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衡水新闻网_衡水速览】
在位于衡水市桃城区郑家河沿镇旧城村的宝云寺院内,一座千年古塔——宝云塔静静地矗立着,犹如一位穿越历史长河的智者,默默见证着岁月的变迁。近日,记者来到宝云寺,了解这座千年古塔的前世今生。
在桃城区文物所所长翟晓娜的引领下,记者进入宝云寺,沿着两侧种有冬青和松柏的青砖小路,来到寺内东侧,宝云塔全貌尽收眼底。这座原名擎天塔的楼阁式砖塔,呈八面棱锥体,共9层,高32.64米,塔基周长28.8米。因古塔在宝云寺院内,后来也沿用了寺的名字叫宝云塔。关于其始建年代,《衡水县志》有隋朝大业二年和唐代建造两种记载,但均无碑志可证。1980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张驭寰教授对宝云塔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一二层塔檐的“批竹头”、“方形圆开”的券门等建造形式看,确属唐代建筑风格,而三层以上的座及雕刻的窗等又有明显的宋代建筑特点,因此鉴定为北宋初期所建。
宝云塔设计精妙,坐北朝南。第一层至第五层为穿心式,券门阶梯相通,可沿外檐盘旋上下;第六层至第九层为空心式,内有固定梯子。第六层的东、南、西、北均有券门,俗称“四天门”,塔顶装有葫芦形塔刹。塔的外沿与内攀相结合,尽显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智慧。塔体自下而上,每层高度递减,收分递增。各层建筑风格各异,凝聚着先人高超的建筑艺术,檐下、平座均施斗拱,雕刻精细,一层和二层为双重出檐。古塔结构严谨、重心稳定,经受过多次地震和水灾的考验。塔身轮廓端庄秀美,高大挺拔又不失玲珑之气,历经一千多年的风雨侵蚀,仍屹立不倒。
塔前石碑清晰记录了明清时期4次维修的情况。1980年,宝云塔又经历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维修。1982年7月23日,宝云塔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6月,国家文物局正式立项宝云塔保护修缮工程,并于2013年7月动工,2014年9月全面完成,同年 10月通过省级验收。维修过程中,省古建所专家对该塔进行考察后,给予了极高的技术评价:“此塔是河北唯一采用外沿形式的古塔,在全国也极为少见,是外沿古塔的标志性建筑。”
宝云塔见证了衡水的历史变迁,承载着衡水发展的脉络,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宝云塔是方圆百里仅存的古塔,已成为市区内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旅游胜地,必将为衡水的经济发展助力,为建设美丽河北添彩!
摄影 夏晓婷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