孙衍厚重的金银财宝,并用情理相劝,恳求他在秦魏两国之间多加斡旋,避免再次爆发战争,给魏国一个喘息的机会。

我们无法确知公孙衍是因贪财而改变立场,还是对故乡魏国怀有深厚情感。然而,在与魏国使者接触之后,他的态度果然有所变化,开始向当时的秦国君主秦惠王建议暂缓对魏国的征伐。

就在公孙衍正试图对秦惠王进行洗脑的关键时刻,一个名叫张仪的人来到了秦国。

张仪,战国时期的杰出人物,擅长阴谋诡计,是纵横家的创始人,同时也是鬼谷子的弟子。

张仪刚到秦国时,就发现公孙衍正在愚弄秦惠王,几乎已经把这位年迈的君主弄得晕头转向。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骗子,张仪显然对碰到同行的欺诈行为感到难以容忍。

你在秦国的生活如此顺利,那我该如何应对呢?

于是,张仪毫不客气地揭露了公孙衍的伎俩,他向秦国的高层报告,称这位大良造收受了贿赂并言而无信,提醒他们务必仔细调查此事。

张仪一举报,公孙衍顿时有些慌乱。他收了魏使的钱,如果这件事被查出来,多半会有严重后果。

他越想越不安,索性在一个深夜,趁着四下无人,收拾好行囊,离开秦国,回到了魏国。

各位朋友,我们应该了解,公孙衍在秦国时已是大良造,他原本最有希望成为下一任相邦,前途非常光明。

然而,现在他却不得不放弃所有的一切,黯然地回到了起点。

达到巅峰或许容易,但从巅峰跌落至谷底后,再次奋起的过程则要困难得多。

一次失败不算什么,两次也不值得放在心上,但如果经历了十次、八次,甚至一百次失败呢?

有多少人能够在生活一次次的磨难中绝地反击呢?

返回魏国后,公孙衍虽然受到了礼遇,还被任命为相邦,但实际上,魏国相邦的地位并不算高。

此时的魏国,已是千疮百孔,国力衰退至无法复原的境地。

公孙衍当年在魏国遭受侮辱时,他迅速前往秦国,利用秦国的势力以实现复仇。

他如今在秦国被张仪算计,不得已回到魏国,当然也希望利用魏国的力量来报复秦国。

然而,魏国的发展实在令人堪忧。它连自保都显得捉襟见肘,又怎能谈得上反攻秦国呢?

想要攻克秦国,唯有通过联合才行。

战国时期不是有七个强国吗?我公孙衍只需将这些国家联合起来即可。

于是,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公孙衍以魏国相邦的身份,先后游历于赵、韩、燕、楚四国,成功地说服了这四个国家与魏国结盟,组成了五国联军,共同对抗秦国。

此外,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并增强联军的实力,公孙衍甚至联系了位于秦国西部的小国义渠,将义渠也纳入了联军的行列。

公孙衍凭借着惊人的意志力,再次重新崛起。

此刻的他,佩戴着五国的印章,指挥着五国联军,其威势远远超过了在秦国时的场面。

公孙衍自认为已稳操胜券,秦国唾手可得,自己的不世功名即将到手。然而,他并不知晓,在他四处游说各国之时,老对手张仪同样未曾懈怠。

张仪这个人,最擅长耍阴谋诡计。

或者可以说,张仪一直以来都非常孤独。

作为鬼谷子的得意弟子,除了他的师兄苏秦能够与他一较高下之外,在谋略方面,张仪几乎无人能敌。

高处的寒冷难以承受,与其四处树敌,不如没有敌人来得更加难以忍受。

若没有势均力敌的对手,那我张仪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呢?

张仪这样的角色,实质上并不在意各国之间的兴衰成败。在他看来,所有的胜负得失,不过是他实现理想和抱负的工具罢了。

他费尽心力才遇到公孙衍这样一位对手,自然不会错过这次切磋的良机。

因此,当公孙衍在游说各国时,张仪也同样在进行游说活动。

例如,当公孙衍去赵国游说赵国国君时,张仪便在赵国等待。公孙衍刚离开,张仪就立即去见赵国国君,极力诋毁公孙衍,称他是个大骗子,千万不能相信他的话。

例如,如果公孙衍计划前往韩国进行游说,张仪会立刻乘坐最快的火车,先行抵达韩国。他会在韩国境内迅速传播谣言,提前抹黑公孙衍的名声。等公孙衍抵达韩国时,基本上已经没有人愿意相信他的话了。

公孙衍虽然并非个老实人,但遇到像张仪这样狡黠的人,实在是他的倒霉。

因此,公孙衍的所有努力都被张仪彻底摧毁了。

尽管五国组成了联军,但在张仪的两次游说下,他们之间产生了相互的怀疑和猜忌,表面上和气,实际上心不在焉。在联合作战时,他们缺乏有效的配合,士气也全无,因此被秦国以一敌五,打得落荒而逃。

五国联军的惨败,彻底粉碎了公孙衍想要在历史上留下美名的梦想。

所有的努力都化为乌有,所有的荣耀也随风而散,就像公孙衍这悲惨的人生般忽明忽暗,仿佛一场镜花水月。

然而,更加戏剧性的场面却毫无预兆地骤然出现了。

按理说,张仪通过破坏公孙衍的联军计划,挽救了秦国,并立下赫赫战功,理应被封王拜相。然而,秦国当时正值秦惠王去世,秦武王即位之际。秦武王性格刚烈,最为厌恶张仪这种巧妙机心之人,竟将张仪逐出了秦国。

公孙衍虽然已经身败名裂,魏国也放弃了他,但秦武王却将他视为贵宾,用豪华的车队接到秦国,并任命他为相邦。

离开魏国,踏上前往秦国的列车,公孙衍一时竟然感到有些茫然无措。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成功者最终逃之夭夭,而失败者却如愿以偿,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一切。

真是奇怪啊!真是可惜啊!真是感叹啊!

身穿破旧衣衫被秦国逐出的张仪,恐怕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再如何机关算计,却最终无法算尽自己的命运。

#深度好文计划#
举报/反馈

史记新干线

1531获赞 545粉丝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