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针对当年中国仿制苏33舰载机,俄是啥态度?

针对当年中国仿制苏33舰载机,俄是啥态度?从不相信到“不高兴”。中国在舰载战斗机的研发过程中经历了重重挑战,但最终成功研制出了歼15舰载战斗机。这一成果引起了国际航空界的广泛关注。能在21世纪成功制造出第三代舰载战斗机,无疑是航空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俄罗斯和西方的航空专家对此表现出震惊、怀疑以及批评和讽刺。要知道,苏联从1968年开始储备舰载战斗机技术,从设计完成到制造出第一架和第二架,花费了整整四年的时间。而中国仅用了不到十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歼15的研制工作,创造了21世纪航空工业的奇迹。

在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为了适应苏联新型航母的建造需求,苏霍伊和米高扬设计局分别推出了各自的舰载机方案,最终形成了苏33和米格29K这两款备受瞩目的舰载战斗机。

这两款舰载机都是在苏27侧卫和米格29战机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由于其基础平台本身就非常优秀,这使得苏33和米格29K的性能都非常出色。

苏-33战斗机在其飞行测试中表现出色,明显超过米格-29K,成功成为苏联首款正式服役的舰载机。然而,随着苏联解体,苏-33的生产被迫中断,仅有24架量产型号,后来被俄罗斯重新命名为苏-33(原名苏-27K)。

凭借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和苏-33这款性能卓越的舰载机,俄罗斯在当时的海军力量中具备了与美国航母编队抗衡的能力(当时美国尚未装备第五代隐形舰载机)。

在海上作战中,苏-33无疑是一种极具威胁的存在。首先,作为少数几种重型舰载机之一,苏-33具备强大的武器负载能力,能够执行空中火力压制任务。其次,苏-33的设计在各方面都达到了第四代舰载机的巅峰水平,虽然航电系统稍显薄弱,但整体性能出色。

这使得苏-33成为当时海上战场上不可忽视的力量,展示了俄罗斯在舰载机技术上的深厚实力和战略意义。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积极推进海军的发展,航母和舰载机成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于中国来说,苏33这样性能卓越的舰载机显得尤为吸引。

鉴于中俄之间的合作关系,中国与俄罗斯就引进苏33进行了讨论,以期望能够借助这款先进的舰载机推动自身海军的发展。

然而,俄罗斯对中国未来市场的前景并不看好。部分保守派对中国购买瓦良格号一事颇有微词,更加不愿意将苏33这样先进的舰载机出口给中国。

苏霍伊设计局也没有重启苏33生产线的计划。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海军基本丧失了建造航母的能力。现有的24架苏33足以满足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的需求,重启生产线成本高昂,加上俄罗斯的经济问题,使得苏霍伊难以采取这一行动。

尽管中国市场有需求,但当时中国能否成功改装瓦良格号尚属未知,更不用提未来是否会引进苏33。苏霍伊对中国市场的潜力并不乐观。

在印度方面,虽然有需求,但俄罗斯依旧不愿出口苏33,转而用米格29K战斗机应对。

对于中国来说,尽管可以引进米格29K舰载机,但考虑到其已不再先进,最终未采取这一退而求其次的方案。

就在此时,从乌克兰传来消息,苏33的原型机T10K-3仍保留在军工厂内。这架原型机主要用于验证部分技术和性能数据,虽然它与后来的量产型号有很大差异,但它为中国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机会。

面对这一机会,中国决定引进T10K-3原型机,并通过逆向工程的方式仿制苏33。俄罗斯对此并不看好,他们深知苏33的技术复杂性,以及一架战机中包含的诸多核心技术。

更重要的是,苏33的设计图纸并不在乌克兰。中国只能依靠T10K-3这一单一原型进行仿制。原型机的技术尚未成熟,部分地方也不够可靠。

逆向工程本身就是一大难题。即便将俄罗斯现役的苏33提供给中国研究,若无设计图纸,仿制成功的概率也微乎其微。然而,中国在这一挑战中看到了机遇,坚定地选择了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

在这样的逆境下,中国开始了对苏33的仿制工作。然而,俄罗斯低估了中国的仿制能力。要知道,苏联时期提供给中国的各种装备都被我们彻底消化,一款苏33战斗机并不能阻碍中国前进的步伐。

不久后,第一架仿制的苏33——歼15原型机亮相。在首飞之后,它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近年来,随着中国航母编队的壮大和舰载机技术的进步,歼-15战机作为中国海军舰载机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成就。尽管早期的歼-15因技术局限性而备受质疑,但经过持续改进和优化,如今已经成为四代舰载机中的佼佼者。

中国舰载机技术的突破和进步,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中国成功仿制苏-33战机后,歼-15不仅在性能上超越了其原型,而且还展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战斗能力和适应性。这种技术的快速发展,令一些国家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其带来的挑战和竞争压力。

俄罗斯作为苏-33的原产国,对中国歼-15战机的崛起和技术进步显然感到复杂。过去,他们可能不认为中国有能力成功仿制并超越苏-33,但事实证明,中国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这种转变让俄罗斯既惊讶又无奈,因为他们必须重新评估自身在全球舰载机市场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随着印度与法国展开合作,阵风战机有望成为印度未来航母上的主力机型,航母舰载机的竞争也进一步激化。这种发展不仅对俄罗斯的舰载机出口构成挑战,而且对整个地区的军事平衡和技术竞争产生深远影响。

总之,中国歼-15战机的崛起标志着舰载机技术竞争进入了新的阶段,各国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和合作将继续成为国际军事技术发展的重要焦点。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深度好文计划#
举报/反馈

芊沫菁河

44.7万获赞 5.7万粉丝
从不同的角度讲述有趣有料有深度的故事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