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
44岁王先生患多囊肾,体积增至西瓜大小,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多学科团队成功摘除巨型肾脏,为肾移植手术创造条件。多囊肾为遗传性疾病,发病隐匿,易忽视,需及时治疗。
摘要由作者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有用

44岁的王先生不幸患有多囊肾,近期这一多囊肾“疯长”,体积扩至正常肾体积10倍,足有一个西瓜大小,肚子如同足月孕妇的他每况愈下、步履维艰。面对腹腔空间被占满、肾功能衰竭、多囊肾随时破裂出血等多种疑难问题,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泌尿肾科医院多学科MDT专家团队迎难而上,通过手术一举摘除这枚约40cm*30cm的“巨型炸弹”。

两年前,江西的王先生腹部不明原因明显增大,同时身体偶尔感觉胸闷、气喘,去当地医院就诊查出多囊肾。今年6月起,这一多囊肾生长迅速,再度检查发现巨大多囊肾几乎占据了整个腹腔空间,肾功能肌酐也已高达700umol/L,病情可能已到了肾衰竭终末期。他之后在多家医院就诊,均因身体状况差,手术风险大而被拒绝继续治疗。

王先生的兄弟也是一名多囊肾患者,五年前因肾衰竭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III科住院,手术切除了一侧多囊肾并进行了肾移植,如今已恢复了正常生活。眼见家人恢复如常,王先生慕名寻求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泌尿肾科医院院长、泌尿外科主任程帆教授的帮助。

程帆教授接诊后发现,王先生双侧肾脏囊泡数量众多,体积巨大达40cm*30cm,尤以左侧肾脏为重,且肾脏功能已经衰竭。双侧巨大的肾脏挤压腹腔脏器,肠管没有活动空间导致一吃东西就腹胀。巨大的肾脏对周围脏器、血管造成严重的挤压移位,不及时手术治疗的话,可能引发出血、感染、肾破裂、肠梗阻等并发症,危及生命。更为麻烦的是,不摘除患肾,腹腔没有空间,肾移植手术也不能考虑。

因病情复杂、手术治疗风险极高,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泌尿肾科医院所属的泌尿外科、肾内科、器官移植科联合麻醉科组建起MDT专家团队,针对病情制定了一套精确高效的治疗方案。

肾内I科陈铖教授团队紧急安排血液透析,纠正王先生的高钾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为手术创造机会。7月4日的切除手术中,在麻醉科刘志刚教授团队保驾护航下,程帆教授和泌尿外III科主任余伟民教授带领团队进行左侧巨大多囊肾肾切除手术。

手术过程面对重重挑战。因左侧多囊肾体积巨大,导致周围脏器位置异常,肾脏血管解剖也失去正常位置和形态,并且患者因下一步肾移植手术需要,不宜进行输血治疗等,对本就重度贫血又在进行透析的患者来说,对手术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家团队全神贯注、抽丝剥茧,克服了多囊肾破裂出血、周围脏器损伤等诸多险情,历时2个小时成功摘除这枚约40cm*30cm的“巨型炸弹”,为后续肾脏移植创造良好基础条件。

在泌尿外III科护士长李杏护理团队高效优质的呵护下,术后5天王先生顺利下床自足行走。根据专家团队建议,他将转入器官移植科,进行肾移植评估、等待配型后开展肾移植手术。

余伟民教授介绍,多囊肾病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发病率为1/2500——1/1000,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是我国终末期肾病第4位病因。多囊肾发病隐匿,由于早期症状不典型,很容易忽视,通常在成年后被确诊。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腰腹部不适或疼痛、血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多囊肾以患者双侧肾脏中出现数量众多,且日益增长充满液体的囊肿为特征,囊肿进行性增大,最终破坏肾脏结构和功能,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记者:夏天 通讯员:宁亚飞

编辑:王建

责编:夏天

编审:王俊

举报/反馈

科普大讲堂开讲

152万获赞 16.3万粉丝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湖北广播电视台旗下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