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
MBA是工商管理硕士,旨在培养高层次管理人才。国内统考MBA需参加统一考试,毕业后获双证;国际MBA不统考,但单证需教育部认证。MBA适合各行业管理者报考,学习形式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报考条件要求本科3年或专科5年工作经验。MBA课程涵盖管理知识、拓展人脉和眼界,适合想提升职场竞争力的人。
摘要由作者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有用

什么是MBA

MBA是工商管理硕士(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的英文缩写,是专门为企业管理者设计的专业型硕士学位,起源于美国。

作为一种通识型学位,MBA旨在培养具有系统管理知识和领导能力的高层次管理人才,让你全面了解营销、金融和会计等商业相关领域,提升软技能和领导力。

MBA有几种类型

国内统考MBA :需要参加每年12月份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毕业后会取得学历证(研究生学历)+学位证(硕士学位证)双证,学信网可查。

国际MBA :分两种,一种是出国读的,一种是在国内读的,都不需要参加全国统考,但是毕业后发的是单证:学位证。而且想要得到国内认可,需要报考和中国教育部签过学历学位认证协议的学校。

注意:中国是双证教育体系,毕业后提供学位证和学历证,所以只有学位证,含金量比较低,建议不打算长期在国外发展的人,选择国内统考双证MBA。

想知道MBA专业适合什么行业的人群报考,以你的背景能不能考等,点此详细了解:

国内统考MBA的学习形式有两种,分别是:

全日制MBA:一般是周一至周五上课,在校沉浸式学习,大部分想彻底转型的、工龄3-5年的职场新人,会选择报考全日制MBA。

非全日制MBA:一般是非工作日上课,可以一边上班一边读研,大部分工作年限比较久,已经有一定工作背景和成就的人,会选择报考非全日制MBA。

全日制MBA和非全日制MBA区别如下 :

MBA的报考条件

MBA报考条件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2)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大学专科学历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注意:报考条件中的3年/5年/2年/的计算规则是从拿到第一学历毕业证起,到考研入学日期之内,满足年限即可。

也就是说,如果你本科21年6月及以前毕业的话,就可以参加23年12月份的考研初试,并在24年9月入学读研一(刚好到24年6月满足本科毕业3年的要求)。

MBA之所以要求达到一定的毕业年限,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MBA为企业培养管理者,有工作经验的考生在MBA课程的学习中,更容易理解学到的知识,并把他们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另外,从报考条件中可以看出:MBA对第一学历的要求不高,专科也可以报考,并且不会限制之前的毕业专业。所以很多专科逆袭985研究生的同学都是报考的MBA

当然,少数名校会在原有报名条件上,对专科生多加一些限制,比如天津大学:专科生不能申请提前面试。

MBA的适用人群

从岗位上来讲,MBA适用于以下人群:

身处管理岗位多年,想要对公司陈旧固化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的企业的中高管

②刚工作几年遭遇职场升职瓶颈,或者初升管理岗的新手主管想系统提升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的职场精英;

工作2-3年,想重新规划职业,实现彻底转型的职场新人;

想要自主创业,需要高效背书,结实优质人脉和资源的人;

总的来说,是想成为更优秀的管理者和决策者的人,适合报考MBA!

从行业上来讲,MBA生源和就业去向,都十分广泛,各行各业几乎都有涉及,其中大部分人集中在以下这些行业:

金融服务、科技/新媒体/电信、制造业、房地产、零售/贸易、服务行业、咨询、医药/保健/生物科技、IT/电子/互联网/通信等

MBA学什么

读MBA并不像大家想的那样,只是学完课程,修完学分,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拿个毕业证和学位证就完事了。

MBA的培养计划一般包含四个模块:

第一课堂(必修&选修课程)

第二课堂(讲座、论坛、整合实践等)

国际视野(海外游学、交换、双学位)

俱乐部和校友活动

具体内容如下:

· MBA的价值·

1.收获双证硕士研究生学历,提升职场竞争力

现在社会大专生、本科生遍地都是,多个研究生学历,多加个升职buff。而且MBA的考试内容相对普研要简单很多,但拿得证书都是学历学位双证,含金量高,何乐而不为呢!

