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寒窗苦读,只为一朝金榜题名。孩子考上名牌大学是所有家庭的梦想,名校代表着未来光明的前途,代表着毕业后的“高薪”和“体面”,意味着可以更少的去吃生活的苦。
如今越来越多的985、211大学毕业生都不再将去企业挣高薪作为自己的首选就业目标,而是急切的期盼着到体制内工作,考公、考编、选调成为他们的重要目标,形成了一股去体制内“混饭吃”的热潮。从下边的几方面我们来看看这种选择的原因和结果。
学医的去公立医院、师范类的去公立学校、学法律的进法院,除了这些和体制内比较适配的专业之外,大部分专业进入到体制内其实干的都是非专业性事务,也就是没有专业壁垒的工作。大部分名校毕业生其实在本专业领域内有着比较高的基础和专业水平,进入到体制内相当于放弃了专业积累,这一放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再去拾起来了。
举个例子,刚到机关工作,干干“端茶倒水”的活总是免不了。这种活,985高校的学生能干、普通本科的学生能干、专科生能干、甚至高中毕业也能干,谁端的更好也很难讲。工作无高低之分,学历也不完全代表能力,但现实确实是很多名校毕业生去体制内后失去了自身的优势。
拿最近火热的计算机专业举例,一所985高校毕业的本科生到互联网大厂工作还是有很大机会,起薪基本在20W以,高的甚至可以达到30W-40W。在进入这些企业,就是凭本事吃饭,根据自己的能力去谈待遇,也就是俗称的“有多大手、端多大碗”,待遇就是能力的最直接体现。
而到了体制内,待遇基本是固定的,只和所在区域有关。拿公务员待遇为例,当前除了江苏、广东、浙江、上海等南方省市比较高之外,其他省市的公务员待遇并没有太大区别。北方一个二三线城市公务员待遇一年基本在10W左右浮动,不管你是清北、还是985或211、还是普通民办本科,录取之后不存在根据个人能力在与劳方谈薪资的情况。
另外,从薪资涨幅来说,体制内按照职级升高或者工龄积累,每年的总收入并没有显著的升高,完全不可能有互联网公司那种两年翻倍、五年破百万的情况出现。名校毕业生选择体制内,大部分意味着和高薪无缘。
那些毕业后没有进入体制内而是在本专业发展的名校毕业生,未来发展的轨迹不好预测。有些在行业内成为了专家大牛,有些成为收入非常可观的行业翘楚,当然也有些随着年龄的增长遇到瓶颈产生焦虑,甚至有些会遇到裁员危机。但从一般情况来说,未进入到体制内的名校毕业生在毕业后的前十年内赚到的钱要比进入到体制内的学生多得多。
而到了体制内的名校毕业生,工作发展会相对稳定,完全不用担心失业的风险。上进的那一部分熬年限、积极的去寻求升迁,从副科到正科、从正科到副处。而不上进的那一部分保持佛系,维持小康生活,也倒是舒心愉悦。
写在最后:越来越多的名校大学生毕业后想进入到体制内工作,与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是分不开的,求稳成为了一种新的选择。稳定是一把双刃剑,同时是否放弃自身专业也是一个需要想明白的问题。不管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基于自身需要做出选择,那么就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