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原县,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地处河北省西北部、张家口的西南区域,与山西省大同市接壤,总占地面积为1849平方公里。
在阳原县的揣骨疃村,民间艺人正在进行“掇树花”的表演活动。
该县的平均海拔为1100米,最高点海拔达到2045.9米,位于华北平原和蒙古高原的过渡区,桑干河流经全县。
在阳原县浮图讲乡的桑干河两岸,河滩上的盐碱地上分布着许多光伏电站,美化了当地的田野。
阳原县盛产鹦哥绿豆,并出产多种地方特色产品,包括供佛杏、圪渣饼、黄糕、玉米糊、阳原油皮和化稍营豆腐干等。
阳原县供佛杏。
阳原县早在战国时期已设安阳邑,西汉景帝前元年间设立了“阳原县”,名称沿用至今。该县的人类活动历史可以追溯至旧石器时代。
开阳堡。
开阳堡,属于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和国家第六批历史文化名村,是阳原县境内最古老的县城和村庄之一,即战国时期的安阳邑。唐代时开阳堡达到鼎盛,采用“九宫八卦”设计理念重建,有“灵龟探水”的美誉。
开阳堡航拍。
开阳堡街区采用井字结构,被划分为九个部分,称为“九宫街”。目前,街区保留了“乾三连”和“坤三连”的格局,其他街道仍可见按八卦图设计的痕迹。开阳堡内有多座历史建筑,如玉皇阁、古戏台和城隍庙等。
开阳堡。
位于阳原县东部桑干河畔的泥河湾遗址群是华北地区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群,涵盖了旧石器时代的早、中、晚三个时期,其历史可追溯至“早更新世”,最晚至约7530年前。
泥河湾遗址群。
自1921年起,在泥河湾遗址群共发现300余处遗址,时间跨度从170多万年至1万年,记录了东亚人类近200万年的演化历程,被誉为“东方人类的发源地”。遗址群中包括小长梁遗址(距今136万年)、侯家窑遗址(距今10.4-12.5万年)、马圈沟遗址(旧石器时代早期)和虎头梁遗址等。
泥河湾遗址群。
澍鹫寺塔,始建于唐代贞元年间,又称鹫峰寺塔或唐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于阳原县西南20公里处的恒山支脉鹫峰岭,为桑干河流域最著名的佛教古建筑之一。
澍鹫寺塔。
阳原县还有竹林寺,现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不再作为宗教活动中心。竹林寺位于青元山的中峰台上,据《阳原县志》记载,青元山地势似莲花,周围山峰如莲瓣,中峰似莲台,整体呈现“莲座中心,万山朝圣”的景象。
竹林寺。
竹林寺历史上是一座三教合一的寺庙,以道教为主,佛教为辅。寺内曾有许多精美壁画和铜佛,被誉为“三绝”。竹林寺现存建筑包括山门、东西角门、过殿等。
竹林寺大钟。
阳原县还有一座大型湿地公园——南湖公园,占地371,504平方米,其中绿地面积超过70%。公园原本是一个小型水库,主要用于防洪和灌溉,后经过改造升级。
南湖公园。
阳原县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曲长城背阁、阳原晋剧、泥河湾传说、竹林寺寺庙音乐、曲长城木偶戏等。
县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五花剪纸、碎皮加工技艺、西城陈氏熟肉制作技艺、化稍营驴肉制作技艺、钰姐手工盘扣技艺、山药粉制作技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