2.系统的学习管理知识,提升自我

大多数报考MBA的学生都表示工作多年,实践经验还算丰富,但理论知识相对不足,再往上升,有点困难。读个MBA,一方面可以系统学习管理知识,通过MBA课程中的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运营等课程体系,了解到整个相关的商业逻辑。另一方面,还可以和行业大佬交流学习,为日后的职业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3.积累人脉

除了充电学习外,读MBA很吸引人的一个地方是学员来自各行各业,并且很多都已经干到管理层了,身后有一大批人脉资源,对于年轻的报考者来说,利用2-3年的时间读一个MBA,认识许多对自己的工作有帮助的人,这些同学资源、校友资源将成为你今后重要的资本。

4.拓展眼界

MBA培养的是通才,而不是专才。比如说你是做研发的技术岗位,那并不意味着你只需要埋头钻研就好了,你需要了解公司决策是依赖市场需求的,消费者会为哪些功能买单,这个产品的财务投入要多高,公司的整个战略是怎样的。

5.找到更适合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

如果你对原来工作的行业不太满意,希望进入一个新的、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可是进入门槛又比较高,那么MBA教育正是能够提供这种转行的机会。大部分商学院每年都会统计MBA学生入学时与毕业后的行业与薪资情况。据调查,90%的MBA毕业生薪资相比入学涨幅高达70%以上,不少人有了多倍提升。

6.自身成长的其他收获

很多MBA学生毕业后,发现自己得到了一些意外的收获,如静下心来思考一些宏大的商业课题、跳出自己固有的小圈子、重新选择自己的专注领域、提升自己的演讲能力等等。看到这里,如果你也想开始备考MBA了,想知道以自己的背景,申请哪些院校比较有把握,可以点击下方链接,做个择校背景评估。我们根据20年的学生案例库进行大数据分析,评估后专业老师会给予你专属的择校建议哦!

MBA考什么

我们都知道,考研一般是“先笔试,再面试(复试)”。但是在这种筛选机制下,初试筛选出来的必定是笔试应试能力更强的人,但MBA高校所期望的考生是有良好职业背景和管理潜质的人,因此,大部分MBA院校都采取“先面试(提前面试),再笔试”的报考流程,并且面试成绩优秀,笔试过国家线即可拟录取,大大提高了MBA目标生源的上岸率,对职场人十分友好。

这里一张图帮大家理清楚MBA报考时间线:

注意:部分院校,尤其是规定必须参加提前面试的院校,提前面试批次会持续到11月。

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MBA提前面试和笔试都考什么?

01 提前面试

各高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流程大致相同,如下图示:

简而言之,就是先交材料,材料审核通过后,参加面试。

接下来我们重点讲讲提交申请材料参加正式面试这两个板块。

提交申请材料

申请材料一般包括以下五项内容:

教育背景、工作背景、奖励及证书、主观论述题、推荐信。

其中主观论述题大家可能比较陌生,其实就是高校出一些问答题,由考生作答,问题的类型主要是个人MBA报考动机、职业发展规划、优劣势、成功及失败经历、个人成就及价值、人生感悟等方面。

参加正式面试

正式面试考察内容,不同学校会有些许差别,总体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个人综合素质面试、无领导小组面试、英文面试、PPT演讲、抽题、两天夏令营等。

其中比较重要的是个人综合素质面试(个面)无领导小组面试(组面)。

个人综合面试

MBA个人面试的设置每个高校有所不同,大多数高校个面的总体面试时间在15到30分钟之间。个人面试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管理潜质,一般采取“多对一”的方式进行。“多”指多名面试官,一般3-5人左右,“一”指一名考生。个面主要是由个人自我介绍、随机问答等环节构成。

面试官的构成一般包含:学院教授、企业高管,特别是人力资源高管、优秀校友等。

无领导小组面试

与个人面试不同,无领导小组面试是6-8人进行的无领导小组讨论或者辩论。院校不同,时间不同,但是差不多控制在40-60分钟,会让考生先阅读案例,之后会进行自由讨论、总结发言。

期间,考官会考察考生的领导能力、在团队中的沟通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考生对小组讨论成果作出的贡献度评分。

一般院校都会采取其中一种面试形式或者多种面试形式相结合,以上海交大安泰MBA为例,面试形式包括:

提前面试不知道怎么准备,别慌,小祺为大家准备了提面通关秘籍,点击下方卡片加小祺详细了解:

02 笔试

MBA笔试一共考两门:管理类综合能力(200分)和考研英语二(100分),满分300分。

具体题目类型及分值如下表 :

MBA国家线比较低,在170分左右徘徊,按照60%的及格线(300*60%=180分)来算的话,这个分数在及格线以下,可以说非常低了。

对管理类联考考试内容不太了解的同学,可以花几分钟进行一个基础测评,了解一下考试题型及难度,看一下自己能答对多少,根据自己准确率判断自己上线的希望大不大。老师也会根据你的答题结果,给与你相应的备考复习建议哦!

MBA近五年分数线汇总 :

MBA院校汇总

下面给大家汇总了开设MBA的院校有哪些,其中加粗标红的为开设提前面试的院校,供大家择校参考~

注:原文作者泰祺教育)

以上MBA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作参考学习之用,感谢您的阅读与欣赏!

举报/反馈

MBA

42获赞 120粉丝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